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苗健青

双月刊

1002-3321

zsxb@fzu.edu.cn

0591-87892444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的宗旨,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展示开放型学术刊物的风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原创性贡献

    李永杰郭彩霞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其中的一对重大关系.人类现代化在处理这对关系上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经验,原发现代化倚重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而苏联计划经济推动的现代化则片面地倚重政府的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这两种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处理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以实践探索为基础,而实践探索又是以顶层设计为指导的实践探索.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顶层设计实践探索历史渊源原创性贡献

    三个逻辑相统一视角下"三个务必"的整体性思考

    邓育苗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论断,三个逻辑相统一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全面准确理解"三个务必",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中,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逻辑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逻辑统一中作出的整体性思考,同时,必须从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实践导向的结合中厘清"三个务必"各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和丰富内涵,才能深刻领悟"三个务必"提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三个务必"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旨归、原则及其机制

    刘玥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具有丰富的逻辑意蕴,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话语需求紧密相连,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高度重视理论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加强理论传播,必然需要因应时代的理论传播话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探讨其话语建构的逻辑原则,从话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要素解析话语建构的逻辑运行机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加强其学理性研究和实践性探索,可以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能,在话语实践中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思想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传播话语逻辑旨归逻辑原则逻辑机制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融合新路径——以福建省为例

    李金荣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明纪律的廉政决心等廉洁价值,是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宝库.因此,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从"出发点""落脚点""支撑点"三个方面入手,深挖廉洁资源,夯实清正廉洁思想基础;丰富载体形式,提升廉洁文化教育实效;拓展传播渠道,增强廉洁文化传播效果.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福建

    凯恩斯经济学"红杏出墙"的历史探源及启示——兼论信用货币本质与金融衍生品的积极意义

    方建国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以来英国普遍存在的恋旧情结是保守主义的反映,它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精英对信用货币本质及其实践意义的认知和对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接受.保守主义政客决定恢复金本位制、平衡财政预算的"倒行逆施"让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断衰落.庇古、罗宾斯等著名经济学家顽固坚持剑桥传统迫使凯恩斯理论丧失对英国经济的实际影响力.罗斯福新政和华尔街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导致凯恩斯货币理论"红杏出墙"在美国找到发扬光大的社会基础.盛世情结、霸权主义都是恋旧情结的一种反映.金融衍生品是信用经济最本质、最典型的资本特征,金融危机的原罪不是金融衍生品,而是政府缺乏有效监管.通过金融衍生品分解经营风险、推行数字货币强化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审慎处理的现实问题.

    恋旧情结信用经济国家信用衍生品政府监管

    投融资期限错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效应与机制

    于然海
    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机构信贷期限结构长期化与企业融资以短期为主,映射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金融资源错配问题.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应对行为,理论上会通过风险承担和风险规避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反两种影响.利用 2004-2019 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投融资期限错配会显著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这一关系在企业规模小、资本密集程度高、信息不透明程度高、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更显著.投融资期限错配通过增强管理者风险规避程度(提高管理者短视主义)和降低风险承担水平(挤出创新投入)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排除非线性效应和行业的年度趋势的影响,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其他经济后果表现为对有形资产的偏向性配置.总之,应从供需两端发力,将提高金融机构中长期资金供给水平和公司现代化治理能力,作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信贷期限结构投融资期限错配管理者短视主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事前与事后的双重维度检验

    蔡乌赶邱溢梅周瑜辉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联通中外企业的重要载体和集聚平台,对拉动中国贸易增长至关重要.选取 2004-2020 年跨国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研究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国贸易规模的事后影响,并运用GTAP模型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事前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境外经贸合作区显著推动了中国贸易规模增长,且主要通过就业创造效应、制度优化效应与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中国贸易规模.境外经贸合作区不仅有助于扩大中国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与贸易条件,还将通过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改善居民福利水平和增加总产出间接推动中国贸易发展.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贸易效应多期DID模型GTAP模型

    数字贸易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研发效率调节作用的分析

    林孝文刘翰程
    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贸易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发展的新引擎,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基于 2015-2020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在研发效率的推动下,数字贸易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研发效率在数字贸易与地区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但研发效率的大小会对作用机制产生不同影响;数字贸易对于地方高质量发展影响存在水平异质性,数字贸易水平越高,对高质量发展影响越显著.为此,我国应加强内陆和东北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数字贸易竞争力;关注地方数字贸易差异,增强数字贸易联动效应;鼓励地方积极开展研发活动,促进数字贸易与研发要素的深度融合.

    数字贸易地区高质量发展研发效率

    技术异质性视角下中国能源环境效率评价——基于自然处置和管理处置区间交叉效率模型

    向小东陈文颖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技术异质性视角出发,构建基于自然处置与管理处置策略的区间交叉效率模型.在实证部分,利用区间交叉效率模型对 2016-2020 年我国整体及群组能源环境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处置策略下的效率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在自然处置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效率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东、中、西部地区在不同处置策略下的效率呈现较大不同,东部地区适合采取自然处置策略,中西部地区适合采取管理处置策略.中国整体及中部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呈稳定波动趋势;东部地区在自然处置下效率呈略微下降趋势,在管理处置下趋势变化规律不明显;西部地区在自然处置下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管理处置下呈先降后升趋势.为提高我国能源环境效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优化产业规模,减少能源消耗;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自然处置管理处置技术异质性区间交叉效率能源环境效率

    党内法规法典化三题

    段磊姜雨禾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党内法规的法典化对于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诸如"法典编纂的逻辑基础""法典化的程度""法典编纂的规范来源"等三个理论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法典编纂的一般规律要求以部门法划分为基础,而党内法规的"1+4"板块划分与这一要求存在逻辑差异,故为保障党内法规法典编纂的科学性,应回归部门法划分逻辑,以部门为单位展开法典化探索.党内法规的法典化程度应根据现实情况适度而为,既不应编纂综合性的"党内法规法典",也不应认为所有党内法规部门都适合编纂法典.当前,党的组织法规制度中,调整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部分展开法典编纂的条件最为充分.编纂党内法规法典,应考虑整合单行党内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等其他党内法规渊源,在中央党内法规基础上,适度汲取部委党内法规和地方党内法规中的适当规范.

    党内法规法典化"1+4"板块党内法规部门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内法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