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茶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茶业
广东茶业

陈国本

双月刊

1672-7398

gd_tea@163.com

020-81847624

510230

广州市六二三路沙基东约17号

广东茶业/Journal Guangdong Tea
查看更多>>本刊是介绍茶叶生产与作用的专业性刊物。它的特点是,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及时刊载茶叶技术研究新内容。在学术上开展自由讨论,以促进茶叶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茶叶生产工人的素质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鸡-沼-茶"种养循环模式研究进展

    旦真张立永果洛卓玛马晓兵...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下,传统农村产业转型,绿色生态发展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之一,建设生态茶园是茶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在畜禽养殖发展迅速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农业发展中种植业和养殖业不能得到有效结合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其原理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绿色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以墨脱县达木乡卡布村茶树种植与家禽鸡的养殖为例,阐述此发展模式的技术要点问题,存在问题及建议,以期为"鸡-沼-茶"等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提供参考.

    生态循环种养结合茶树种植

    武夷岩茶水仙初加工技术探讨

    蒋迎春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夷水仙岩茶在闽北乌龙产区占据主流地位,种植面积占全产区的 25%左右.水仙从鲜叶等级可分为正岩水仙、半岩水仙、高山水仙和洲地水仙,因水仙存在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导致茶企加工水仙时比较随意,加工工艺管理粗放,采摘鲜叶不标准,焙火不到位等现象,加工出的成品茶品质不佳.因此有必要对武夷水仙的加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出一套适合推广的各等级水仙的标准化加工工艺.

    武夷岩茶水仙初加工做青焙火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敌百虫的不确定度评定

    杨丽蓉段联勃柯顺川符海霞...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茶叶中敌百虫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过程进行研究,并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对检测过程的不确定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了分析和合成.茶叶中敌百虫含量为 0.0317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 0.0034mg/kg(k=2,P=95%).结果显示,回收率、标准曲线最小二乘法拟合和标准溶液配制及稀释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茶叶敌百虫不确定度

    凌云县茶园管理现状及建议

    卢仁龙胡志宏赵子慷周泳臣...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凌云县茶园管理现状的深入调研,明确了该县主要茶园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分布、水肥管理现状,分析了该县目前在茶园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先采用农业措施、注重保护和利用天敌及应用物理防治等合理化建议.

    凌云县茶园管理调查问题建议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困境及对策

    巫泽慧方燕青肖颖姚楷欣...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根据基层实践经验,大力倡导的一项为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工作制度.自实施以来,先后派遣了大批科技特派员帮扶农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就目前而言,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管理效率低、供需不对等、长效机制不完善的困境.本文选取粤东、粤北等地开展实践考察,深入剖析潮州市、河源市、清远市、梅州市的典型经验做法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围绕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资金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助推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和发展.

    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分析

    洪东帆曾宇浩卢玉珍曾秋芳...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优势,并深入探讨了其对乡村振兴起到的正向作用以及潜在风险,同时提出相应风险对策,旨在从多角度分析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从而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及发展空间.

    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影响力

    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推广策略——以英德市为例

    骆家宝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茶文化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其营销内容和推广手段的整合效果不尽人意.随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旅游营销推广中的应用和研究日渐丰富,茶文化旅游可借助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其应用模型,整合多种营销手段,提高整体茶文化旅游的营销推广效果.本文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结合英德市茶文化旅游的实际情况,以探索当地茶文化旅游的整合营销推广策略为例,为其他茶区的营销推广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英德市茶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营销策略

    从两份清代告示中寻找笔架茶的历史足迹

    穆小婷陆世忠林建勇江丽冰...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架茶是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的特色农产品,被誉为清新八大山茶之一,因其具有明显的解暑、化痰、生津等功效,广受当地饮茶爱好者的青睐.笔架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已颇有盛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愈加重视以及笔架茶价值的不断挖掘,笔架茶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为进一步挖掘笔架茶历史文化,笔者在清新区太和镇坑口村委会旁发现的两块清代光绪年间和宣统年间的《告示》碑中探寻了有关茶的内容,发现了碑文中有陈述在笔架山附近发生的偷盗茶笋竹木的事件,这或许是对笔架茶的最早的实物记载,或可成为窥探笔架茶历史发展的见证.文章结合碑文与史料记载,对碑中内容进行了探究考证,为探寻清远笔架茶历史文化和笔架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清代告示笔架茶历史

    论儒家思想在茶诗作品中的体现

    林凌郑慕蓉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核心,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伦理思想,"中和"思想皆深深地影响了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文人与茶结缘,茶诗成为文人思想的表现媒介,文人寄情于茶,以茶会友,以茶寓理,儒家思想的治世观、伦理观、中和观等也就自然在茶诗作品中流露出来.本文旨在从众多茶诗作品中挖掘儒家思想,从而探讨儒家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儒家思想文人茶诗

    课程思政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卓敏刘莉莉陈彦峰管俊岭...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挖掘茶文化深刻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并结合G高校的实践,提出创新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教学团队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举措.

    课程思政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