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孔型TiO2微粒的制备及其对离子型染料的吸附

    黄彪郑莉娜秦妍程羽君...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印染废水中离子型染料的处理问题,提出以多孔型二氧化钛(TiO2)微粒为吸附剂对染料进行吸附处理.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通过改变模板剂的种类,采用水热法制备带有不同电位的多孔型TiO2 微粒.借助固体表面Zeta电位测试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TiO2 的电位、形貌和晶型进行分析,通过吸附实验优化染料质量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并探究TiO2 微粒的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带正电的TiO2 微粒(G-TiO2)和带负电的TiO2 微粒(Y-TiO2)分别只对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染料进行吸附,遵从静电吸附机制;2 种TiO2 微粒经过煅烧后的晶型均为锐钛矿型;在同等实验条件下,100 mg的G-TiO2 对100 mg/L刚果红染料的吸附率高达 99.5%,100 mg的Y-TiO2 对 20 mg/L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率可达93.5%;在循环实验中,G-TiO2 对刚果红染料循环吸附 4 次后吸附率降低约 12.6%,而Y-TiO2 对亚甲基蓝染料循环吸附 5 次后吸附率降低约 17%.

    印染废水离子型染料吸附处理多孔TiO2微粒重复利用性能

    充气保暖复合面料厚度与热阻的相关性分析

    苗雪王永进王方明
    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气保暖功能服装是以空气代替羽绒等填充材料的一类保暖服装.为更好地掌握充气量、充气复合面料厚度与热阻的关系,在5 种充气状态(0%、30%、50%、70%、100%)下,测试了12 种不同充气复合面料的厚度与热阻的变化.通过对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充气量、充气复合面料厚度与热阻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充气量越多,充气复合面料厚度越大,当充气量较少时,充气复合面料之间的厚度差异性较小,充气量越多时其差异性越显著;充气复合面料热阻随充气量的增加呈现先显著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充气量达到 50%左右时热阻逐步趋于稳定;充气复合面料厚度越大,充气复合面料热阻越大,且当其厚度在 20 mm左右时热阻趋于平稳,可作为保暖厚度的参考依据.实验证实充气复合面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温保暖功能,参照所建模型通过调整充气量可以达到不同的保暖效果.

    保暖功能服装充气复合面料充气量厚度热阻

    基于上肢活动性的灭火防护服背带的设计与评价

    杨钰蝶李承璋金剑郑晶晶...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灭火防护服整体工效性,减少消防员职业伤害,以其配件背带为研究对象,针对肩部不适、穿脱不便等问题提出 3 款背带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客观的三维动作捕捉实验和主观感受实验,得到 11 名被试者的最大肩关节活动角度、动作效率和活动灵活性及舒适性评分,综合分析并评判优劣.结果表明:加入卡扣和背心式设计的H型款式效果最佳,被试者的主客观上肢活动性均得到有效提升,且优于X型款式和Y型款式,肩关节活动角度大于其它款式,手臂屈伸和外展的单位动作时长相较于原款分别缩短 12.39%和 14.60%;灭火防护服背带对肩关节活动有所限制,在其中加入弹性面料可以削弱这种限制,分散肩背部压力,提高动作效率和主观舒适度,且背部双根设计相较于单根设计显示出更好的活动性和舒适性.

    灭火防护服服装设计背带三维动作捕捉肩关节活动角度舒适性评价

    棉精梳机分离罗拉混合驱动系统优化

    刘金儒李新荣王浩师帅星...
    190-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解决现有分离罗拉驱动方式传动链长及难以调整分离罗拉运动规律等缺点,首先,分析精梳机分离接合工艺,提出分离罗拉运动过程中的工艺关键点,并用分段拟合的方法进行拟合,得到理想的分离罗拉运动规律;其次,在对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方式中的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优化系统中各齿轮的齿数;然后,结合运动学分析及相关要求规划伺服电动机的运动规律,计算得到伺服电动机的速度曲线;最后,通过仿真软件及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离罗拉混合驱动系统可以使分离罗拉按照符合工艺要求的运动规律运行并使分离罗拉的运动具有柔性,解决了现有分离罗拉驱动方式机构传动链长及分离罗拉运动规律调整困难等问题.

