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棉纱布被保暖性能的影响因素

    张露杨宋海波孟晶殷兰君...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人体睡眠热舒适性,改善睡眠质量,对不同参数的棉纱布被进行系统的保暖性能研究.借助出汗热平板纱布织物实验与出汗暖体假人被子实验,探究了棉纱布织物透气性、面密度、层数及水洗处理等因素对纱布被织物热阻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纱布被织物热阻与被子热阻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纱布被织物的热阻与其面密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热阻与透气率相关性较低;棉被与纱布被的面密度相当的情况下,棉被的保暖性能更好,纱布被的透气性更好;纱布被织物的热阻与层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层数越多热阻值越大;水洗处理后棉纱布被织物的热阻增加;纱布被织物热阻与纱布被子热阻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当纱布被织物的总热阻较小(小于 1.8 clo)时,二者近似呈线性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质量棉纱布被提供参考.

    棉纱布被棉被出汗热平板热阻保暖性能透气性

    基于非线性扩散和多特征融合的提花针织物疵点检测

    史伟民简强李建强汝欣...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提花针织物的复杂纹理在疵点检测过程中易造成检测干扰和疵点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扩散和多特征融合的疵点检测方法.采用改进PM模型对提花针织物的花纹和强纹理边缘进行抑制,首先利用梯度差异将疵点图像分为纹理区域及疵点区域,然后结合各区域特点选择对应的扩散方程,依据梯度矩阵计算概率子集、相关准则来确定梯度阈值,实现分区域扩散.根据提花针织物的纹理分布特性,提取改进局部二值算法(LBP)、局部熵、局部相关性等表征参数,然后进行去邻域归一化和多特征融合进一步突出疵点区域,最后利用区域生长法定位分割出疵点形态.实验验证了本文预处理方法及疵点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与其它预处理算法和疵点检测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检测效果最好,对正常织物图像的误检率为 3.3%,对含疵点织物图像检测的准确率为 98.6%.

    提花针织物PM模型扩散方程梯度阈值改进局部二值算法去邻域归一化多特征融合

    基于改进Itti显著模型的织物疵点实时检测

    闫本超潘如如周建王蕾...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人工疵点检测存在精度差、效率低、易疲劳等问题,研发了基于改进Itti显著模型的织物疵点实时检测系统.首先设计了专用的织物传动和退绕系统,实现对布卷的精确传递,采用不同光源和多台工业相机拍摄实现织物的实时采集;然后通过基于改进的Itti显著性模型对图像进行快速检测,利用下采样构建图像金字塔,并对金字塔图像进行中央周边差操作,获得织物亮度特征;接着对各尺度金字塔图像进行不同方向Gabor滤波边缘检测获得织物方向特征,归一化亮度与方向特征获得织物疵点显著图;最后通过自定义阈值对显著图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能有效检测出白坯布、牛仔布含有的油污、断经、破洞、纬缩等常见织物疵点,疵点检测正检率为 93%,实时检测速度最高达 48 m/min,能满足实时检测需求.

    疵点检测实时检测Gabor滤波高斯金字塔Itti显著性

    面向织物疵点检测的缺陷重构方法

    付晗胡峰龚杰余联庆...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复杂图案织物疵点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将疵点视为对织物纹理的破坏,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对疵点图像进行重构,使其恢复成正常织物纹理的图像,然后将重构图像与缺陷图像进行求异计算,对求异结果进行图像分割,实现疵点检测目的.同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L1 损失函数和改进的结构损失函数用于改进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结构及其损失函数,用以分析并解决疵点图像重构精度差和网络处理图像细节能力的不足.最后采用本文方法与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ReNet-D)和SDDM-PS 2 种方法对5 种不同复杂图案织物疵点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检测精度更高.

    疵点检测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缺陷重构损失函数自注意力机制织物质量

    三维通孔结构三色三贾卡提花间隔鞋材的研发

    孙园园张琦张燕婷左露娇...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经编单/双贾卡提花间隔鞋材难以实现三维通孔结构与三色提花效应同材呈现的产品设计问题,通过分析传统双贾卡梳栉配置织造目标鞋材的工艺难点,提出将RDPJ7/2 双针床经编机的前针床地梳升级为贾卡梳的三贾卡梳栉配置方案,研究了三维通孔结构与三色提花效应同材的三贾卡提花工艺,通过鞋材的贾卡组织设计、原料穿经设计及垫纱工艺设计,上机织造兼具三维通孔结构与三色提花效应的三贾卡提花间隔鞋材.研究结果表明:经编三色提花间隔鞋材的三维通孔结构可以通过三贾卡提花工艺实现,且三贾卡在提高经编鞋材结构立体化、花色多样化及花纹复杂化方面更具优势.

