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电力
广东电力

何宏明

月刊

1007-290X

gddl888@sohu.com

020-85125107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水均岗8号

广东电力/Journal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由广东电网公司主管,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广东电力》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和北极星电力电信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电力》着重刊载电力网、供用电和发电厂等有关生产、建设、修造、科学研究的技术成果、经验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电力发展动态。主要读者对象是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决策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市场营销人员等。《广东电力》坚持刊物的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电力、电机工业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绝缘状态检测研究进展

    姚创段明辉张贺魏菊芳...
    8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化/去极化电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绝缘检测方法,目前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等的状态检测中,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为了获得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在介绍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原理的基础上,从检测系统、绝缘等效电路辨识、绝缘老化和受潮状态检测3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检测系统基本能满足实际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要求;只要能选择合适的变量初始解,将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与合适的最优化算法相结合,通常能使绝缘等效电路辨识时的目标函数收敛于最优解,但如何自适应确定最佳支路数量和各支路参数的初值是后续需要研究的课题;根据极化/去极化电流特征量可定性、定量评估绝缘老化和受潮程度,但需要进一步核对、提升所得评估公式的通用性;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结果受众多因素影响,实际测量时需要注意抑制干扰,同时对相关测量参数要考虑标准化以增加其实用性.

    绝缘材料极化/去极化电流状态评估老化受潮影响因素

    姿态传感与神经网络融合的验电行为检测方法

    罕天玺杨锐良李正志杨迎春...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网作业中,对作业人员是否执行了验电操作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防止因疏漏或故意等原因造成未按规定验电的违章行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和多个加速度传感器融合的验电行为检测方法.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施工人员手臂和验电杆处的加速度、角速度、姿态角等数据,经特征提取后,由BP神经网络对验电操作中的抽出验电头、收回验电头、进行验电、携带验电杆行走、携带验电杆上下攀爬5种关键动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5种验电操作中关键动作的分类准确率达97.4%,优于已有研究中常见的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K邻近算法等识别方法,能够满足验电行为检测要求,同时可与基于视觉的验电行为检测互为补充,在更为复杂多样的电网作业场景中实现对未验电违章行为的检测.

    电网作业违章检测加速度传感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的海底电缆外部扰动监测方法

    廖雁群李迪李磊张浩然...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底电缆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电网的重要纽带,锚击、渔网拖曳等外力破坏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威胁.为监测海底电缆外部扰动,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技术,设计外差相干型的扰动监测装置,采用正交解调和移动方差平均法识别和定位扰动信号,并进行试验验证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取传感光纤中的背向散射光幅值与相位信息;外部扰动造成的相位变化,会引起幅值波动与相位跳变;采用移动方差平均算法提取幅值波动区,可实现外部扰动定位;基于扰动点相位信息,可反演得到扰动时域波形.外差相干型探测技术可用于海底电缆外部扰动监测.

    海底电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技术正交解调振动

    热老化加速下高压套管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预测

    罗汉武曹阳王坤涵粱佳宇...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老化易导致玻璃纤维/聚醚酰亚胺(glass fiber polyetherimide,GF/PEI)电缆套管失效,因此研究GF/PEI复合材料热老化加速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对提高电缆套管可靠性至关重要.首先,对GF/PEI复合板进行85~145 ℃范围内不同温度的热时效处理;然后,对不同热老化温度下的样品进行拉伸试验,测试其抗拉强度,分析不同热老化作用下材料色差变化规律;最后,基于抗拉强度和色差的回归分析结果,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建立色差和抗拉强度之间映射模型,实现抗拉强度预测.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老化作用温度逐渐上升,GF/PEI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逐渐下降,而色差总体上保持增长趋势,且两者呈现显著相关性.建模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方法,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表征色差和抗拉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且预测GF/PEI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误差更小.

    玻璃纤维/聚醚酰亚胺热老化支持向量回归强度预测

    电、热、力仿真研究平滑铝护套高压XLPE电缆缓冲层设计

    郝艳捧陈林昊张鹏田万兴...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滑铝护套电缆可有效规避皱纹铝护套电缆缓冲层缺陷,但目前国内对其缓冲层结构设计最优参数尚不明确.通过对绝缘膨胀进行计算、试验验证及公式修正,研究平滑铝护套电缆绝缘膨胀及间隙设计;建立平滑铝护套电缆仿真模型,分析有无空气间隙对电场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缓冲层厚度对平滑铝护套电缆温度、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平滑铝护套电缆简化结构四点弯曲仿真模型,研究在重力作用下其机械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综合重力、绝缘膨胀等因素,220 kV 1 200 mm2平滑铝护套电缆缓冲层和铝套之间的负间隙大小建议设计为1.3~1.6 mm.在平滑铝护套电缆缓冲层设计时,应在满足绝缘热膨胀的同时尽可能减薄缓冲层的厚度,提高电缆载流量,避免铝护套承受过大的热应力.

    平滑铝护套高压XLPE电缆缓冲层设计仿真计算机械应力

    激光扫描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监测中的应用

    程其云王流火黄伟杰孙强...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输电线路在建设过程中的受力及反复热胀冷缩,导致导线弧垂发生变化,会与设计值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特殊工况下监测线路弧垂至关重要.为此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研究区域输电线路的点云数据与三维地理空间信息,构建输电线路三维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提取线路空间坐标,计算输电线路对地或跨越物的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实现输电线路的弧垂、空间的精确测量,测量精度可达0.001 m,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及安全管控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三维激光扫描悬链线弧垂监测激光点云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