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导电复合材料涂覆式全织物基柔性压阻传感器制备

    肖渊童垚胡呈安武贤军...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织物基柔性压阻传感器制备工艺相对复杂、导电材料与织物结合度有限等问题,提出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炭黑(CB)为导电复合材料涂覆非织造布制备压敏层,采用微滴喷射技术在织物表面直接成形叉指型金属电极,制备织物基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方法.当CB与MWCNTs质量比为3:2时,对不同MWCNTs填充量下导电复合材料形态及制备的压敏层微观形貌观察,并研究其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最后对制得传感器的性能及应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导电材料在PDMS中分散均匀,导电复合材料与织物结合紧密;当MWCNTs质量分数为2.5%时,所制传感器灵敏度最高可达0.353 kPa-1,检测范围为0~25 kPa,响应/恢复时间为150/200 ms,最低检测限约为49 Pa,具有良好的重复稳定性(约1 600次).此外,该传感器可识别出手指按压以及手指和腕部弯曲的压力信号,可应用于人体健康、运动等信号监测.

    柔性压力传感器棉织物非织造布导电复合材料涂覆法银电极

    基于甘蔗渣多孔碳的超疏水棉织物制备及其性能

    张应秀徐丽慧潘虹姚程健...
    16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超疏水材料制备原料成本较高的问题,以农林废弃物甘蔗渣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炭化活化法制备了多孔碳,并将甘蔗渣基多孔碳(BPC)与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结合构筑超疏水功能棉织物.研究了活化温度和活化剂用量对BPC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评价了 BPC和PDMS质量分数对整理棉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700 ℃,且BPC和活化剂质量比为1:4时,制备的BPC比表面积达到1 614.25 m2/g,且石墨化程度较高,表面具有粗糙结构且微孔分布最多;PDMS为棉织物提供低表面能的同时,能够将BPC牢固黏结在棉织物表面;当PDMS质量分数为3%,BPC质量分数为0.2%时,所构筑的棉织物超疏水性能较好,静态水滴接触角可达162.2°,实现了超疏水棉织物的优异自清洁、防水抗污性能.

    甘蔗渣基多孔碳聚二甲基硅氧烷超疏水棉织物自清洁性能防水抗污性能

    基于工艺相似性的衬衣部件模块族构建

    盛锡彬赵崧灵顾冰菲
    17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服装生产标准工时预测模型,实现混合款式的模块化生产编排优化,提出了基于衬衣部件工艺相似性的生产工艺模块族构建方法.以550款典型衬衫款式为例,根据服装结构及裁片种类,整理各部件造型及加工种类差异,建立相关数据集.从生产角度将衬衣部件生产工艺划分为42个模块并进行编码,结合31种工艺类型构建"模块-工艺"结构矩阵,通过基于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及F-统计量,最终确定11类衬衣模块族.聚类结果经过验证基本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且同一模块族工序加工工艺基本类似.该研究理论可推广到成本核算、工资发放、质量评估等方面,可为服装生产编排、工期预测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衬衫款式工艺相似性模糊聚类模块族模块化生产

    2025年《毛纺科技》征订启事

    176页

    定制旗袍纸样的自动生成

    张晓含包怡云吴继辉王欢...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定制旗袍纸样的适体性,实现定制纸样的快速生成,探讨了基于人体尺寸差异的定制旗袍纸样生成方案.首先通过人体测量实验从118名初筛者中选出1名标准体样本和27名涵盖各种体型特征的样本,然后完成标准纸样的绘制并进行样衣试穿评价,再以27名涵盖各种体型的受试者与标准体之间的尺寸差异为基础,制定出纸样调整规则,对调整后的纸样进行样衣试穿评价,验证调整规则的可行性和普适性;最后依据纸样调整规则建立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软件,建立旗袍纸样自动生成系统,实现定制旗袍纸样的自动生成.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的测量项目和纸样调整规则适用于旗袍的个性化定制,所开发的定制旗袍纸样自动生成程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旗袍服装定制纸样自动生成系统VisualBasic人体尺寸

    基于极径的青年女性肩胸腰部形态表征及差异性分析

    邱文池李涛马玲吕叶馨...
    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表征同一号型下的人体体型形态差异,选取与原型样板密切关联的肩部、胸部及腰部水平特征截面进行研究.通过[TC]2获取145名18~25岁青年女性的三维点云数据,选取占比最高的160/84 A体型样本,采用K-means聚类进行体型细分,提取肩部、上胸围、胸围、下胸围、腰围5层水平特征截面,运用极径表征形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国标号型身高胸围数据虽然相似,但存在形态差异;160/84 A体型可分为圆厚体、宽扁体、中等体,分别占比7.69%、53.85%及38.64%.3类体型中宽扁体肩宽>中等体肩宽>圆厚体肩宽,肩点处最大极差为3.82 cm.圆厚体的上胸围厚、胸围厚和下胸围厚最厚,其次是中等体胸围厚,宽扁体的胸围厚最薄,在前中处最大极差分别为3.22、3.62和2.97 cm.宽扁体较圆厚体、中等体肩点位置向前中方向偏移10°,宽扁体、中等体胸点位置较圆厚体向侧缝方向偏移10°~20°.

