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气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气象
广东气象

庄旭东

双月刊

1007-6190

gdqxbjb@grmc.gov.cn

020-87672469

510080

广州市福今路6号

广东气象/Journal Guangdong Meteor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季风降雨前后深圳地区地表通量差异分析

    卢超高瑞泉谭明艳杨红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认识夏季西南季风对深圳地区地表通量的影响,采用深圳气象梯度塔的辐射和涡动协方差系统观测资料,研究该地区季风强降水过程中地表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季风降水期间和降水后,深圳地区近地面太阳辐射明显减弱,同时反照率减小.在降水期间,深圳地区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均明显低于降水前和降水后,而且由碳汇转为碳源.

    天气学地表通量西南季风地气交换涡相关系统气象梯度塔深圳

    韶关汛期不同持续时间的降水特征分析

    高翠翠陈浩伟邓月珍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8-2021年韶关8个国家站的逐时降水数据,分析了韶关汛期不同持续时间降水的特征,结果表明:韶关汛期降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9 h,持续2~6 h降水事件的累计降水量较大,随着持续时间的增长,累计降水量逐渐减少,降水频次迅速减小,持续时间大于10 h降水事件的降水强度较大.短时降水事件主要始发于午后到傍晚,降水量峰值出现在14:00-20:00;持续性降水事件主要始发于夜间到清晨,降水量的峰值出现在清晨;不同持续时间的降水事件均较少始发于08:00-12:00,且该时段降水量较少.短时降水午后到傍晚的降水量峰值是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共同作用下形成,清晨的次峰值主要取决于降水频次;持续性降水的降水频次在各个时次相差不大,其降水量日变化主要来自于降水强度的贡献.前汛期(4-6月)持续性降水和短时降水各占一定的比例,持续性降水略多;后汛期(7-9月)以短时降水为主.

    气候学汛期持续性降水韶关

    1972-2022年茂名市"龙舟水"的特征分析

    李晓枫莫梁狄梁露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茂名市所辖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2-2022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茂名市"龙舟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茂名市"龙舟水"的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突显3个降水中心且均位于山脉的南坡或高海拔山峰南麓,并与地形作用密切相关;"龙舟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雨量异常偏多年有8年,异常偏少年有7年,但变化趋势不明显;"龙舟水"年代际变化明显,存在准5年、准12年和准30年的周期变化.当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时,茂名市"龙舟水"将明显偏少;反之则偏多.

    气候学龙舟水时空分布突变检验小波分析茂名市

    两个登陆粤西的相似台风降水成因分析

    肖婷杨怀滨张兰
    15-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相似台风1311号台风"尤特"和2203号台风"暹芭"登陆粤西前后给华南带来了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个台风均与当年最强盛的西南季风结合,强盛的季风通过低空西南急流向台风环流持续不断地输送水汽,使得广东地区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和强烈的水汽辐合;(2)两个台风登陆后产生的次级环流有利于粤西云雾山地区降水的维持和增强,为该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3)强烈的上升运动将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向上层输送,导致对流不稳定层增厚,同时假相当位温平流随高度减弱也使得局地对流不稳定性增强,二者共同导致了广东地区大气不稳定层结长时间维持.

    天气学台风尤特暹芭季风强降水广东

    吴川市暴雨强度公式的推导及评估

    吴宗树陈志权罗舒萌郑华斌...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做好城市排水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采用吴川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80-2021年逐分钟雨量数据资料,利用年最大值法、数值逼近和最小二乘法等,推导吴川市暴雨强度公式,结果表明:湛江市暴雨强度公式理论值与吴川市实际值误差太大,不能达到室外排水规范的要求,而推导的暴雨强度区间参数公式和暴雨强度综合公式精度均符合精度要求,可作为相关部门设计吴川市排水基础设施的相关参考依据,且暴雨强度区间参数公式精度明显优于暴雨强度综合公式.

