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建筑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建筑教育
重庆大学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高等建筑教育

重庆大学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刘东燕

双月刊

1005-2909

gdjzjy@yahoo.com.cn

023-65112294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高等建筑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3年创刊,于1992年对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兴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思想,对办学方针、体制,对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主张和重要的决策性建议。本刊导向正确,科学精炼,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缘起、挑战与应对

    李春林裴雪晴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跃升的必然选择.在全球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必然要求、提升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国家战略发展的内在需求.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数字治理理念尚未转变、数字治理主体素养欠缺、数字治理技术不够成熟、数字治理制度有待完善等现实挑战.针对此,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应转变理念、培养高等教育数字治理思维,提升素养、培育高素质技术型数字人才,变革技术、推动高等教育数字转型升级,完善数字化制度建设、优化高等教育数字治理布局.通过数字技术为高等教育深度赋能,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数字化治理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数字技术

    "双一流"建设视阈下河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

    张巧月李兴国潘振华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北省正处于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过渡转型期,立足国家"双一流"建设形势和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从重点支持头雁大学建设、在特色发展中寻求突破、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三个方面为河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破局之策,从"两保障、两提升"方面给出解题之法."两保障"中经费保障包括充足的经费总量和提升筹资水平,人才保障立足于选拔卓越的大学校长、引进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和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两提升"中内涵建设包括回归学术、回归教学、回归特色三个方面,大学声誉建设包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河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助力河北省教育强省建设.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双一流"河北

    高校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中的信息技术伦理教育探析

    陈雯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建筑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推进,建筑业从业者需以更高的信息素养参与智能建造实践,并积极构建和维护建筑业良好的伦理道德秩序.文章分析高校在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中开展信息技术伦理教育的意义,包括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伦理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提升学生解决智能建造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应对全球化语境下的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等;提出高校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中的信息技术伦理教育,需要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并依据融合性与层次性的平衡、跨域性与教育性的平衡、适切性与灵活性的平衡等原则,妥善整合设计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与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终生所需能力;探索对高校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中的信息技术伦理教学进行系统化的方案设计,包括明确信息技术伦理教学目标、构建信息技术伦理教学内容、实施信息技术伦理深度学习策略、提升智能建造师资的信息技术伦理教学水平等.

    智能建造信息技术伦理新工科课程思政

    双创理念下建筑实践教育的工作室模式研究

    朱斯坦贺建新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本科建筑学专业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而轻视创新创业、人际交往和管理等综合能力培养.基于该现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从当下建筑学学生能力与行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和职业规划多元化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出发,提出了双创型工作室建筑实践教育模式.该模式以专业实践教育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模块,以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保障,以培养"专业实践型+"多元化建筑人才为目标,以期推动高校建筑学科实践培养体系改革,提升建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建筑师业务实践创新创业双创型工作室建筑实践教育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与示范

    陈金华沈雪莲谭力秦子雄...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空调冷热源系统、大型通风空调系统等成本高、危险性高、周期长的实验内容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共建设了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热水供暖系统三个综合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实验建设紧密围绕建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展开,坚持"能实不虚、虚实互补"原则,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综合型工科人才为目标.实验内容设置综合性的多工况虚拟实验、事故工况实验和科研创新实验,支撑了完整的实验教学过程,并建立了双向评价体系.实验采用Web端在线实验形式,提高实验的便捷性和共享性.2020-2021年,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除服务本校本科实验教学外,向4个高校超300名学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获得校内外较高评价,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社会效益.

    本科教学建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验室共管机制完善

    纪伦谭忆秋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一流"高校建设体系中,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作为关键要素举足轻重,分析二者一致性和互补性,结合传统的"共管"理念,构建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验室师生共管机制,在提升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实现学生培养目标,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创新氛围,克服以往简单共管模式,为"双一流"高校建设和学生总体能力培养提供保证.文章分析了"共管"的基本理念、经验与可行性;明确了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提出具体应对策略;进行了共管机制的工作分工,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出了建议;对高校实验室共管机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行了说明.从理论体系到实践环节,完整地阐述了高校实验室深入共管机制的实施关键,对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双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共管机制完善

    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跨学科能力培养探索——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贾玲利傅娅赵东平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应对新领域、新行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工科教育.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实现跨学科创新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结合西南交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跨学科能力培养在专业配置差异性、课程体系独特性和教学环境局限性等方面的复杂性,论述了该专业跨学科能力培养的途径,包括构建"学生—平台—教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更新教学理念,完善知识架构,细化培养过程,以及建立多重的科学评价方法等,并探讨了该专业跨学科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包括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念、突出学科优势和平台资源、强化关键培养环节等.

    新工科风景园林跨学科人才培养

    道桥专业开放实验平台构建模式探索

    周飞杜静薛金顺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实验教学对磨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探索开放实验平台在地方应用型院校的构建模式,以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道桥实验室为例,从课程及教学管理两方面指出了当前本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开放实验平台的改革措施,包括开发集实验项目选定、在线课程云共享和实验仪器预约于一体的开放实验智能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师生双选末位淘汰体系,完善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评价机制,建立师生全覆盖的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潜质,提高了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为立德树人、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道桥专业开放实验平台实验教学课程评价机制

    以问题为导向的工科设计类课程线上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以城市设计课程为例

    张益峰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广大高校无法正常线下教学,各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实践.但由于传统工科设计类课程的特殊性,线上教学无法适应其要求.基于此,以南京大学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对其教学任务、目标进行剖析,认为线上教学存在基地现场调研难、线上教学深化难(方案信息损失大、师生线上交流浅)、线上答辩误差大等问题.继而提出"云"调研的创新(线上"云"选题、线上"云"调研)、线上教学的改革("VR"技术的运用、线上交流的优化)、线上答辩的纠偏等系统化改革创新思路,为未来设计类课程线上线下融合和线上教学改革深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设计类课程城市设计线上教学改革与创新

    智能建造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李庆涛袁广林张营营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建造是以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面向国家建设需求的新工科发展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作为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仍是智能建造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目前国内高校智能建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分析,探讨了现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知识的改革措施,构建了适应智能建造背景下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在智能建造专业中的作用,相关成果可为智能建造专业结构设计教学提供参考.

    智能建造课程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