首页期刊导航|飞行器测控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飞行器测控学报
飞行器测控学报

徐向民

双月刊

1674-5620

fxck@chinajournal.net.cn;spaceTTC@bittt.cn

010-66361267

100094

北京5131信箱14号

飞行器测控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pacecraft TT & C TechnologyC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徐爱民张国亭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商业航天的兴起.以实现商业卫星高效便捷管理为目的,调研了国内外商业航天与商业航天测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商业航天以及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的有关启示,得出了测控管理多元化大势所趋、适度鼓励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势在必行等结论.同时,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中加强航天立法、探索商业航天测控管理新模式、加强商业卫星管理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从国家层面、行业规范层面制定航天法规,卫星任务中心应支持对外联网,并加强商业航天测控地面站的国际合作,从而提高商业卫星频率、轨位、空间目标编目、发射与回收等管理服务能力.

    商业航天航天测控测控管理频率轨位编目发射与回收

    面向未来的微纳卫星测控管理

    雷永刚张国亭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如何根据微纳卫星的技术状态与测控需求特点,以建立对多目标、多体制下卫星的测控管理模式的问题,从系统规划、设备研制、测控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分析.主要从卫星使用频率、占用轨道等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面着手,提出了适宜微纳卫星应用与发展的频率和轨道选用建议.再根据微纳卫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采用符合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规程的数据格式的建议.同时,针对在轨管理,还提出了利用国内外现有有效测控资源的联网合作与商业运作的管理方式.这些观点,有可能对我国微纳卫星进行高效、可靠的测控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微纳卫星测控系统超短波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运行管理

    大型深空测控天线副反射面控制技术

    张录健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口径、高频段深空测控天线主/副反射面变形引起的天线电性能下降问题,采用副反射面控制技术实现天线的电性能补偿.首先,在分析并联机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并联机构坐标系定义,给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位姿的正、逆解;其次,根据变形后天线形状采用抛物面拟合法给出副反射面位姿与仰角的关系,这样在天线实时运动过程中,可根据仰角查找出副反射面位姿最佳工作点;最后通过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正、逆解及控制算法控制副反射面到最佳位置和姿态上.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副反射面控制技术通过控制副反射面中心到最佳焦点位姿上,可实现对天线电性能的有效补偿.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控制具有自身承载力强,位置、姿态控制灵活等特点,适合于大型天线副反射面实时精密控制.

    深空测控(TT&C)副反射面六自由(6-DOF)度并联机构位置逆解位置正解

    副反射面调整模型及工程实现方法

    段玉虎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型反射面天线重力变形导致天线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了用副反射面实时调整减小重力变形影响的方法,分析了副反射面位置平移和旋转对天线增益和指向的影响,并建立了副反射面姿态随天线仰角角度变化的数学模型.用数字摄影测量得到了一组35 m天线在不同仰角时的主反射面变形数据,并进行最佳吻合,从而得到一组副反射面最佳位置坐标,再与测量的对应仰角的副反射面在重力作用下的自身位移数据叠加,可以得到一组最终副反射面调整数据.将其代入数学模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佳拟合,求出数学模型系数,再将该模型用于副反射面实时调整系统,则可减小重力变形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对副反射面位置实时调整后,35 m天线在X和Ka频段的天线增益分别提高了约0.52 dB和1.95 dB.

    重力变形数学模型最佳吻合实时调整

    深空探测器无线电干涉测量开源数据处理系统构建及试验

    陈永强周欢李伟屈明...
    187-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开展深空无线电干涉测量试验,基于DiFX(Distributed FX,分布式FX型相关处理)、SPICE(Spacecraft Planet Instrument Camera-matrix Events,航天器行星仪器照相机矩阵事件)、HOPS(Haystack Ob-servatory Postprocessing System,Haystack克天文台后处理系统)及AIPS(Astronomic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天文图像处理系统)等开源软件,搭建了一套可用于深空探测器信号相关处理的无线电干涉测量数据处理系统.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然后介绍了系统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及工作原理,最后利用该系统对嫦娥三号着陆器开展了观测试验,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成功实现深空航天器信号的相关处理、条纹拟合,以及时延解算等功能,有望为我国嫦娥五号任务及火星探测任务数据处理提供支持.

