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S架构的数字人台变形NURBS曲面模型

    刘芸修毅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架构)中模型数据量过大导致Web加载速度过慢、模型变形时失真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S架构的参数化人台变形NURBS曲面模型.首先,通过手工与三维扫描工具结合的方式提取标记点模型特征信息,获得其特征语义结构缩小模型数据量;其次,搭建B/S架构,通过JSON树状结构,实现数据从服务器端到客户端的加载和渲染,并采用角度加权平均、相似三角形等方法实现人台模型的参数化变形;最后,依据NURBS曲面原理,利用高密度点复用原则对变形区域控制点进行补点操作,构建一个光滑的人台变形曲面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利用人体特征大量缩减模型数据形成精简人体特征数据模型和结构,在B/S架构中流畅加载并实现高质量的人台变形NURBS曲面模型.

    Web3D技术三维人台变形三维扫描测量法NURBS曲面人台特征点

    衬衫吊挂流水线的自适应动态调度

    谢子昂杜劲松赵国华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服装大规模定制中的个性化订单实时到达、订单投产准时性差、瓶颈工位不确定等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服装吊挂流水线的自适应滚动窗口机制解决上述问题.综合考虑了加工顺序、加工设备、人员技能、工序等级等服装生产中的约束条件,建立以最小化完工时间和设备等待时间为目标的多目标动态调度模型,运用工序和设备双层编码结构的非支配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企业订单数据为基础模拟了21600 s内个性化订单动态到达过程,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动态调度机制能够充分利用生产线设备信息对不同款式的实时订单动态排程;相较于固定周期调度机制在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上有显著提升.

    服装大规模定制吊挂生产自适应滚动窗口动态调度非支配遗传算法

    幼童用智能示警蚕丝被的研发

    黄阳阳刘伟华英赵中琦...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幼童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力较弱,易因踢被子引发感冒等疾病这一特定场景,通过将微型传感器植入蚕丝被特定部位中,以蓝牙通信方式广播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手机APP读取到数据后,利用踢被温度变化逻辑判断模型进行分析,达到设定的逻辑判定条件后,在手机端发出声音和振动示警,开发出能够对踢被进行识别和示警的蚕丝被新产品.最后,根据检测评价指标与方法对试制产品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报警时间阈值大于或等于7 min和踢掉全部被子条件下,报警成功率为100%;报警时间阈值偏差延时小于或等于3 min、正常睡眠过程中无误报警;对部分踢被等特殊情况也有一定辨识度.

    幼童踢被蚕丝被微型传感器智能示警

    长条状细薄带钩零件变形自动检测系统

    朱世根杨宏贤白云峰丁浩...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的机器视觉变形自动检测系统主要局限于小尺寸精密零件或大尺寸非精密零件的检测,而对于一些大尺寸、高精密的大批量检测对象,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依靠人工分拣,难以同时保证变形检测的高精准度与高效率.针对此问题,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变形自动检测方法和系统.通过设计模块化的高速检测硬件系统,利用虚实像联合检测方法量化变形检测指标;利用LabVIEW及IMAQ Vision视觉工具包作为开发环境,根据零件形状特点,设计了基于缝隙值的分区检测算法,避免直接检测整体变形的误差;在此基础上,针对针钩形态,确定最优化的检测方案;针对零件位姿偏差问题,使用基于多基准的改进定位策略.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避免弯钩的误检,提高针钩尺寸测量精度和检测结果可重复性,重复检出率可达91%~96%.最后,将机检零件与标准零件进行比较,机检零件一致性完全可满足装机使用需求.

    机器视觉变形检测虚拟仪器LabVIEW织针零件变形测量算法

    三维增材鞋面印花机对位平台的冗余驱动控制策略

    沈瑞超郗欣甫孙以泽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动鞋面印花机在进行对版时定位精度低,影响鞋面印刷质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冗余驱动的印花机对位平台.在原有的三轴并联机构对位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1个Y轴,有效地提高了对位平台Y向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从而提高了印花机对位平台的定位精度.由于冗余驱动机构运动过程中存在机构运动耦合,利用几何法进行解耦,提出了基于电子凸轮的控制策略.同时提出了对机构换向间隙补偿的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对位平台的定位精度,保证了鞋面的印刷质量.经过实验验证,改进后的印花机对位平台Y向定位精度提高了85.7%,Z向旋转定位精度提高了72.9%,X向和Y向换向间隙分别提高了50% 和75%,Z向旋转换向间隙提高了42.86%.

    印花机丝网印刷冗余驱动对位平台电子凸轮换向间隙

    淀粉纤维的成形及其载药控释研究进展

    段方燕王闻宇金欣牛家嵘...
    17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药物释放性能可控的载药淀粉纳米纤维,促进其在载药外敷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从淀粉纤维的成形及其载药控释2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淀粉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工艺特点.针对淀粉纤维的成形机制,详细阐述了改性淀粉基纤维、共混淀粉基纤维、纯淀粉纤维的发展进程、性能特点及研究进展;针对载药淀粉纳米纤维在药物释放过程出现初始爆发释放的问题,介绍了交联改性等方法对淀粉纳米纤维膜载药控释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淀粉纳米纤维在载药外敷领域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淀粉纤维纳米纤维载药敷料控制释放生物医用纺织品

    织物阻燃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刘晋旭刘鹏清
    17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阻燃纤维和织物的实用性,并拓宽其应用领域,综述了近期在进一步提高织物阻燃表面处理技术的处理品质和多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物理沉积法、化学表面改性法、溶胶-凝胶法和层层自组装法,阐述了提高表面处理品质,如耐水洗性、机械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叙述了多功能阻燃表面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应用状况.指出未来的织物阻燃表面处理技术发展重点将是如何有机地结合高品质与多功能,实现功能性阻燃织物的实用化,以此推动织物表面处理技术在可穿戴电子、家具、衣物和防护用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阻燃多功能织物表面处理溶胶-凝胶法

    热防护服装测评用传感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翟丽娜李俊杨允出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热传感器的测评规律和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通过对热传感器相关研究及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对比,分析归纳了热传感器的类别,各类热传感器的结构特征、信息采集方法、传热模拟模型、应用场景及测评特点.研究表明:铜片式传感器测试稳定性好,但其热学性能与人体皮肤有一定差异,存在低估烧伤发生的风险;皮肤模拟传感器可更为真实地模拟人体皮肤受热的热响应状态,但其应用范围受限.根据研究的发展现状可以预测,铜片式传感器的功能应用将集中在标准化测试中,皮肤模拟传感器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完善,新型传感器可考虑将模拟范围扩大到皮肤内部的热性能模拟上.

    热防护服装热传感器皮肤模拟传感器皮肤烧伤热防护性能测评

    过氧化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向忠王宇航吴金波钱淼...
    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纺织生产过程中过氧化氢(HP)浓度的宽量程检测,提升检测精度、效率及其工艺适应性,对现阶段有关HP浓度检测方法及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阐述了HP浓度6种检测方法:常规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化学发光法、折射率法和微波法,分析了各检测方法工作原理、研究进展及适用性,剖析了相关数学模型.研究发现:常规滴定法虽然精度高但耗时耗力;电化学分析法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分光光度法成本较高,相对复杂;荧光/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但干扰较多;折射率和微波法灵敏度高,但目前只能测量单质溶液.经分析得知,电化学分析法比较适用于纺织领域中HP的检测问题,可有效解决高浓度HP所引起的欧姆降问题,是未来HP检测研究重点.

    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数学模型织物漂白电化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