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古代织锦重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彭稀周赳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构建中国古代织锦的重组织结构体系,并为现代织锦的品种创新提供借鉴,以历史文献为依据,梳理了中国古代重组织结构织锦的历史沿革,根据重组织结构的接结特点将其品种划分为暗夹型、无结型、特结型和地结型四大类,并分析了这四大类织锦的结构特征、显花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重组织结构织锦的结构演变大致呈现出地组织由无到有、接结特点由无接到特接再到地接、显花特点由经显花到纬显花再到经纬同时显花、浮长由短到长的发展规律;其演变本质是不断优化结构,以改善织锦的性能和外观,使得重组织结构织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丝绸产品中的代表品种.

    丝绸织锦重组织提花织物交织结构

    全成形平肩袖毛衫袖身连接工艺分段设计

    陈曦缪旭红牛丽韩晓雪...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利用四针床电脑横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成形毛衫,以平肩袖毛衫为例,探讨了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工艺分段设计方法与袖身连接工艺.认为全成形平肩袖毛衫袖身连接处可分为3个部分编织:袖山与袖窿同时收针编织、袖山收针-袖窿平摇编织、平袖山收针-袖窿平摇后放针编织.当毛衫袖山与袖窿之间高度差较大时,应采用较大的平袖山编收比率与袖身编织比率,通过编织更多的衣身行数弥补转数差,袖山与袖窿间弧度的差异可通过增加袖山收针次数调节.要根据毛衫袖身工艺参数以及袖山、袖窿在结构上的差异设计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处编织工艺,才可得到贴合人体曲线的毛衫.

    全成形编织平肩袖毛衫袖身连接编织比率收放针工艺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及其性能

    朵永超钱晓明赵宝宝钱幺...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聚酯/聚酰胺6(PET/PA6)中空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透湿性、柔软性,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与PET/PA6超细纤维混合,通过水刺固网的方法制备出PAN-PET/PA6微/纳米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并进行碱处理,分析了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对革基布透气性、透湿性、吸湿性、柔软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革基布面密度一定时,随着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革基布的透湿性、吸湿性、柔软度、撕裂性能提升,而透气性能和断裂强力有所下降;当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20%时,革基布的透湿率提升了15.19%,吸水量提高了23.53%,柔软度增加了38.17%;经碱处理后,革基布的亲水性有了明显改善,透湿率提升了23.81%,吸水量提高了42.26%,柔软度提高了23.20%.

    聚酯/聚酰胺6超细纤维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水刺合成革基布纤维改性透湿性能

    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色谱拓展及其应用

    王亮马晓光李俊君杨州...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热敏变色材料色谱范围窄、颜色变化单一的问题,以使用原位聚合法得到的热敏变色微胶囊为基础模板,将其分别与制备的红、黄色微胶囊进行拼色实验.通过减法混色原理,不同颜色的微胶囊混合后会呈现出另一种颜色,达到了色谱拓展的目的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微胶囊的形貌和结构,测试了拼色样品的色差、反射率、K/S值.结果 表明:成功制备出了以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壁材、三芳甲烷类基础变色体系为芯材的热敏变色微胶囊;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微胶囊混合体系的颜色也发生显著变化,实现了在不同色调之间的可逆变化,拓展了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色谱范围.

    热敏变色微胶囊变色范围色谱拓展拼色

    C.I.分散棕19在超临界CO2及水中溶解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王纯怡吴伟王健徐红...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和水中各自染色条件下的溶解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热力学积分方法分别计算了C.I.分散棕19在2种溶剂中的溶解自由能和结合自由能,并采用平均非键相互作用方法分析了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与2种溶剂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类型及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在超临界CO2(24 MPa,130℃)和水(0.25 MPa,130℃)中的自由能绝对值均较小且相差不大,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自由能绝对值稍小,结合自由能绝对值稍大;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与2种溶剂分子间均只存在较弱且不稳定的范德华色散作用,但其与超临界CO2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相对于水更不稳定.

