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赵健杰

双月刊

1673-2375

xb@ciir.edu.cn

010-88561986

100048

中国北京市增光路45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宗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和历史,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建设和改革事业服务。读者对象为全国工会院校师生、工会工作者以及与工运理论和实践有关的党政干部、教学与科研人员。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契约与劳动正义:资本平台劳资关系的解蔽与指引

    史亚博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维护数字劳动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本研究以剖析资本的本质特性入手,阐明数字时代资本平台存在的数字契约矛盾及其异化原理,接着分析我国平台契约关系面临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最后从制度、平台、技术的三重维度提出应对之策.研究认为:数字劳动正义是资本平台劳动权益的契约保证和价值指引.应通过国家公权力强化数字劳动主权,健全劳动权益保障体系,规范资本平台与算法权力,合理分配平台劳资利益,构建以人为本的技术价值观,从而促进数字劳动正义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平台平台从业者劳动关系劳动正义数字签约权

    三维多因视角下的超龄农民工再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江维国钟洁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规模较大的超龄农民工的就业转型问题引发各界关注.促进超龄农民工再就业,合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拓展了勒温模型二维分析框架,从个体、家庭和社会三维视角建构了影响超龄农民工再就业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等方法检验了分析框架.结果表明:分析框架有其合理性;年龄、健康状况等微观因素,家庭经济、家庭关系等中观因素,以及社会保障、社区设施等宏观因素,均对超龄农民工重返职场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应提升超龄农民工个人劳动技能,强化家庭和社会支持,释放内在驱动力、家庭支持力和社会拉动力,合力实现其再就业.

    超龄农民工再就业劳动能力人口老龄化R-OMW分析框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稿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