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塑料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塑料应用
工程塑料应用

王金立

月刊

1001-3539

epa@epa1973.com

0531-85878057

250031

济南市天桥区田庄东路3号

工程塑料应用/Journal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工程用树脂、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加工与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技术改进经验。主要栏目有材料、加工、应用、测试、综术、简讯等,读者对象为从事高分子材料科研、生产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边缘连接结构对飞机座舱盖透明件拉伸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于泽宗芮涵钦郑梦瑶张晓雯...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机座舱盖透明件所用材料以定向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或者两者层合材料为主,而透明件与骨架的连接位置是飞机座舱盖结构中的薄弱区域,该区域作为保障座舱盖透明件密封性和完整性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飞行员飞行安全.评估了单层PMMA和PMMA与PC层合结构透明件在软、硬边缘连接方式下的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为不同边缘结构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梳理了单层有机玻璃透明件和层合结构透明件在轴向拉伸和疲劳测试过程中的断裂破坏、疲劳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并提出可能出现的缺陷对座舱盖透明件拉伸及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合软连接、单层软连接、层合硬连接和单层硬连接结构试样的拉伸断裂应力分别为21.5,17.58,16.55,21.55 MPa,通过升降法得到的这4种连接结构的条件疲劳极限分别为10.15,10.52,8.01,9.77 MPa.综合实际应用中飞机座舱盖透明件轻质化和抗冲击性能要求,优选出层合软连接结构为四种状态下最佳的边缘连接结构.

    层合结构透明件边缘连接飞机座舱盖轴向拉伸疲劳失效

    芳纶纤维增强抗弹复合材料中子辐射屏蔽模拟计算

    张敏虢忠仁辛建平孙宗保...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芳纶纤维增强抗弹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破片防护性能、阻燃性能及低密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装甲车辆防护产品中.提升该复合材料的核防护能力可进一步提高装甲车辆的综合防护能力.基于蒙特卡罗方法,采用MCNP软件建立了芳纶纤维增强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计算模型,分析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能量中子射线的辐射屏蔽能力.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不同成型压力下,对热中子射线的屏蔽能力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随着树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对中子射线的屏蔽能力线性增大,其中对热中子影响最为显著,对快中子屏蔽效果最差;随着厚度的增加,该复合材料对中子屏蔽能力不断增强但趋势不同,其中对慢中子和中能中子屏蔽能力较强且非线性增大,最后趋于平稳,对快中子屏蔽能力较弱但线性增大.另外,通过模拟计算,对穿透中子的能量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芳纶纤维增强抗弹复合材料对慢中子和中能中子具有较高的慢化效应,对快中子的慢化效应较低.

    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模型中子屏蔽树脂含量厚度慢化效应

    硅酸铝增强数字光固化光敏树脂制备及工艺参数优化

    谷明辉龚培双郭小锋李宽...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数字光固化(DLP)3D打印技术制备硅酸铝增强DLP光敏树脂制件,为了优化出最佳的硅酸铝用量和成型工艺,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DLP工艺参数(曝光时间、打印层厚)以及不同硅酸铝用量对制件成型误差及拉伸强度的影响规律,选取合适的参数范围作为响应面法水平值;随后,在Design-Expert 13软件中,采用响应面法构建以打印层厚、曝光时间以及硅酸铝用量为实验变量,以成型误差与拉伸强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最后,将成型误差最小、拉伸强度最大同时作为优化目标,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打印层厚0.04 mm、曝光时间5 s、硅酸铝质量分数2%.按照此参数组合条件,打印成型件最终的成型误差和拉伸强度分别为0.41%和64.3 MPa,与理论预测值接近,优化结果可靠.

    工艺参数优化响应面法光敏树脂硅酸铝成型误差拉伸强度

    双网络水凝胶的构筑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黎贵凤梁家玲郭世锐景占鑫...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网络水凝胶是由两个互穿或半穿三维网络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具备较高的强度与韧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从化学交联、物理-化学交联、物理交联、双网络纳米复合等方面综述了双网络水凝胶的构筑方法、形成机理和性能;在此基础上,从医用敷料、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器和骨修复等方面对双网络水凝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双网络水凝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双网络水凝胶构筑生物医药应用

    MOFs阻燃高分子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单春燕秦舒浩胡智刘琪...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一类独特的无机-有机杂化结构化合物,它是由中心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形成的多孔类化合物,在吸附、药物运输以及阻燃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简要阐述了MOFs的基本结构、分类,综述了MOFs单独作为阻燃剂以及与其他化合物协效阻燃高分子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MOFs阻燃剂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阻燃效果及其阻燃机理,总结了MOFs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最后,展望了MOFs材料在高分子材料中的阻燃应用前景.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阻燃剂阻燃机理协效阻燃无机-有机杂化

    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孙喆陈金黄其忠鲁婷婷...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些年关于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机理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导热性能预测的理论框架模型,介绍了声子导热机制对于提升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性.对比分析Maxwell模型、Bruggenman模型、Every模型等理论模型的特点,阐明了这类模型能为预测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供有效途径.同时探究了影响填充型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因素,梳理了填料类型、填料的形状和尺寸分布、填料用量、界面热阻等因素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目前研究存在的挑战,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聚合物复合材料热导率导热填料导热机理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研究进展及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明越科黄润鹏范英王钊...
    1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统制造工艺面临的技术瓶颈,简述了该类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性总结出"短纤维/热塑性→短纤维/热固性→连续纤维/热塑性→连续纤维/热固性"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发展趋势.通过国内外不同工艺方案的审视对比,凸显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在高性能材料替代利用、减轻工艺复杂性、提升生产灵活性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核心潜力,揭示了这项技术在汽车制造产业链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后续设计应用与创新发展趋势.

    短纤维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汽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