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广东工业大学

陈新

季刊

1007-7162

xbzrb@gdut.edu.cn

020-37626139

510090

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东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前身为《广东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现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及国内多家文摘期刊的源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加入《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机械、材料、电气、电子、自动化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资源、建筑、基础学科及有关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并选登具有新见解的学术争鸣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吸附/吸收式空气取水技术研究进展

    李清慧潘晓春佐晓波王黛瑶...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附/吸收式空气取水技术操作简易、取水能耗低,是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吸附/吸收式空气取水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介绍了吸附/吸收式空气取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材料类别,总结了吸附/吸收设备的材料放置结构、设备运行方式和应用场景.吸附/吸收材料包括传统的多孔结构材料、吸湿盐和新型有机空气取水材料.目前,各类研究已在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拓宽材料应用范围以及减少吸水-释水所需能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吸附/吸收材料仍存在机械性能较差和无法型材化等问题,亟待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吸附/吸收设备中的材料可通过平铺放置、中心轴放置、褶皱放置等多种结构形式进行空气取水应用,设备可采用一天一循环或一天多循环的模式运行.除了直接收集液态水以外,吸附/吸收式空气取水设备还可用于培育生态农场,为缓解地区淡水资源匮乏和食物短缺等问题提供了思路.

    高分子聚合物空气取水吸附吸收太阳能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的工程应用进展与评述

    梁仕华谢运鹏邓尤术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的土体胶结固化技术是21世纪以来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MICP技术的加固机理,从MICP加固效果和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对MICP技术工程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结果表明:MICP固化后的场地强度呈现出不均匀性明显、碳酸钙含量分布随深度递减的趋势;沙漠环境中,原位提取的菌种诱导生成的碳酸钙覆膜较传统的巴氏芽孢杆菌,具有更好的强度表现和稳定性;新型MICP技术应用(如微生物水泥、微生物砖)在强度、耐久性上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注入新的活力.基于MICP技术碳酸钙沉淀特质的影响因素,现场尺度下如何提高碳酸钙分布的均匀性以及在季节性变化下的碳酸钙骨架的耐久性、不同环境下的固化效率改进方案应该成为日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效果影响因素工程应用

    水泥固化滨海软土动力特性研究进展与评述

    冯德銮黎森宇梁仕华
    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是滨海软土地基处理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充分掌握水泥固化滨海软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态演化规律,是确保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在密集地铁线网和持续波浪作用所产生的动力荷载下维持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水泥固化滨海软土的动力特性和本构模型进行综述,系统归纳和分析水泥固化滨海软土的动力试验类型、动力特性指标、动力本构模型以及动力特性优化方法,讨论当前水泥固化滨海软土动力特性研究的不足,探讨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建议,为水泥土动力特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和思路.

    土动力学水泥固化土动力荷载动强度动力特性

    桩撑式支护基坑通用弹性地基梁分析法

    史宏彦涂彬鸿杨德森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弹性地基梁法常用于模拟分析桩撑(锚)式支护基坑在开挖、设撑等施工工况中变形和受力的变化.目前利用该方法对某工况基坑分析时,首先要将整个支护桩在支撑处划分为若干个桩段,然后利用相邻桩段交界处的位移连续条件和受力平衡条件,推导出相应的待定参数方程,之后再利用求出的待定参数分析支护体系(基坑)的变形和受力.由于不同施工工况对应的支撑数和桩段数不同,因此该方法必须根据不同工况重新推导各自的参数方程,从而导致计算过程繁杂,难以形成通用计算公式和方法,也不易编程等问题.通过将支撑与桩段归纳为3种基本连接形式(即支撑分别相连于桩顶、相邻两桩段之间和坑底),本文建立了相邻两个桩段间待定参数的递推公式,进而推导出了适用于内支撑和锚索支撑形式、任意支撑道数、开挖或设撑工况的通用待定参数方程.该方程仅含4个参数,远少于现有方法且易于求解.文中算例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深基坑桩撑(锚)式支护体系弹性地基梁法施工过程变形和受力通用分析方法

    高模量改性沥青的零剪切黏度研究

    尹应梅区芷欣汤良麒孙晓龙...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零剪切黏度(Zero-shear Viscosity,ZSV)是表征沥青抵抗永久变形能力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为明确不同测试方法及计算模型对高模量改性沥青的ZSV计算值的影响及适用性,以推广高模量改性剂在道路工程的应用,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基质沥青(Base Asphalt,BA)和含不同质量分数改性剂的高模量改性沥青(K1-HMB)进行60℃频率扫描试验和60℃稳态流动试验,并采用Cross流变模型及Carreau流变模型分别拟合沥青的ZSV,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ZSV与软化点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BA及K1-HMB属于伪塑性流体,在加载频率作用下均呈现剪切变稀的特征;含0.6%改性剂的K1-HMB具有最高的弹性恢复能力,K1-HM改性剂的建议质量分数为0.4%~0.6%;60℃频率扫描试验结合Cross模型计算的ZSV拟合值具有最高的可信度,可作为高模量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道路工程高模量改性沥青高温性能零剪切黏度

