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与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与建设
工程与建设

陈东明

双月刊

1673-5781

gcyjs06@163.com

0551-2903953 2903832

230009

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125信箱

工程与建设/Journ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等各个专业,竭诚为工程建设界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服务。本刊属大土木类专业技术期刊,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兼顾理论研究,设有多个专栏,覆盖面宽,专业性强,内容丰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公路项目数字化交付的实践与思考

    李晓勇戴玮
    249-25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交付因信息传递、数据流转更顺畅,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公路工程项目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多数案例都处于试点阶段,可供参考的系统解决方案较少.本文在对国内外公路工程及相关行业数字化交付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个实际项目为案例,研究高速公路项目数字化交付的典型应用场景和主要内容等,探索高速公路项目数字化交付实施的路径,可为高速公路项目应用数字化交付理念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速公路数字化交付数字工程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隧道围岩分级研究进展

    阳标付贵海张胜
    252-253,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岩分级一直以来都是隧道工程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为研究现阶段隧道围岩分级,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1-2022年发表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上的有关隧道围岩分级研究的189条文献进行发文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分析,得出隧道围岩分级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与隧道围岩分级方法相关的建议,为未来隧道围岩分级的研究提供参考.

    隧道围岩分级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研究进展

    淮河六坊堤段河道演变分析

    汪然王欣
    254-257,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1971年以来的水文气象变化、人工采砂、河道疏浚等因素对淮河河道的影响情况,选取淮河干流六坊堤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51-2020年相关水文站点的实测水文资料,结合淮河干流六坊堤段河道1971-2020年间7个典型年份的实测断面资料,使用深泓分析、断面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河道的平面形态等情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该段河道演变.经分析,1971年以来,从河道平面形态看,淮河干流六坊堤段平面河势总体相对稳定;从河道沿程变化看,河道深泓随时间推移降低,断面呈冲刷扩大态势;从年份分布均匀程度看,1979-2005年为近年来河道断面变化最剧烈的年份段,其他年份相对变化平缓;南北汊两条分汊河道相对比,南汊比北汊变化更为明显.

    河道演变淮河深泓断面套汇

    平潭防洪防潮工程金井湾如意湖水闸工程不均匀沉降成因机理研究

    黄新霖
    258-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软土地基的基本特性以及分析地基处理的差异性等技术手段入手,分析了平潭防洪防潮工程中的金井湾如意湖水闸工程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成因机理及其对使用功能的影响,提出了处理措施和建议.

    如意湖水闸相邻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水平位移成因处理措施

    版权声明

    《工程与建设》杂志社
    259页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对策研究

    李博
    26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城市洪涝、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成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和作用进行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挑战措施

    模块化混凝土止水坎台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闫威
    264-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场施工过程中,传统止水坎台由于二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楼板与止水坎台间存在施工缝,易造成渗水问题,存在质量隐患.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模块化混凝土止水坎台施工技术,通过借助BIM技术进行精细化施工,将预制的混凝土止水坎台在楼板钢筋绑扎后定位安装,再通过现浇混凝土与楼板形成整体.模块化混凝土止水坎台施工方式,简化了现场止水坎台湿作业施工工序,有效增加了结构刚性防水能力.

    止水坎台防水抗渗预制构件

    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路基土三轴力学特性研究

    段先宝
    26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纤维对水泥处理路基土脆性破坏的改善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处理过的路基土试样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聚丙烯纤维含量分别为0%、2%、4%、6%和10%.结果表明:路基土试样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围压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其脆性指数逐渐减小.随着围压的增加,与0%的路基土试样相比,6%的路基土试样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的增加幅度分别为24%~29%和85%~120%.脆性指数和破坏角的下降幅度为52%~79%和16%,而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增加了25.9%和7.4%.本研究结果表明,用适量的聚丙烯纤维改性水泥路基土以减轻其脆性破坏是可行的.

    聚丙烯纤维水泥路基土三轴试验

    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李福坤
    270-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或装配式建造技术在我国已推广多年,特别是近几年,各省市加大政策力度,使得项目增量明显.工程实践案例表明,通过发挥集成化、规模化、系统化的原理效力,能够实现提升质量水平、减少资源投入、节能减排,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装配式建筑或建造技术的优势很多,为推进建筑业向工业现代化转型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近十年的多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实践记录,进行回看和总结后,思考未来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现状问题,提出建议措施,仅供参考.

    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建议措施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史峻炎郭晶
    274-275,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滇越铁路滇段沿线铁路站房建筑遗产,探讨了这些建筑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同时分析了它们的保护和利用现状.滇越铁路是连接云南和越南的重要交通线路,其建设历程充满传奇色彩,设计师们在面对山区地形险峻、气候恶劣等挑战时,采用了许多创新的设计和建筑技术.滇越铁路沿线的建筑代表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设计师的创意和技艺.这些建筑既具有实用性,又注重了美观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滇越铁路沿线的建筑遗产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滇越铁路历史价值工业遗产铁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