    精梳机分离罗拉混合驱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

    插管式机器人空管状态检测方法

    戴宁梁汇江胡旭东戚栋明...
    199-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利用插管式机器人在巡视络筒机设备时,存在无法检测储管纱圆盘均匀排布孔内是否存在管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空管状态检测方法.结合络筒机及插管式机器人工作机制,将集嵌入式控制系统、相机模组于一体的空管检测机构固定在竖直机械立柱上,并随插管式机器人做水平往复直线运动.嵌入式控制系统通过捕获插管式机器人发送的锭位信号,实现该锭位储管纱圆盘图像采集,通过学习、调节、分块定域、矫正等准备环节及分级处理环节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处理后各均匀排布孔内管纱的实时情况经由通信接口传输至插管式机器人.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空管状态检测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检测效果稳定、准确度高,且成本低、安装简单,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插管式机器人络筒机空管检测机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

    基于NSGAII和神经网络的织造车间大规模调度

    雷钧杰沈春娅胡旭东汝欣...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遗传算法在织造车间大规模调度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NSGAII-NN125 调度算法.首先,根据织造车间大规模调度的特点,以最小化逾期损失、完工时间和改车次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织造车间调度模型.然后设计了以神经网络模型NN125 为主体的调度模块,其可根据织轴和织机特征信息生成调度方案.最后,设计了以NSGAII为主体的优化模块,其根据方案优劣对调度模块中的NN125 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SGAII-NN125 的调度质量随着调度规模的不断增大始终非常稳定,而且已优化的调度模块可直接用于相似问题的调度,调度性能较好,由于省去了优化过程,调度速度(约 50 个织轴/s)也有较大提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织造车间大规模调度NSGAII神经网络多目标调度智能调度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纳米纤维基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徐志豪徐丹瑶李彦王璐...
    216-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纳米纤维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传感器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开发及应用,介绍了纳米纤维基SERS基底的组成与性能评价指标,纳米纤维基底的构建方法及其性能影响因素.通过总结纳米纤维基SERS基底的构建方法,阐述了纳米纤维与等离子体材料原位组装和后组装的 2 种策略,进一步探究了纳米纤维种类及其形貌等对柔性SERS传感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展示了纳米纤维基SERS基底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根据生物医用领域SERS传感器的性能要求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制备高性能的纳米纤维基柔性SERS基底及拓宽其实际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纳米纤维静电纺丝纳米颗粒生物医用生物传感器

    纤维基界面光热蒸发器表面除盐的研究进展

    潘露琪任李培肖杏芳徐卫林...
    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清洁无污染的界面光热蒸发器,简要介绍了当前纤维基界面光热蒸发器表面除盐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海水淡化与浓盐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界面蒸发过程中水分迅速逃逸导致的盐分析出抑制对光的吸收和堵塞蒸汽溢出通道的作用机制,以及产生的降低器件蒸汽产生速率及使用周期的影响.分析了基于纤维材料设计的除盐策略,包括主动式(水洗除盐与区域结晶盐收集)和被动式(自清洁设计、对流效应、定向流体传输与Janus织物设计).最后,对纤维材料在太阳能界面蒸发器表面除盐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

    纤维光热转换界面蒸发太阳能界面蒸发器除盐海水淡化

    碳纳米管掺杂高聚物制备人工神经导管的研究进展

    宋功吉王煜煜王善龙王建南...
    23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碳纳米管在修复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以碳纳米管掺杂的纺织高聚物材料制备导电性人工神经导管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碳纳米管的纳米形貌和导电性能在促进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概述了碳纳米管表面改性的作用与方法,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生物医学应用、复合碳纳米管高聚物制备导电性人工神经导管的方法以及其神经再生效果.最后指出:碳纳米管用于制备导电性人工神经导管时应使其与生物体组织作用的界面保持纳米形貌;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改性后更有利于受损神经的再生与修复;应关注复合碳纳米管制备的神经导管在降解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体内代谢毒性;碳纳米管掺杂高聚物在导电性神经导管的制备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聚物碳纳米管导电性人工神经导管纳米形貌

    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的研究进展

    张俊胡嵩童梦霞肖文陵...
    240-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回顾了感性工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感性工学在服装与织物设计、消费心理分析、产品评价以及服装智能系统构建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基于现有的技术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感性工学研究中存在感知方式局限于视觉和触觉、样本群体单一且样本量较小、客观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应用不足等问题.分析认为,未来的研究应从建立消费者感性信息数据库、构建和完善服装感性设计与推荐系统、融合人工智能与感性工学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提升纺织服装产品感性附加值.

    感性工学人因工程感性信息纺织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