    无线电干涉测量相关处理分布式FX型相关处理(DiFX)中国深空网(CDSN)深空探测

    小波变换与SVD结合的射频信号消噪方法

    李俊瑶李永彬王小强张培杰...
    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频信号因具备空间远距离传输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测控等领域,但空间磁场、信道、设备元器件等会引入大量噪声干扰,对射频信号的传播及后续分析处理造成影响.而目前关于射频信号消噪的研究很少,针对此问题,对比研究了传统滤波器消噪、小波阈值法及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法在射频信号消噪方面的应用,仿真分析了各算法对有用射频信号的提取效果,从而发现3种方法均能起到噪声抑制的作用,但是,滤波器法明显会降低信号能量,小波变换法易使重构信号失真,而SVD法则运算时间较长.为此,提出将小波阈值法与SVD相结合,用于射频信号消噪.再通过比对各方法消噪的性能指标,验证了将2种方法结合,可有效提高运算效率及噪声抑制能力.

    射频信号噪声抑制小波变换奇异值分解(SVD)

    高能电子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分析

    王振河孙宝升刘胜鹏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厘清在轨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不时出现异常的原因,提高卫星执行任务的可靠性,首先从机理上介绍了空间环境中的地球辐射带及高能电子的情况,引出GEO卫星所处恶劣空间环境的现实;其次基于我国SEPC(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国家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以及NSMC(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空间环境月报资料,结合某GEO环境业务卫星故障的实际数据,经统计归纳,分析得出了地球辐射带中的高能电子是导致GEO卫星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最后按照事例技术分析、常规按需预报和特殊情况下的实时预报等3个层次对高能电子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为提高卫星完成任务的可靠性、降低长期管理风险,需要加强GEO卫星所处空间环境高能电子的预报工作.

    高能电子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卫星异常地球辐射带实时预报

    近地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功率衰减估计

    李强李剑锋曹继宏李会锋...
    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LEO(Low Earth Orbit,近地轨道)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衰减问题,在分析卫星轨道半长轴、太阳入射角、日地距离等参数变化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按照轨道衰减快慢来区分太阳活动高年与低年,进而通过区分高年与低年,再根据不同季节分别进行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衰减估计,而无须做功率归一化.同时,重点关注了夏至前后的最低输出功率的衰减情况,以此作为在轨卫星长期管理中的能源参考,建立平均电流和功率衰减因子估计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数据进行了衰减估计.结果表明,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年衰减因子约为-0.012,年衰减率约为1.2%.该结果可应用于在轨卫星长期管理的遥测诊断辅助.

    近地轨道(LEO)卫星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衰减估计遥测

    利用机载GNSS-R的有效波高反演技术

    徐飞孙协昌刘馨宁李瑞东...
    212-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主研发的多源多宿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海洋环境遥感探测系统,在天津渤海湾特定区域进行了3次机载校飞试验,获得了大量有效GNSS-R信号数据,对自然条件下的海面有效波高进行了反演处理.该系统通过对接收的GNSS直达信号和海面反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处理,可以获得DDM(Delay-Doppler Mapping,时延—多普勒映射)图谱,再利用DCF(Derivative of the Correlation Function,相关函数的导数)在DDM图谱基础上进行相关功率波形的计算,进而通过计算DCF的函数波形宽度得到海面有效波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低成本等优点,对全球范围内中小尺度海洋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有效波高时延—多普勒映射(DDM)图谱相关函数的导数(DCF)多源多宿

    一种大椭圆轨道卫星星历预报方法

    孟祥强马广彬黄鹏林友明...
    219-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偏心率轨道长时间星历预报,稠密输出星历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星历预报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卫星摄动力模型,对卫星运动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来获取卫星星历.该方法的轨道积分器以标准的8阶Adams-Cowell多步法为基础,针对大偏心率轨道的特性,在一个轨道周期的不同时段内采用不同的积分步长,同时引入了用于生成小间隔等间距卫星星历的插值公式.该方法降低了卫星运动方程右函数的计算次数,尤其适用于需要稠密输出卫星星历的情况.以STK(Satellite Tool Kit,卫星工具包)的HPOP(High Precision Orbit Propagator,高精度轨道预报)模型为验证基准,通过数学仿真校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算例表明,该方法在预报精度损失很小的情况下,计算时间远小于标准的多步法和HPOP模型.

    Adams-Cowell多步法变步长积分星历插值大偏心率轨道卫星星历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