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冲击断裂行为的多尺度模拟

    封端佩商元元李俊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模拟预测分析,采用一种多尺度和细观结构结合的方法,建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等效拼接组合模型,进一步揭示编织复合材料在微观结构水平下的冲击损伤演化、裂纹扩展和能量吸收.设计制备三维四向和三维五向2种编织结构的碳/环氧树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根据编织参数建立等效拼接组合模型;通过落锤式冲击试验仪结合高速摄影系统记录2种编织复合材料在低速冲击下的断裂行为,与等效拼接组合模型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验证等效拼接组合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相同的体积分数下轴纱表现出最高的能量吸收,由于轴纱的存在,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抗裂性和裂纹扩展性优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模型构建冲击断裂行为比能量吸收有限元分析

    循环应力松弛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能量耗散演化规律

    汪泽幸吴波李帅何斌...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复杂受力条件下的能量耗散特性,以黄麻织物为增强体,聚乙烯膜为基体,采用热压法制备了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并对其在循环应力松弛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应力松弛时间、循环应力峰值、循环次数对应变能(总应变能、弹性应变能、塑性应变能)和应变能系数(可恢复与不可恢复应变能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纬向试样的变形规律与能量演化机制一致,应变能与应变能系数不仅与应力松弛时间、循环应力峰值密切相关,同时还与循环次数密切相关;循环应力松弛下的弹性应变能变化趋势迥异于无应力松弛过程的简单循环加载.

    黄麻织物聚乙烯循环应力松弛应变能能量耗散

    磷酸酯-己酸酯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浆膜性能

    李伟张正桥吴兰娟徐珍珍...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淀粉膜的脆性,以改善淀粉浆料在经纱上浆中的使用效果,采用三聚磷酸钠和己酸酐为酯化剂,对酸解淀粉进行了磷酸酯-己酸酯化变性处理,以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水溶时间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双重酯化改性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淀粉所制备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改性不仅能够降低淀粉膜结晶度,明显提升淀粉膜断裂伸长率,降低其断裂强度,从而减少了淀粉膜的脆性,提升了其韧性,而且可以改善淀粉膜的水溶性;磷酸酯-己酸酯化淀粉(PCS)浆膜的断裂伸长率从3.15%(总取代度0.028)增加到3.91%(总取代度0.059),而断裂强度从32.8 MPa降低到28.1 MPa,显示这种复合改性对淀粉膜脆性的降低作用逐渐增强.

    淀粉浆料磷酸酯-己酸酯化磷酸酯-己酸酯化淀粉表观黏度浆膜性能

    光敏剂敏化Cu-有机骨架对活性深蓝K-R的高效光催化降解

    李庆管斌斌王雅刘天卉...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活性染料废水引起的水污染,采用硝酸铜与4,4',4″-[1,3,5-苯基三(酰胺基)]三苯甲酸(H3L)反应,制备了三维多孔的Cu-有机骨架(Cu-MOF)材料,对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Cu-MOF的热学性能,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确认了其结构特征.通过可见光吸收能力不同的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对Cu-MOF进行敏化,制备了2种复合材料以提升光催化降解效能.研究表明:Cu-MOF及MO-Cu-MOF和MB-Cu-MOF(10 mg)对40 mL的34.02 mg/L的活性深蓝K-R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效率分别为42.4%、76.2%和88.4%,光催化速率常数分别为0.029、0.082、0.122 h-1,最佳pH值为8;5次光催化循环之后,MB-Cu-MOF对治性深蓝K-R的降解效率仍高达75.1%.

    Cu-有机骨架光敏剂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印染废水

    植酸作用下锆离子修饰羽绒及其保温性能

    应丽丽李长龙王宗乾王邓峰...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锆离子修饰可提升羽绒的保温性能,为进一步提高锆离子负载量和坚牢度,缩短工艺流程,采用植酸对羽绒进行预处理后,将其浸渍于硫酸锆溶液中,经螯合吸附制得锆离子修饰功能羽绒,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对修饰羽绒的结构进行表征,远红外辐射发热仪、平板保温仪对修饰前后羽绒的红外温升及保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植酸预处理的锆离子修饰工艺不损伤羽绒原有的绒小枝及夹角特征形貌,修饰羽绒的蓬松度、清洁度、残脂率指标满足羽绒标准要求;植酸预处理显著提升了羽绒对锆离子的吸附量,修饰羽绒的红外温升和保温系数分别提高40%和8.1%;锆离子、植酸与羽绒纤维之间主要以共价螯合方式结合,具有良好的水洗牢度,经9次水洗锆离子仍维持较高负载量.

