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脑横机编织三维全成形口罩结构建模与工艺实践

    赵博宇梁鑫花丛洪莲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用电脑横编机开发全成形针织产品的可能性,以针织三维全成形口罩为开发对象,进行结构建模与工艺实践.首先对人体面部尺寸进行测量,以此确定全成形口罩的二维纸样;然后结合全成形口罩规格尺寸进行工艺计算,以四针床电脑横编机和SDS-ONE APEX3系统为开发工具,分别建立针织三维全成形口罩的口罩主体、过滤垫片口袋开口、挂耳带部位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对口罩的规格设计并建立结构模型,同时结合工艺参数的调节并优化其生产技术,可实现兼具美观性与舒适性三维全成形口罩的快速生产,结合功能性原料可开发高附加值的口罩产品.

    针织全成形口罩四针床电脑横机结构模型针织工艺

    腱骨修复用缝线在锚钉孔眼处的耐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张倩毛吉富吕璐瑶徐仲棉...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缝线在锚钉孔眼处磨损断裂是带线锚钉临床失效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缺乏测试装置,对缝线耐磨性的定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尚不明晰.通过自主设计并搭建缝线摩擦性能测试装置,选取几种常用的缝线与锚钉,调节缝线拉伸角度(θSA)与锚钉旋转角度(θARA),对其断裂强力及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搭建的测试装置可为缝线耐磨性测试提供定量数据比较;聚对二氧环己酮由于其更高的断裂强力和单股结构,耐磨性最佳;锚钉孔眼表面的线槽设计会使缝线耐磨性降低,且线槽尺寸越大,对缝线耐磨性的损伤越大;与θSA为45°相比,θSA为0°时缝线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性,对于无线槽锚钉,θARA为90°时缝线耐磨性更好,对于有线槽锚钉θARA为0°时缝线耐磨性更好.

    手术缝线锚钉摩擦性能测试装置耐磨性医用纺织品

    三维机织角联锁SiCf/SiC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及损伤机制

    杨甜甜王岭邱海鹏王晓猛...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中由于弯曲而导致失效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经向和纬向弯曲过程中复合材料弯曲受力与内部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SiCf/SiC复合材料为例,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得其内部纤维结构和孔隙等三维图像;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维机织角联锁SiCf/SiC复合材料经向和纬向进行弯曲性能测试,从细观、微观尺度分析弯曲损伤机制.结果表明:三维机织角联锁SiCf/SiC复合材料的纬向和经向性能明显不同,且纬向试样的弯曲强度大于经向试样;SiC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损伤模式复杂,经向试样裂纹主要沿着经纱与纬纱接触点扩展,而纬向试样裂纹主要在纬纱束之间产生,并最终导致弯曲破坏.

    三维机织角联锁织物SiCf/SiC复合材料先驱体浸渍裂解三点弯曲试验损伤机制

    织物表面导电线路喷射打印起始端凸起形成过程研究

    肖渊王盼张威张成坤...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织物表面微滴喷射打印导电线路的成形质量,针对导电线路喷射打印过程中线路沉积形貌的起始端凸起现象,利用高速相机对线路成形过程进行采集,研究微滴间融合振荡过程中左右接触角的动态变化,微滴与线路融合以及液体向线路起始端的输送过程,提出线路起始端凸起的消除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融合振荡过程中,微滴向起始端的振荡趋势始终大于向另一侧的振荡趋势,导致打印线路起始端的织物基板润湿区域不断扩大;微滴与线路接触后,其中一部分液体润湿织物基板拓展线路长度,一部分通过线路以恒定速度输送至起始端,在线路起始端形成凸起;利用抗坏血酸溶液润湿织物表面后,成形线路起始端凸起现象得到消除,整体线路路径均匀,沉积形貌良好.

    智能纺织品微滴喷射导电线路沉积形貌起始端凸起

    F-12芳纶织物输送带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美真赵士毅冯艳丽郭晓卿...
    87-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F-12芳纶织物与橡胶之间的粘结性能,采用环氧树脂和偶联剂A187对F-12芳纶织物进行改性.通过成膜分析确定出环氧树脂的最佳用量;通过改性后F-12芳纶织物的浸水高度以及浸渍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乳液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强度测试,确定出偶联剂A187的最佳用量.在此基础上,对改性后的F-12芳纶织物进行硫化成型,测试织物与橡胶的剥离强度确定出最佳改性工艺.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用量为25%(o.w.f),偶联剂A187用量为1.2%(o.w.f)时,制备的F-12芳纶织物轻薄输送带的综合性能最佳;改性后浸水高度值最低的F-12芳纶织物制备的轻薄输送带的剥离强力达到最高,为12.1 N/mm,其剥离强度高于行业标准;制备的单层铺层输送带的扯断强力为6495.25 N,断裂伸长率为13%,双层铺层输送带的扯断强力为14493.25 N,断裂伸长率为14%.