    肩胸腰部特征截面K-means聚类截面极径人体形态表征青年女性

    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的电场模拟及优化

    刘健董守骏王程皓刘泳汝...
    19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多针头静电纺丝易堵塞、针头之间存在边缘效应和无针头静电纺丝供液易挥发、泰勒锥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花瓣状多尖端喷头静电纺丝方法.喷头为半封闭式结构,上半部分为圆柱直管多流道结构,下半部分为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每层的花瓣之间的间距为4 mm,能够在花瓣尖端高电场诱导作用下激发多股射流;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下半部分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的各个参数电场强度进行模拟,研究喷头下端花瓣数量、花瓣长度和花瓣排布方式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静电纺丝喷头花瓣数量为4对(8个)、花瓣内层长度为21 mm、外层长度为20 mm、接收距离为200 mm、电压为30 kV时,电场强度平均值为5.441×106 V/m,变异系数(CV)值为5.58%,表明该静电纺丝喷头可激发较高的电场强度且分布均匀;最后采用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实验,验证了该新型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能够降低边缘效应,减小能耗,射流多且稳定可控,可进行规模化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花瓣状喷头多尖端COMSOL软件电场模拟

    多喷头纺丝装置的仿真与设计

    张佃平王昊林文峰王振秋...
    200-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静电纺丝多喷头间电场强度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纺丝液射流运动轨迹不稳定、纺丝纤维分布较为分散等边缘效应问题,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通过深入研究多喷头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喷头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对多喷头电场强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程度,给出削弱多喷头边缘效应的喷头最优空间位置关系.结果表明:在三喷头仿真实验中,增大喷头间的横向间距,3个喷头的电场强度随着纵向间距的减小而逐渐趋于一致;当横向间距为5.0 cm、纵向间距为0.5 cm时,边缘效应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且该间距更有利于多喷头的结构设计;五喷头、九喷头静电纺丝装置在保持横向间距为5.0 cm不变的情况下,纵向间距为0.5 cm时的电场强度分布相对于零点位置更加均匀,且九喷头的效果最好.通过实验验证,九喷头结构具有纺丝面积大、效率高和纺丝过程稳定等优点,研究结果可为纺丝装置的多喷头结构研究与设计提供借鉴.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多喷头纺丝装置仿真电场分布多喷头纺丝技术

    便携式织物图像颜色测量系统开发

    庄冰冰向军张宁潘如如...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行颜色测量系统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和适用性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款便携式织物图像颜色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可折叠拆卸的封闭式图像采集装置和颜色测量算法.使用能兼容多种拍摄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标准色卡图像和织物图像,在此基础上,结合多项式回归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设计了一种分类颜色测量方法,用于对织物图像的颜色测量.该方法根据织物不同颜色类别应用不同的多项式回归模型,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在机织物图像及不同品牌智能手机拍摄的纯色和多色织物的颜色测量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测量结果的平均色差与Digieye颜色测量系统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本系统在织物颜色测量方面的有效性.

    纺织面料织物图像颜色测量色差聚类算法

    热风黏合烘箱有限元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

    吕汉明梁金辉马崇启端木德庆...
    216-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和提升热风黏合烘箱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烘箱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优化.使用SolidWorks建立了烘箱流体域三维模型,根据烘箱工作时条件设定仿真计算的边界条件,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纤维网的流阻数值,设定流阻相同的多孔介质模型代替纤维网实际结构,利用Fluent软件对烘箱内部流体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建模及计算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现有结构的烘箱上风道内流场不匀,纤维网表面温度场均匀性较差,针对仿真结果反映出的问题对烘箱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烘箱仿真结果显示烘箱内部流场均匀性提升,纤维网上表面温度的总体均匀度由86.43%提升到93.06%.对烘箱进行结构优化后不仅提升了烘箱内部整体流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同时有利于降低烘箱的能耗.

    有限元分析热风黏合烘箱多孔介质模型均匀性内部流场无胶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