    羽绒植酸锆离子保温性能保温机制

    可拉伸聚吡咯/棉针织物的制备及其储电性能

    王博凡力华原韵殷允杰...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赋予棉针织物导电和储电的新功能并将其用于可穿戴器件中,将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到棉针织物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棉针织物和聚吡咯的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聚吡咯/棉针织物在不同拉伸应变时的表面电阻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聚吡咯充分附着在针织棉纤维上;当拉伸应变从0%增至40%时,织物电阻值从429.2Ω降至231.4Ω;织物在5 mV/s条件下的储电面积容量为680.6 mF/cm2,在2 mA/cm2条件下为1014.2 mF/cm2;由聚吡咯/棉针织物组装成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在1、5 mA/cm2时的面积容量分别为229.8、161.5 mF/cm2,经过10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留率为76.3%.

    导电织物应变传感器聚吡咯棉织物电极超级电容器

    紫外光接枝/溶胶-凝胶技术制备耐久性阻燃腈纶织物

    王阳程春祖姜丽娜任元林...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聚丙烯腈(PAN)易燃以及传统阻燃技术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弊端,采用紫外光(UV)诱导接枝聚合与溶胶-凝胶技术相结合,以提高PAN织物(腈纶织物)的阻燃性.首先,通过紫外光接枝聚合技术,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腈纶织物表面,制得接枝改性的腈纶织物.然后使用植酸尿素杂化的有机-无机杂化硅溶胶对接枝织物进行后整理,获得阻燃腈纶织物.借助热重分析及锥形量热测试对织物的热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阻燃织物的残炭率高达31.4%,阻燃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烟雾生成速率峰值分别由374.4 kW/m2和0.06 m2/s下降到186.7 kW/m2和0.03 m2/s,织物表现出优良的阻燃和抑烟性能;经过30次洗涤后,阻燃腈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值仍可以保留在27.3%,具有良好的阻燃耐久性.

    腈纶织物阻燃织物光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溶胶-凝胶

    导电涤纶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秋萍张瑞萍李成红张葛成...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智能柔性传感器及具有防护功能的金属化导电纺织材料,采用高温无钯活性镍源和化学镀的方法制备涤纶镀镍非织造布.分析了镀覆温度、镀液pH值、镀覆时间、主盐浓度对涤纶非织造布电阻的影响,并测试了镀镍非织造布的导电性、保暖性和抗电磁辐射性能.得到涤纶非织造布化学镀镍最佳工艺:主盐硫酸镍浓度为0.1 mol/L,镀覆温度为50℃,pH值为9,时间为60 min.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镀镍非织造布的方块电阻下降至0.114Ω/□,导电性能优异;且镀镍后非织造布热阻提高,克罗值增加,传热系数降低,在100~3000 MHz范围内屏蔽效能增加,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抗电磁辐射性能;涤纶表面镀层致密平整,镀层主要成分为金属镍.

    化学镀涤纶非织造布导电材料保暖性抗电磁辐射

    女装搭配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甘美辰李敏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消费者对服装搭配推荐的巨大需求、弥补现有服务的不足,以女装品牌L为案例,参考感性工学量化基本程序,基于文献研究结合该品牌设计要素与风格特征建立服装风格感性意象评价量表与设计要素细分表,通过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确定了设计要素与服装风格的对应关系,并建立服装风格量化模型.在理论研究与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服装搭配关联规则,结合服装风格量化模型构建女装搭配推荐系统.对该系统推荐结果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其准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评价指标均在合理区间内,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对实验用户进行访谈,结果表明该系统已能基本满足消费者对于服装搭配推荐服务的需求.

    服装搭配感性工学风格量化推荐系统电子商务

    服装波点图案消费感知与设计要素的相关性

    李杨吴晶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服装消费者对波点图案的感性评价与图案设计要素的关系,准确把握服装波点图案的设计定位,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通过消费感知实验,获取消费者对服装波点图案在7个维度方面的感性评分数据,同时将实验样本图案的定性要素赋值为定量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探索两组数据的映射关系,建立相关性数学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服装波点图案设计要素影响着消费者的感性认知,二者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且不同的感性形容词对应着不同的相关性模型;相关性模型具有实践应用价值,有助于实现基于不同感性需求的个性化图案设计,建立服装波点图案的感性评价预测模型.

    服装波点图案消费感知感性需求感性工学设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