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曹方

月刊

1671-9719

gjlt@vip.163.com

0771-531814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教育路3号

高教论坛/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教育类刊物。以高教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学术性论文为主,着重发表高教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密切结合高教战线各个时期重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影响研究

    孟旭涂佳婕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以期为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提供更深入的视角.本文通过对207名厦门大学大学生问卷调研的分析,发现家庭组成结构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然而,父母与社会外界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和父母的家庭关怀程度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且母亲的人际关系情况更容易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造成影响,而父亲的家庭关怀程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比母亲更大,这表明家庭环境在塑造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生人际关系家庭因素困扰家庭关怀

    广西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探析——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贺莉萍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分析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政策背景、现实基础、历史机遇,并从强化产教联合体顶层设计、建立实体化运作的组织机构、研制联合体产教对接谱系图、搭建产教融合数字化平台、推进联合体项目化运作等方面探析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路径,以期为加快建设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参考.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市域产教联合体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融"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及其发展优化路径

    黄民燕史小平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简称"三融")策略,为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当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道路上仍面临多重挑战,如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尚待完善、产教融合深度不足、课程改革职业特色不鲜明以及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数量均存在短板.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路径来解决,具体包括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以完善普职融通体系、通过法律保障和平台支撑强化产教融合机制、优化课程开发设计以助力科教深度融汇以及优化职业教育教师素质为"三融"优化提供人才保障.

    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共同体支持下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探索——以南宁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卢锦珍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值得关注,而共同体的支持对此有重要意义.聚焦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共同体构建,可以从观念引导、制度推动、专家引领和实践探路几种思路着手,着重发展各类师生、生生多元共同体,以学业任务推进、一线教研实践、多元合作交流、学科互补互学等多元协同促进创新.在共同体支持下,南宁师范大学开展的各类致力于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共同体

    "问题·主题·课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论"课程为例

    谭天美吴佳颖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课教学从现成理论出发,游离于其产生与发展的实践,造成"教学法的颠倒",不符合知识产生的规律."问题·主题·课题"探究教学模式通过采取"知识怎么得来便怎么教学"的做法,力图扭转当前教学问题意识不强、教学主题缺乏聚焦、实践课题研究不深的困境."问题·主题·课题"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为逻辑起点,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通过模拟和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以求达到对学科"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高级认知.

    大学探究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论

    高校博物馆功能发挥面临的问题及优化

    徐瑶希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及"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博物馆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博物馆由于位处校内并由高校直接管理,功能定位应以校内学科教育和文化建设为主,同时兼顾向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在定位上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博物馆,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但是多数高校博物馆与学科教育结合度低,对校园文化影响力不足;展览内容没有突显高校特色性、服务形式难以满足公众需求.建议高校能够深化博物馆的教学属性,通过博物馆与校内各单位开展全面合作,树立专业、多彩、可及的校园文化形象;高校博物馆也应当利用高校优势,提升展览品质及服务质量,从被动地等待观众参观变为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开展教育.

    高校博物馆功能定位社会服务教学

    编好高校思政课教材,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评李学林、陈怡 男、潘尔春等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研究》

    王让新刘美驿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