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调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孙浪涛杨宇珊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兼具储热调温及抗菌功能的纺织品,提高纺织品的功能性及附加值,以正十八烷和艾蒿油为芯材,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具有调温及抗菌复合功能的微胶囊材料,最后通过浸轧法将其整理到纯棉织物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微胶囊进行测试表征,并分析整理后织物的调温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呈圆球状,成形良好,平均粒径为 1 647 nm,且分布集中,包覆性好;升降温相变温度分别为 32、20℃,熔融及凝固热焓值分别为101.37、107.93 J/g,在 300℃以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备的调温抗菌织物甲醛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保温率提升 23.2%,调温能力为 1.6℃,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在 85%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在 97%以上.

    相变储能抗菌原位聚合微胶囊功能整理功能性纺织品

    壳聚糖-SiO2气凝胶/纤维素/聚丙烯复合水刺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染料性能

    肖昊孙辉于斌朱祥祥...
    179-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生物质材料,以纤维素纤维/聚丙烯(CF/PP)为基材,经氧化后与以壳聚糖(CS)和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制备的CS-SiO2 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再通过冷冻干燥得到CS-SiO2 气凝胶/氧化纤维素(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其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CS-SiO2 气凝胶/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出现明显的微孔结构,在O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出现了归属于CS和SiO2 的红外特征峰;当TEOS体积分数为 25%时,制得的样品在 30℃、pH值为 7 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效率可达 99.63%,经 5 次重复使用后,其对MB的吸附效率仍保持在80.59%左右;相比于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CS-SiO2 气凝胶/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纤维素纤维/聚丙烯水刺非织造材料壳聚糖二氧化硅气凝胶有机染料吸附

    表面刻蚀/聚硅氧烷修饰纯棉水刺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顾佳华戴鑫鑫邹专勇刘诗仪...
    18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伤口愈合中新生肉芽组织易粘连敷料引起创面二次感染的问题,通过等离子体刻蚀协同喷涂聚硅氧烷疏水改性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防粘连潜力的非织造基医用敷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等离子体放电时间、等离子体放电功率及喷涂线速度工艺参数,同时对优化处理前后材料的疏水、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防粘连、生物相容等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放电时间为9 min、放电功率为25 W、喷涂线速度为 5 mm/s时,纯棉水刺材料疏水效果最佳,接触角为 141.1°;优化处理能有效提升材料的防粘连性能,其纵向剥离能为(350.0±29.9)J/m2,横向剥离能为(363.1±46.9)J/m2,满足医用敷料防粘连要求;同时优化处理材料溶血率小于 5%,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提升且无细胞毒性,满足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要求.

    表面刻蚀聚硅氧烷纯棉水刺材料疏水改性防粘连医用敷料

    织物-空气层-皮肤三维结构建模及其传热模拟

    韩烨田苗蒋青昀苏云...
    198-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防护服装是消防员面对火灾环境的重要屏障,为分析织物组织对其热防护能力的影响,构建了消防服外层阻燃织物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考虑实际着装状态建立"织物-空气层-皮肤"流固耦合传热模型.根据实验结果验证模型,并选取外界环境、织物组织结构及纱线导热系数进行参数研究,对比织物表面温度分布及真皮层热流密度、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实验结果,随着热暴露峰值温度的上升及纱线宽度的增大,纱线表面温度、真皮层热流密度、真皮层温度均上升.纱线的导热系数对真皮层温度影响较小.纱线宽度对真皮层温度的影响与热环境相关.有必要针对热暴露环境设计织物结构,在保障热防护性能的同时减小热防护服装质量,降低消防员热应激.

    热传递数值模拟织物组织消防服低热辐射

    电热织物系统热传递模拟及其参数设计

    程子琪卢业虎许静娴
    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电加热服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并为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通过Comsol软件建立了包含皮肤层的电热织物系统传热模型,考虑了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 种传热方式,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将模拟的瞬态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二者随时间变化的温度曲线相近,且实时温度和最终温度相对误差均低于 4%,说明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具有良好的吻合性.通过该数值模型进行了稳态的参数化研究,拟合了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风速、发热片加热温度、服装内外层热阻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皮肤温度预测模型,并应用模型设计电加热服装的相关参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特定使用环境下电加热片的设计与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电加热织物系统热传递模拟皮肤温度预测模型参数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曲面枕个性化定制方法