    F-12芳纶织物环氧树脂偶联剂A187输送带输送带剥离强度

    模拟太阳光下金属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催化降解染料

    夏云吕汪洋陈文兴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拓宽芬顿体系pH值的使用范围以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染料,采用回流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的十六氯铁酞菁(FePcCl16/MWCNTs)催化剂,以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的作用下催化降解酸性橙7(AO7)染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对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影响因素和催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体系在酸性、无机盐及尿素环境中,对AO7的降解率均为100%,在中性环境中为97%,在碱性条件下为75%;该催化体系经5次循环使用后,对AO7的降解率仍在95%以上;催化体系中降解AO7的主要活性种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光照可促进活性种的产生而提高体系的催化性能.

    模拟太阳光金属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催化降解酸性橙7染料类芬顿体系废水处理

    可见光激发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漂浮球的制备

    宋英琦潘家豪吴礼光王挺...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广多相光催化技术在特殊废水深度治理中的应用,采用耦合吸附相反应技术和热还原处理制备了高活性的可见光响应的贵金属沉积光催化组分.将该光催化组分负载于多孔聚氨酯海绵颗粒表面后,填充至聚丙烯空心球中构建漂浮式光催化球,并用于高含盐废水中甲基橙的光降解.结果表明:通过吸附相反应技术可在TiO2光催化剂表面沉积小粒径且与TiO2表面紧密结合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从而在光催化组分中引入费米能级并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光催化组分在可见光激发下对高含盐废水中甲基橙的降解性能;由于贵金属沉积光催化组分的高效降解性能,其负载后构建的漂浮式光催化球也能稳定高效地降解高含盐废水中的甲基橙.

    吸附相反应技术贵金属沉积可见光光降解漂浮式光催化球高含盐废水废水处理

    基于二维图像的青年女性颈肩部形态自动识别

    王婷顾冰菲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青年女性颈肩部形态的自动识别,首先基于202名在校青年女性的三维点云数据,测量了15个颈肩部形态相关参数,通过分析确定出离散程度较大的形态参数,包括肩斜角、背入角、肩矢额径比和腋下矢额径比;然后结合这4个重要体型参数,对青年女性颈肩部形态进行细分并建立各类体型的分类规则;最后基于青年女性正面与侧面二维照片,通过提取人体轮廓和识别特征点获得颈肩部体型分类所需参数,根据体型分类规则实现颈肩部形态的自动识别.结果表明:青年女性颈肩部形态可分为4类,即圆宽肩体、扁窄肩体、圆落肩体、驼背扁肩体,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5.53%、23.94%、25.59%和23.94%;通过对40名测试样本进行基于正、侧面二维照片的颈肩部形态自动识别验证,准确率达到90%,说明基于本文方法构建的颈肩部体型自动识别系统是有效的.

    颈肩部形态体型分类图像尺寸提取自动识别

    漂浮自救泳衣设计开发

    方佳璐陈明艳黄紫荆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游泳溺水事故频发和传统泳衣缺少安全防护功能的问题,以泳池环境为测试条件,研究开发了在突发溺水时可及时充气上浮的漂浮自救泳衣.首先依据小苏打与醋酸接触快速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确定充气原理;然后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作气囊储存气体,用热熔胶接法固定气囊、圆软管与旋钮式气阀的气囊充气结构,保证气囊的气密性;最后对泳衣结构、色彩、面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关系是气囊浮力值的关键,上下半身气囊的充气占比分别为67%和33%,可确保人体漂浮时头颈部始终露出水面;该漂浮自救泳衣实现了操作便捷、快速充气、夜间发光的功能性设计开发,对降低溺亡事故的发生率、及时自救和救援效率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漂浮自救泳衣充气气囊阀门聚氨酯弹性体泳衣结构设计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汉服关键尺寸自动测量

    王奕文罗戎蕾康宇哲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样本数据稀缺的情况下,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古代汉服的关键尺寸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汉服尺寸测量方案.首先搭建1个二阶段卷积神经网络模型GlobalNet-RefineNet进行关键点检测,通过2次迁移学习和反复迭代训练提高关键点识别准确率;再利用算法得到坐标点的像素距离,结合博物馆或发掘报告中给出的汉服平铺图和至少1个真实测量尺寸,通过比例映射得到全衣的尺寸数据.以汉服上衣为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2次迁移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收敛程度高,训练效果好,通过该方案测得的汉服上衣尺寸相对误差在0.59%~4.17%之间;该方案为传统服饰的复原研究和文物尺寸测量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尺寸测量服装关键尺寸汉服卷积神经网络迁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