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州大学

顾泉佩

双月刊

1000-2243

xb@fzu.edu.cn

0591-87893102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电气、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机械、材料、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生物、轻工、资源、环保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国外被《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所收录;在国内,除了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作为来源期刊,还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线电子学文摘》、《分析化学文摘》等重要文献系统所收录与转引。学报在历次有关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多次冲击性能

    彭娇鲜洪雨赵鹏黎良仆...
    329-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混凝土棚洞的抗落石冲击能力,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 纤维)引入混凝土中.设计5 种纤维掺量的混凝土,系统开展抗压、抗折、抗多次冲击的实验研究,分析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展纤维混凝土棚洞大尺度抗落石冲击实验,分析 UHMWPE纤维对棚洞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UHMWPE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显著增强混凝土的抗多次冲击性能;当纤维掺量为 1.2 kg·m-3 时,混凝土抵抗落石多次冲击的性能最优,承受抗冲击次数比素混凝土多 12 次,并且UHMWPE纤维能提高棚洞抗冲击性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延性抗多次冲击性能大尺度实验

    水-气耦合下的土质边坡稳定系数场分析

    姚晓琴张豪杰阙云丁辉...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仅对潜在滑动面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估,无法获取各点的安全系数.基于稳定系数场理论,综合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系数场法能够直观地体现水-气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具体破坏区域,得到各点的安全系数;2)孔隙气压力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阻碍作用,并且随着降雨时间的推移阻渗效果愈明显,相同条件下降雨40h时,两相流湿润锋深度较单向流减小了 28.6%;3)相同条件下,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将降低边坡稳定性,以降雨 40h为例,两相流边坡失稳面积约为单向流的 1.7 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工程偏于安全.

    稳定系数场湿润锋水-气耦合土质边坡稳定性灾害防治

    结合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和极值理论的桥梁损伤检测

    刘迅卓卫东林楷奇
    345-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环境和运营变化(environmental and operational variations,EOV)影响下的桥梁损伤检测可靠性,结合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inverse non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NLPCA)和极值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桥梁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INLPCA对桥梁损伤特征进行建模,利用不完备健康监测数据的估计均方误差和添加神经网络训练惩罚项控制 INLPCA的非线性程度.采用 INLPCA对损伤特征的重构误差和马氏平方距离(Mahalanobis squared distance,MSD)建立损伤指标(ID),最后基于 ID 的广义极值(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GEV)分布建立损伤检测阈值.以比利时KW51 铁路桥和天津永和斜拉桥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检测EOV影响下的桥梁损伤,且对不同桥型和不同损伤特征均有良好的适用性.

    桥梁结构损伤检测健康监测环境和运营变化(EVO)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INLPCA)极值理论

    UHPC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抗弯性能试验

    许有胜杨纪豪夏樟华孙康平...
    353-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RC)管廊自重大和吊装难的问题,通过试设计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拼装管廊主体构造,并进行 1∶2 模型的静力试验;得到UHPC综合管廊的顶底板和侧墙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荷载-变形关系、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并对整体受力机制、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UHPC管廊重量可减少 30%,破坏模式与RC管廊基本一致,均为弯曲破坏,但UHPC管廊的开裂荷载和变形能力明显提高.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简化拉压区应力分布图形,建立UHPC综合管廊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误差在 10%左右.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为UHPC综合管廊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综合管廊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静力试验抗弯承载力

    梁端预制拼接箱梁桥抗剪性能模型试验

    肖刚李广奇张文浩黄宛昆...
    362-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提出梁端预制拼接的施工方法;采用精细化加工的箱梁锚固端节段,通过剪力键与混凝土箱梁的现浇节段纵向拼接,从而避免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预应力箱梁桥长期性能退化.作为拼接箱梁桥受力的关键构件,梁端承受剪力作用的结合面的受力最为不利,因此本研究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新型节段拼接混凝土箱梁桥抗剪性能进行研究.试验、有限元计算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节段拼接箱梁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带剪力键的箱梁节段结合面是该类型桥梁受力最薄弱的部位;试验模型在试验荷载的作用下,其主要破坏模式是在箱梁节段之间传递剪力的剪力键发生破坏;桥梁抗剪极限承载力与剪力键尺寸成正比,与腹板剪力键和顶板剪力键的数量成正比,但与底板剪力键的数量关系不大.

    节段拼接箱梁桥剪力键抗剪性能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

    数字孪生在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宋华霖姜绍飞
    369-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是推动空间结构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实现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首先,分析数字孪生在"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中的含义,给出基于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新内涵;其次,分析空间结构在设计、建造和运维等结构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的应用范式,以此建立数字孪生驱动的空间结构应用架构;最后,对数字孪生在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中存在的挑战进行阐述和展望.研究表明,数字孪生是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保障,而高保真孪生体是实现数字孪生功能的重要前提.

    数字孪生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