    硅灰对高炉镍铁渣粉水泥土性能影响机制研究

    刘耿浩陆中宇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炉镍铁渣粉是一种前期火山灰活性较低的绿色可持续新型建筑材料.本文探讨了外掺硅灰对高炉镍铁渣粉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高炉镍铁渣粉和硅灰替代率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揭示硅灰对高炉镍铁渣粉水泥土性能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高炉镍铁渣粉水泥土的强度随硅灰掺量的增加而提升,归因于硅灰促进水泥水化反应以及硅灰发生二次火山灰反应生成C-S-H凝胶包裹土颗粒表面,未发生水化反应的颗粒减少,凝胶将土壤颗粒、高炉镍铁渣粉颗粒和小硅球等共同构建"网络状"空间骨架填充在大土壤颗粒之间,进一步提升了水泥土的密实性与强度,硅灰的最佳掺量为10%.硅灰掺量高会消耗大量Ca(OH)2,影响硅灰发生二次火山灰反应,特别是掺量增加至30%时,水泥土强度降低3.6%.

    高炉镍铁渣粉硅灰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机制微观分析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

    殷丹丽凌捷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无法解决的伪装及实时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将Android实体及关系建模为异构信息网络中的节点和边,设计了元结构注意力网络表示学习模型和增量学习模型.首先使用元结构注意力网络表示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集节点嵌入,将节点嵌入及标签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再采用增量表示学习模型学习测试集节点嵌入,使用top-k算法寻找邻居节点进行聚合,将待检测节点输入到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中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 值为97.5%,准确率为96.7%,平均检测时间3.7 ms.与现有方法相比,值和准确率更高,平均检测时间更短,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应对F1 F1 Android恶意程序伪装,可以用于实时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

    安卓恶意程序检测异构信息网络元结构深度神经网络

    基于蓝图可分离残差蒸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熊荣盛王帮海杨夏宁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准卷积的单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性能受限于堆叠网络层的冗余性,算法难以实施,特征提取层单一的残差结构也无法高效地利用卷积得到的特征信息.为改善上述问题,本文改进残差蒸馏结构,提出残差蒸馏复用模块,以减少残差蒸馏过程中图像高频信息的损失;此外,将基础残差块替换为蓝图可分离卷积,解耦特征图的空间相关性,以降低高相关性特征的权重,提高卷积的效率,降低参数量.为验证算法的性能,在Set5等标准数据集中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模型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和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相比于基于残差蒸馏网络的轻量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分别有0.06~0.25 dB与0.004~0.012的提升.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残差蒸馏蓝图可分离卷积特征融合

    基于局部正交特征融合的小样本图像分类

    涂泽良程良伦黄国恒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基于度量学习的小样本图像分类方法中难以充分提取重要特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正交特征融合的小样本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特征提取网络同时提取局部细节丰富的浅层特征和语义化强的深层特征;然后,通过一个通道注意力模块和一个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模块分别在浅层特征的通道维度和空间尺度上进行特征增强,以生成更显著且包含更多尺度信息的局部特征.最后,通过一个局部正交特征融合模块对得到的多尺度局部特征和初始深层语义特征进行局部正交特征提取和注意力融合,以充分利用图像的局部和全局特征信息,生成更能代表目标类别的特征表示.在miniImageNet、tieredImageNet和CUB-200-2011三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分类效果,在5way-5shot任务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1.69%、85.36%和89.78%,与baseline模型相比,分类准确率分别提升5.23%、3.19%和5.99%.

    图像分类小样本学习多尺度特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

    基于时序对齐的风格控制语音合成算法

    郭傲许柏炎蔡瑞初郝志峰...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音合成风格控制的目标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对应富有表现力的音频输出.基于Transformer的风格控制语音合成算法能在保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了合成速度,但仍存在不足:第一,在风格参考音频和文本长度差异大的情况下,存在合成音频部分风格缺失的问题;第二,基于普通注意力的解码过程容易出现复读、漏读以及跳读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对齐的风格控制语音合成算法(Temporal Alignment Text-to-Speech,TATTS)分别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有效利用时序信息.在编码过程中,TATTS提出了时序对齐的交叉注意力模块联合训练风格音频与文本表示,解决了不等长音频文本的对齐问题;在解码过程中,TATTS考虑了音频时序单调性,在Transformer解码器中引入了逐步单调的多头注意力机制,解决了合成音频中出现的错读问题.与基准模型相比,TATTS在LJSpeech和VCTK数据集上音频结果自然度分别提升了3.8%和4.8%,在VCTK数据集上风格相似度提升了10%,验证了该语音合成算法的有效性,并且体现出风格控制与迁移能力.

    语音合成时序对齐风格控制Transformer风格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