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电力
广东电力

何宏明

月刊

1007-290X

gddl888@sohu.com

020-85125107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水均岗8号

广东电力/Journal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由广东电网公司主管,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广东电力》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和北极星电力电信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电力》着重刊载电力网、供用电和发电厂等有关生产、建设、修造、科学研究的技术成果、经验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电力发展动态。主要读者对象是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决策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市场营销人员等。《广东电力》坚持刊物的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电力、电机工业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备用与现货电能量市场模型衔接机制研究

    崔校瑞邹鹏殷柯奕龙志豪...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货电能量市场与备用市场在市场组织与出清模型上衔接紧密,为研究不同的衔接机制对总发电成本、能量-备用市场价格等市场绩效指标的影响,建立日前电能量-备用联合出清模型,并依据出清次序和机组组合阶段目标函数成本项这2个划分标准来建立4种顺次出清模型.基于IEEE 118节点系统开展仿真,研究分析不同衔接机制下的有关电力市场绩效指标及形成差异的原因,并通过改变系统参数与边界条件,研究不同衔接机制下市场出清的可行域.结果表明,联合出清模式的总发电成本、市场电价等绩效指标更优,可以更好地调用系统灵活资源,同时还具有最大的出清可行区间.能量优先出清同时在机组组合综合考虑备用成本的顺次模式,在总发电成本、市场电价等绩效指标以及出清可行域上仅次于联合出清模式.最后基于仿真及理论分析结果给出了在备用市场建设初期,宜采用"先能量后备用,能量出清结果作为备用市场出清边界条件,机组组合考虑备用成本"的顺次出清模式,以及长期转向联合模式的建设方案.

    电力现货市场备用市场顺次优化联合优化弹性负荷

    高准确度有源补偿分压器的研制

    杨鸽熊博郑嘉龙孙章...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源分压器的高准确度对电子电路采用的元件性能和研究人员设计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提高现有工频电压比例标准的误差精度要求,降低电子电路设计复杂度,提出一种高准确度有源补偿分压器,该分压器大幅降低由有源器件带来的误差和不稳定性.重点阐述有源电容分压器的补偿方法,并对有源补偿性分压器的主分压器、补偿电容分压器以及各部分的测试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该有源电容式分压器整体在工频条件下测量误差小于0.02%,比值差测量不确定度为19×10-6,相位差测量不确定度为18 μrad.

    电容分压器有源分压器补偿电路精密误差测试

    小型化GIS隔板绝缘子电场优化设计

    夏欣倩祝子绚刘琳单婵...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小型化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沿面闪络频发的问题,以交流220 kV GIS隔板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电场设计准则、沿面闪络事故原因分析和电场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提出小型化GIS隔板绝缘子的电场设计中场强控制的关键点.研究发现:①目前GIS绝缘件的电场设计准则没有考虑两因素对沿面绝缘的影响,一是SF6气体中沿面闪络电压比气体间隙击穿电压分散性大,二是特快速瞬态过电压对附着金属微粒盆式绝缘子沿面的绝缘威胁比标准雷电过电压大;②为提高盆式绝缘子的沿面绝缘强度,不仅要优化电场分布使得放电不沿面发展,还要降低微粒积聚区域的电场强度提升沿面的金属微粒容错性;③盆式绝缘子具有较好的金属微粒容错性,更适用于金属微粒较多的开关气室,相比之下,平盘绝缘子更适用于金属微粒相对较少的母线气室;④在沿面电场强度校核中,盆式绝缘子需重点关注绝缘子凹面电场强度最大值,平盘绝缘子则需关注沿面接地端电场强度最大值;⑤在内绝缘校核方面,2种绝缘子均需要关注内嵌电极表面电场强度的控制.

    GIS隔板绝缘子结构优化电场仿真沿面闪络

    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短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研究

    阳林傅鹏丁家宝郝艳捧...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特性试验常采用棒-棒、棒-板电极作为试验电极,目前棒电极直径、棒端部形状对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尚不清晰.为此,用直径2 cm、1 cm的圆棒和直径1cm的尖棒搭建棒-棒、棒-板电极,开展5~40 cm短空气间隙下的交流击穿试验,研究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范围内,空气间隙距离5~20 cm时,各棒-棒或棒-板电极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相对偏差在5.93%~33%之间,随着空气间隙距离增大,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棒-棒、棒-板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逐渐减弱;空气间隙距离大于20 cm时,各棒-棒或棒-板电极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相对偏差均小于5%.研究认为,空气间隙距离超过20cm时,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棒-棒、棒-板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无影响.

    空气间隙棒-棒电极棒-板电极交流击穿电压电极形状电极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