    针织工艺经编间隔鞋材双针床经编机三色三贾卡提花三维通孔结构

    氧等离子体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损伤声发射特征分析

    陈露吴孟锦贾立霞阎若思...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氧等离子体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损伤模式对其界面性能的影响,首先对不同密度UHMWPE织物进行氧等离子体改性,使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工艺制备UHMWPE/乙烯基酯复合材料,结合声发射(AE)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ⅠC)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GⅡC)进行测试,并对其损伤动态演变过程进行表征和定位.结果表明:界面性能是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主导因素,在GⅠC和GⅡC测试过程中,通过在UHMWPE/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层间预裂纹处产生应力集中,损伤机制表现为张开型和滑移型;低经密UHMWPE织物结构松散,具有良好的改性均匀度,经氧等离子体改性后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GⅠC和GⅡC分别提高约 36.8%~80%、75%~1 120%,达到层间增韧效果,同时由于界面结合性能提高,不同损伤模式减少或消除;通过对声发射信号进行聚类分析可有效识别出复合材料基体开裂、纤维/基体脱黏和纤维断裂 3 种损伤模式及其特征频率范围.

    等离子体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基酯声发射检测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界面性能

    基于DIGIMAT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段成红吴港本罗翔鹏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测不同编织工艺参数下编织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拓宽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建立了考虑随纤维路经产生扭结缺陷的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并基于平均场均匀化方法,利用DIGIMAT预测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分析不同编织角对编织复合材料等效工程常数的影响规律;其次基于强度失效准则,预测编织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加载情况下的力学性能;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编织复合材料RVE的应力与应变.结果表明:预测的编织参数对等效工程常数的影响规律与试验测量一致,获得的应力、应变可为进一步研究其损伤破坏行为提供参考.

    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代表性体积单元DIGIMAT编织角

    玻璃纤维衬经衬纬纬编管状织物的制备及其拉伸性能

    周濛濛蒋高明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结构稳定且紧密的玻璃纤维衬经衬纬纬编管状(WKBT)织物,探讨了机上及机下因地组织捆绑线圈织缩造成衬纱弯曲起拱的衬纱露丝问题.采用添纱工艺及扩布装置制备了 4 种地组织结构及捆绑纱种类不同的WKBT织物,并分析了其外观形貌、横纵密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添纱组织可改善脱圈后捆绑线圈周向的织缩,但衬纱起拱现象仍存在;扩布装置的应用解决了衬纱起拱的问题,结合添纱工艺可制备结构稳定且紧密的WKBT织物;4 种WKBT织物经扩幅后衬纱仍具有较高的拉伸模量和衬纱强力利用率,证明本文方法在消除织缩的同时,可制备性能优异的WKBT织物.

    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扩布装置织缩拉伸性能衬纱强力利用率

    拼混活性染料染色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

    郭玉秋钟毅徐红毛志平...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拉曼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法(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精确的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可对混合液体多组分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有效提高织物色光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首先根据拉曼光谱特征峰与染料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待测组分的检测极限,确定定量成分适用的质量浓度范围;然后构建多组分混合体系定量分析模型;最后通过检测双乙烯砜活性基结构的活性染料拼混染色在吸附过程中各组分质量浓度变化和纤维上染百分率,进一步评价染料的配伍性.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值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内部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值均小于 0.2,通过本文方法构建的多组分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拼混的染料结构和质量比会影响单一组分的上染过程.

    拉曼光谱技术多组分定量分析模型活性染料拼色染色棉织物

    内交联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孙国强杨建军吴庆云吴明元...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丙二醇(PPG)为单体,1,4-丁二醇(BDO)和 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扩链剂,双季戊四醇(DPE)为交联剂,水合肼为后扩链剂,制备出一系列内交联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乳液和胶膜.借助红外光谱仪对胶膜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膜的表面形貌,考察DPE和水合肼对胶膜表面光泽度的影响,并研究DPE的加入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和胶膜力学性能、耐水性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PE和水合肼添加量的提高,胶膜的光泽度逐渐下降,当DPE质量分数为 1.75%,水合肼摩尔分数为 40%时,胶膜表面的 60°光泽度达到 4,符合自消光机制;此时乳液粒径达到1 192 nm,胶膜的吸水率由 65.2%降低至 7.1%,耐水性显著提高;拉伸强度由 9.11 MPa提升至 20.24 MPa,断裂伸长率由 616%降低至 420%,力学性能增强;胶膜质量损失 10%时的温度由 274.6℃提高至 281.1℃,质量损失50%时的温度由 334.9℃提高至 342.9℃,热稳定性增强.

    内交联水性聚氨酯自消光双季戊四醇后扩链水合肼整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