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戴汝为 张嗣瀛

季刊

1672-3813

fzkxbjb@qdu.edu.cn

0532-85953597

266071

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杂志社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Journal 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杂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办刊方针。秉承科教兴国方针,努力研究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努力用现代化科学理论指导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深入展开。杂志对于不同领域中系统复杂性的贡献不加以人为的拘束,文中复杂性的含义指的是作者所从事的学科中所确定的含义,并不强求为大家所认可;并希望简短地阐述复杂系统性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到目前所起到的影响,以讨论本领域内的发展能否为其它领域所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边内部结构对无标度超网络鲁棒性的影响

    周斌马福祥高淑洁马秀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现有超网络鲁棒性的研究中并未考虑超边内部结构对超网络鲁棒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能描述超边内部结构与超网络鲁棒性关系的容量-负载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获得了超边内节点在优先连接、随机连接、全连接3种方式下,k均匀无标度超网络的鲁棒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无标度超网络的鲁棒性与其超边内节点的连接方式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超边内节点的规模k以及超边内部普通边的数量mk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超边内部结构对无标度超网络整体的鲁棒性有较大的影响.

    无标度超网络超边内部结构容量-负载模型级联故障鲁棒性

    基于社团结构的抑制校园新冠传播研究

    高天许小可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密集场所,如果校园内出现新冠病例往往有大面积传染的风险,还可能成为家庭传播的重要来源.为此提出了基于班级减少接触策略,用于校园疫情防控,该策略可理解为依据班级结构对校园人群进行社团划分后,减少社团间或社团内的人际接触.研究结果表明,在减少同等接触人数或接触时长的前提下,基于社团结构的有差别减少接触策略可取得更好的疫情防控效果,使得校园人群的感染峰值和致病总人数进一步降低.

    COVID-19疾病传播社团结构SEIR模型校园疫情

    高低阶耦合网络的鲁棒性研究

    张成军姚辉雷毅夏登辉...
    17-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理解现实网络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解决复杂网络及其高阶网络面临的级联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高低阶耦合网络模型,该模型用于描述复杂网络(低阶网络)及其高阶组织(高阶网络)之间的相互依赖.通过对高低阶耦合网络进行随机攻击来分析其脆弱性.研究表明,与单独的低阶网络相比,高低阶耦合网络在面对随机攻击时表现出更高的脆弱性.这一结果强调了在设计和管理复杂网络系统时考虑高低阶网络相互依赖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防止级联故障时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相互依赖结构的脆弱性.

    高阶网络相互依赖网络级联失效鲁棒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迁移及其演化

    马佳骏勾文沙李小萌史毅...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迁移特征及演化,在复杂系统科学的视角下,基于1960-2020年的人口迁移数据构造网络,通过抽取骨干网、社团划分、应用PageRank重要性评价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域国家的人口流入流出逐步趋于平衡,开放程度逐年上升;迁移过程普遍具有"抱团性"和"聚集性"特征;该区域大部分国家在世界移民网络中的影响力处于领先位置.此研究为各国的人口政策提供了证据和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人口迁移社团划分抱团性

    网络舆情中基于心理暗示的温和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刘与同陈曦
    30-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网络舆论环境中信息茧房效应的消极影响,考虑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将个体对引导观点的接受程度,提出基于心理暗示的温和观点引导策略,并构建了基于心理暗示的温和引导策略模型.通过实验分析了引导强度与引导比例的影响,研究了引导策略对舆论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在多个网络下验证了引导策略的稳定性,最后与传统度引导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温和引导在引导效果具有优越性,尤其是能在中长期对群体舆论进行持续影响.

    观点演化线上舆情温和舆论引导心理暗示

    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多信息交互传播机制研究

    王筱莉张静陈淑琴钱梦迪...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社交网络中同一舆情事件多信息的交互式传播机制,将多种信息之间的互动分为合作、独立和竞争三种类型,依据多种信息传播的交互情况构建信息传播模型.研究发现信息属性、信息相互作用因子和网络拓扑结构对舆情多信息传播具有不同影响,且多信息交互传播时不同个体状态变化特征不同.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学者更好地理解社交网络中舆情多信息交互传播机制,为舆情信息的最大化传播或控制信息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多信息社交网络相互作用交互传播

    基于TOPSIS的配电网结构优化及关键节点线路识别

    林思宇文娟屈星肖乾康...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较优的配电网拓扑结构并识别网络关键节点和线路,提出一种综合多属性的配电网结构优化和关键节点线路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支路交换法获取多个配电网拓扑图,然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造抗毁性指标,接着采用改进的TOPSIS法找出最优网络,最后构造重要性指标识别关键节点和线路.以IEEE33和PG&E69节点系统为例,对网络做随机攻击,验证优化后的配电网具有更强的抗攻击能力;对配电网采取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结果表明,在蓄意攻击中,网络的各项指标下降更加显著,证明本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关键节点和线路.

    TOPSIS法支路交换法复杂网络结构优化关键节点线路

    具有CDS的动态多层网络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汤淼范宏
    55-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次贷危机表明CDS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有很大影响,但CDS如何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还未明.因此,构建了一个具有CDS交互作用的动态多层银行网络模型,研究两种经济环境下的CDS对银行系统的双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平稳时期,CDS有风险吸收作用,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经济波动时期,银行因CDS释放的超额风险资产会转变为新的系统性风险;CDS的规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呈负相关关系,且规模存在临界值.

    信用违约互换(CDS)系统性风险银企间信用风险风险转移

    基于SAOM模型的主体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

    李长升索琪王梓豪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主体协同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基于电子信息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构建网络,揭示网络演化特征,并构建随机行动者模型识别网络演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关系随时间演化呈前期上升、后期平稳之势,网络规模趋于稳定,节点间联系愈加紧密.网络演化受到网络结构特征、创新主体特征以及邻近性机制的共同影响;其中,合作广度与地理邻近性的影响最大.

    创新网络随机行动者模型动态演化机制电子信息产业

    基于复杂网络的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研究

    戴剑勇甘美艳张美荣毛佳志...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管道安全监控与维护,探究天然气管道网络最优风险传播路径.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应用熵权—TOPSIS法对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其次,构建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定义网络节点失效率和脆弱度,得到蓄意破坏与随机破坏策略下节点的风险传播度和风险最优传播路径.最后,以上海市天然气管道网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级联风险情况下的蓄意破坏传播风险度总和大于随机破坏,为管道拓扑优化与维护提供依据.

    复杂网络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路径蓄意破坏随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