    分散染料超临界CO2自由能溶解性分子动力学模拟

    涤纶织物的氧化石墨烯负载及其抗静电性能

    李亮刘静芳胡泽栋耿长军...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涤纶织物的易起静电问题,通过多巴胺原位聚合和氧化石墨烯循环浸渍层层自组装负载实现其抗静电功能,制备一种涤纶基抗静电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织物静电测试仪等表征织物的结构和抗静电性能.结果 表明:多巴胺的引入有利于氧化石墨烯的负载,同时增加织物表面的亲水基团,直接改善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当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低于20 g/L时,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逐渐提高,当质量浓度保持在15 g/L时,平纹涤纶织物的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分别为1156 V、1.210 s,斜纹涤纶织物的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则为1243 V、1.510 s;经15次水洗,平纹涤纶织物的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仍能达到1179 V和1.290 s,斜纹涤纶织物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可达1263 V和1.580 s.

    涤纶织物多巴胺氧化石墨烯抗静电性抗静电整理

    亚洲男士西服基本纸样自动生成系统的建立

    凌雅丽朱凌轩邵晓煊李泽辉...
    108-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服装企业对制版系统高度智能化的要求,以亚洲男士西服为例构建纸样自动生成系统.首先选取10个亚洲品牌的30件男士西服作为样本,以手工测量的16个细部尺寸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西服纸样参数化设计数学模型,并以MatLab为平台编程,结合西服纸样数学模型及制版方法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结果 表明:胸围是影响西服版型的关键参数,前衣长、后衣长、腰围、下摆围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强;以胸围为自变量所建立的参数化数学模型可用于西服纸样自动生成系统编程,程序优化后的自动生成系统只需输入胸围尺寸就可得到西服版型,初步实现男士西服基本纸样的自动生成.

    亚洲男士西服西服纸样参数化设计自动生成系统

    七巧板原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厉谦强可心彭佳雨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拓宽服装造型设计的创新思路,通过分析服装廓型的基本形式,将服装轮廓线进行直线化处理并解构为几何图形,确定控制部位和设计部位,寻找边长与控制部位尺寸相匹配的七巧板图块,对服装主结构定位成形;然后设置服装前中心线或侧缝线为对称轴,设计部位依据主结构图块与服装廓型解构后的几何图形,进行七巧板图块自创组形,从而实现服装的不同廓型;最后通过白坯布实验和成衣制作对该原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运用七巧板的组合性和互动性,可实现不同形态的服装造型并满足人体基本功能,尤其在时尚前卫的宽松形和创意型服装设计中更具有借鉴意义.

    七巧板几何图形定位成形见影排形自创组形服装造型

    柔性康复手套设计与工效性评价

    沈津竹赵晓露张帆俞青...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柔性康复手套的舒适性、加速病情康复,对康复手套使用舒适性进行了临床调查,确定了影响柔性康复手套使用舒适性的4个设计要素:功能要素、面料要素、结构要素和视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以某公司研发的三款软体手指为载体,开发了一款改良型康复手套.然后对该手套进行了客观手指弯曲力度、面料与皮肤间摩擦因数、面料透气透湿性等性能测试,以及手套面料接触舒适性和结构工效性2项主观性评价实验.结果 表明:该康复手套的合适工作气压为40~120 kPa;在手套充压40 kPa时,拇指所受最大压力为2.94 N、小手指所受最大压力为1.77 N、其他手指所受最大压力为1.96 N,具有初步的康复效果;面料接触舒适性评分为6.63分,舒适性良好;手套整体穿戴方便且不影响其正常功能性.

    柔性手指手部康复康复手套工效性评价软体机器人

    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线上线下服装定制模式

    李浩顾力文顾雯刘晓刚...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消费者感知价值对线上线下(O2O)服装定制模式的影响,梳理了目前国内O2O服装定制模式的现状,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构建了O2O服装定制模式下消费者感知价值测量维度,采用各测量维度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收集的589份有效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得知各测量维度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提出了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O2O服装定制模式.结果 表明:该模型拟合度很好,研究假设得到验证;消费者感知价值各测量维度中,消费者感知到的专业能力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最大,而消费者感知到的情感价值对购买意愿影响最小.

    线上线下服装定制消费者感知价值定制模式购买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