    葛苏敏林瑞冰徐平华吴思熠...
    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扩展曲面枕个体适应性,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曲面枕个性化定制方法.采用MINet显著性目标检测实现人像的自动分割与轮廓提取.在此基础上,对人像中的 4 个关键参考点、32 个特征点进行提取,实现轮廓曲线的快速拟合与尺寸测量,以此方式构建头部样本数据集.通过数据聚类,将65 个样本划分成 12 类,使用三维建模软件绘制出适合个体头、颈、肩部尺寸需求,满足仰、侧睡姿需求的曲面枕.实验得到 12 种曲面枕关键尺寸参数,包括侧卧区域高度、仰卧贴合区域曲线峰值和谷值.该方法进一步扩展了曲面枕形态适应性,为曲面枕定制提供分类方法参考.

    机器视觉曲面枕个性化定制神经网络轮廓提取

    冬季运动智能柔性人台关键技术开发

    何崟邓凌林美霞李倩倩...
    22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确获得运动姿态下服装对运动员整体和局部关键部位的减阻效果,基于运动员冬季运动动态姿势的三维人体数据,合理构建人台硬质内壳与柔性皮肤层的结构,并结合空气动力学等方法设计薄膜压电传感器的置入点位,为人台搭建完整的传感系统,开发了一款冬季运动智能柔性人台,并对该柔性人台进行了实际的风洞测试.结果表明,该人台可实现多点压力信号实时同步采集,不仅可得到人体局部关键部位的具体阻力数据,还可模拟测试速滑运动员在运动情况下穿着不同材料或不同结构设计的竞赛服装的减阻效果,测试竞赛服装不同部位的减阻情况.智能人台发挥了柔性传感器在服装减阻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使服装减阻测试更为简单和精确.

    柔性人台柔性传感器服装减阻速滑服冬季运动

    身材认知在服装分割设计中的感性工学应用

    杜培研陈敬玉张晓夏
    2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服装分割比例与颜色明度变化对身材认知的影响规律,结合感性工学的基本原理、方法与认知行为学的技术对消费者在服装设计中对于身材认知的感性评价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大量基础调研制成 108 张实验刺激图片,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采集 67 份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服装分割比例和颜色明度对于服装的显瘦感、喜好感呈现规律基本一致;最深明度的颜色显瘦感、喜好感最高,但在次深明度时的显瘦感、喜好感并未次高,所有的感知评分也未符合大众传统认知的"颜色明度越深、显瘦感越高"的规律;未出现极端化评分的样本,认知情感表征不显著.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开发效果,调节消费者对身体的满意度,并为服装艺术设计、服装消费者与服装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

    感性工学服装分割设计颜色明度身材认知

    数据驱动与有限元仿真融合的纱线断裂强力分析方法

    陶静汪俊亮张洁
    238-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机器人运动速度等参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纱线夹持长度与拉伸速度对断裂强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动态环境下环锭纺细纱断裂强力的分布特征.首先设计拉伸实验对环锭纺细纱性能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环锭纺短纤纱本构模型表征其强伸性能.其次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短纤纱的断裂过程,揭示了纤维间载荷传播的规律和纱体结构演化的 4 个阶段模型.最后对纱线强力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其分布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分布检验与威布尔分布相比,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误差最小,残差平方和为 0.000 6,进一步提高了动态环境下环锭纺细纱强力预测的可靠性.

    环锭纺细纱断裂强力有限元仿真分布参数模型对数正态分布

    基于自适应Loess的纱线张力信号处理方法

    彭来湖侯良美齐育宝汝欣...
    246-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持针织系统中纱线张力的稳定并解决纱线张力检测过程中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Loess的纱线张力信号优化方法.通过信号特征分析,将纱线张力结果划分为周期性信号、奇异点信号、高频干扰信号和低频耦合干扰信号.为消除这些干扰信号,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限幅滤波去除奇异点信号、低通滤波消除高频干扰信号以及改进的Loess方法去除低频耦合干扰信号.在 3 种不同情况的张力信号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自适应 Loess 算法能有效平滑张力波动,提升信噪比分别达 25.014%、27.661%、25.276%,证明了该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针织系统中纱线张力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纱线张力检测自适应张力波动信号优化干扰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