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与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与建设
工程与建设

陈东明

双月刊

1673-5781

gcyjs06@163.com

0551-2903953 2903832

230009

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125信箱

工程与建设/Journ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等各个专业,竭诚为工程建设界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服务。本刊属大土木类专业技术期刊,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兼顾理论研究,设有多个专栏,覆盖面宽,专业性强,内容丰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工业固废的碳化固化软弱渣土性能变化研究

    袁校柠李勖晟童立元钱淼...
    97-10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典型工业固废电石渣和高炉矿渣共同碳化固化技术对软弱工程渣土性能的改良,设计了两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化后试样的密度、电阻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明显提升,孔隙液电导率和pH明显下降.通过极差、方差分析,确定了碳化前后各因素对不同性质的影响程度,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预测方程.

    正交试验工业固废碳化固化性能变化工程渣土

    基于正交试验的C6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吴传洋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建设工程对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以及拌合物性能要求,本文首先依据工程设计要求,计算得到初步配合比,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水胶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是如何影响混凝土性能及各因素影响程度,进而优化配合比.结果表明:从坍落扩展度和28 d抗压强度这两项指标来看,均为水胶比产生的影响最大.结合工程所需混凝土设计要求及9组正交试验数据结果,最终选择水胶比为0.28、粉煤灰掺量为10%、砂率为46%的这组.最后对按该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的相关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关键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自密实性能和拌合物工作性能良好,满足工程实际应用要求.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正交试验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乔旭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复杂且多变的建筑环境中,传统混凝土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这为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性能混凝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为现代建筑工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随后深入探索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独特性质和特点,最后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介绍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和具体案例.文章旨在为建筑工程界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特点应用优势现实挑战

    高强混凝土-钢板复合剪力墙试验研究

    张小伟张兵王金泽
    108-110,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有效的抗侧向荷载构件.本文开展了由高强度混凝土墙和预埋钢板组成的组合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在准静力反循环荷载作用下,分别对不同高宽比(1.5、2.7)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RCSW)和钢筋混凝土-钢板剪力墙(RCSPSW)两组墙体试件进行了构造和试验.且对试件的损伤进展、破坏模式和载荷-位移响应进行了研究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RCSPSW体系具有良好的侧向载荷强度和可接受的变形能力,且轴向压缩载荷对RCSW和RCSPSW的延性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建议RCSPSW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轴压比上限为0.5.

    高强混凝土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

    注浆加固微型桩单桩抗压承载性能分析

    温永亮黄大志陈朔陈盟...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注浆加固条件下,确定微型桩的极限承载能力是较为困难的,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且缺乏系统性的计算理论总结.本文对注浆加固条件下微型桩单独承受下压荷载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对一个注浆加固后的微型桩工程案例进行了计算,并对微型桩的极限抗压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性分析.通过研究,提出了在注浆加固的特殊条件下,微型桩极限抗压承载力和极限压缩变形的计算方法,发现微型桩自身的参数、加固体的参数、微型桩与加固体之间的摩阻力、加固体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都会对加固后的微型桩的抗压承载能力造成影响.

    微型桩基础工程注浆加固极限承载力极限变形

    连续刚构桥成桥线形单参数敏感性分析

    卓诗袁帅华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的成桥线形是施工监控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桥梁的结构安全和运营状态极其重要.本文依托于某连续刚构桥工程,基于参数敏感性原理,给出了单参数敏感性的计算方程,归纳了各参数的敏感因子,采用MIDAS Civil建立了单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施工全过程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参数的敏感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成桥线形而言,主梁混凝土容重和预应力为主要敏感参数,温度和弹性模量为次要敏感参数,施工阶段收缩徐变为非敏感参数,长期收缩徐变为主要敏感参数.

    连续刚构桥敏感性分析单参数有限元

    一种多功能低水活动坝底板的应用分析

    王志勇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低水活动坝类型主要有橡胶坝、液压坝和翻板坝等,本文以水阳江低水活动坝工程为实例,对橡胶坝型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指出橡胶坝使用期间先采用混凝土填实,同时在橡胶坝底板上预留液压坝安装基座孔、液压管槽等,可给未来更换液压坝坝体提供条件.分析结果为类似条件的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低水活动坝橡胶坝液压坝条件

    全装配式UHPC-RC箱形组合梁快速化施工方案探讨

    李剑鸾殷亮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装配式UHPC-RC箱形组合梁是一种基于UHPC新材料并采用体外预应力束进行节段拼接的新型组合梁结构,其成桥受力性能与施工方案关系密切.本文以滁州至天长高速公路上跨1×40 m UHPC-RC箱形组合梁人行天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两种少支架施工方案进行建模计算,得出不同施工方案下结构构件的受力特征及材料性能需求;同时结合施工机具、场地及工期等需求,对全装配式UHPC-RC箱形组合梁的四种施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适用的施工方案;最后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先在工厂进行节段桥面板与节段UHPC主梁间的叠合,再把叠合节段运至现场进行纵、横向拼接,该方法可用于全装配式UHPC-RC箱形组合梁的快速化施工.

    全装配式UHPC-RC箱形组合梁UHPC体外预应力束快速化施工

    桥梁顶推施工过程受力分析及关键问题研究

    张慧康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钢桥梁在顶推过程中弯矩大、施工控制困难等问题,以委内瑞拉圣坎高速公路RIO GUAIRE河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对顶推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并针对顶推施工关键工艺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主梁的正负弯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出现正负交替现象,其最大正弯矩发生在顶进长度为128 m处,弯矩值为42 000 kN·m,最大负弯矩发生在136 m处,弯矩值为-41 129 kN·m,略小于正弯矩值,顶进施工中尤其要注意对负弯矩的控制;在分析场地及顶推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施工现场准备、施工机具准备与辅助措施安装、顶推施工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桥梁工程顶推法受力分析施工过程

    不同围岩级别下台阶法施工影响分析

    王勇冯冀蒙姚大闯王鑫...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隧道施工时,较大的变形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为得到不同围岩级别下的台阶长度、开挖进尺及超前支护技术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在上下台阶法施工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Ⅲ~Ⅴ级围岩下不同的台阶长度、开挖进尺以及超前支护技术下初期支护的变形及受力特征,研究得出:对于Ⅲ级围岩,在所研究范围内,台阶长度、开挖进尺及超前支护的变化对隧道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考虑工期要求,最佳开挖进尺为3 m;对于Ⅳ级围岩,超前支护技术对初支作用较小,最佳台阶长度为3D、最佳开挖进尺为2 m;对于V级围岩,台阶长度、开挖进尺和超前支护技术对隧道的稳定性均产生显著影响,在此围岩强度下进行隧道的开挖,有必要施做超前支护,其最佳台阶长度为2D(D为洞跨)、最佳开挖进尺为1 m.研究结论对于采用台阶法施工的大跨度隧道的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围岩强度台阶长度开挖进尺超前支护大跨度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