    气候学暴雨强度公式年最大值法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吴川市

    肇庆四季变化与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

    周华娣彭端郭媚媚林伊文...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做好二十四节气与肇庆气象的相关服务工作,利用肇庆6个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30年资料,基于气温、降雨等气候因子对肇庆进行四季划分,并分析了肇庆二十四节气特征.结果表明:肇庆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日与肇庆平均入春时间最为接近,平均入夏时间接近清明日.除高要外其他地区平均入秋时间与霜降日接近,高要接近立冬日入秋.肇庆各地平均入冬时间接近小寒日、大寒日.肇庆一年中最热在大暑、小暑,最冷在大寒、小寒节气.谷雨节气升温幅度最大,霜降节气降温幅度最大.肇庆高温天气集中在立夏到秋分之间,霜降节气不再出现高温天气.从立春开始肇庆降雨逐渐增加,在清明节气期间有小幅的回落,芒种节气降雨最多,后呈波动下降,霜降节气降雨最少.肇庆初雷日比惊蛰节气早约一个节气时间.清明节气平均降雨日数8.2 d,清明节遇雨概率为53.8%.

    气候学二十四节气四季气候特征气象服务肇庆

    广州白云机场雷暴大风的气候特征和环境参数

    张有洋郭智亮季思含曹正...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5-2021年广州白云机场气象观测报文数据和清远探空站探空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广州白云机场雷暴大风的气候特征及环境参数.结果表明:广州白云机场年平均雷暴大风日数为10.43 d,并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季节分布呈单波峰型,主要分布在3-9月,占雷暴大风日数总数的97.6%.历史风速极大值为42 m/s,大风的风速强度主要在15~19 m/s区间内,雷暴大风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前半夜的时段.影响雷暴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为低压槽和切变线;其次是气旋型、西太副热带高压型和锋面型.最大抬升指数介于-1至-4.5℃;湿对流有效位能中位值介于1 130~1 395 J/kg;850与500 hPa温度差介于21.2~23.7℃;对流抑制能量值介于0.875~69.15 J/kg;0~3 km风矢量差介于0.3~3.1 m/s;湿层厚度介于2 302.3~5 250.5 m,易发生雷暴大风天气.

    气候学雷暴大风物理量环境参数广州白云机场

    东莞一次强对流天气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特征

    冼星河蔡奕萍李婵珠张玮...
    34-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X波段相控阵雷达等资料分析了 2023年4月21日在广州南部和东莞发生的一次混合型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发现:(1)该过程由海上北抬的暖式切变线触发,具有低空暖平流强迫和中等垂直风切变等有利条件,导致冰雹、短时强降水、下击暴流等强对流现象;(2)雷达观测到雨雹混合物具有高基本反射率、低差分反射率、低相关系数等特征;(3)雷达捕捉到普通降雹单体风暴,其CC谷和ZDR柱反映了暖湿气流在前侧抬升到过冷冻层形成大冰晶,在中心附近下降时融化成大雨滴或外包水膜的雨雹混合物;(4)降水的拖曳作用和冰雹融化下降导致了下击暴流的形成,雷达显示了近地层的辐散速度对特征;(5)相控阵雷达能监测到下击暴流形成前雷暴的反射率因子核和风暴顶高度下降等变化特征.

    天气学相控阵雷达冰雹下击暴流短时强降水东莞市

    2000-2021年珠海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酸雨成因分析

    聂会文夏冬孙弦孙磊...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0-2021年东亚酸沉降网(EANET)的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珠海酸雨长期变化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2000-2021年,珠海酸雨污染大致经历了 4个阶段,分别是2000-2003年酸雨改善期、2004-2007年酸雨恶化期、2008-2015年酸雨再次改善期、2016-2021年酸雨反弹期.珠海雨水中主要的致酸阴离子是NO3-和S042-.SO42-/NO3-(质量浓度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起珠海已从硫酸-硝酸混合型酸雨转为硝酸型酸雨.分析珠海酸雨成因,主要在于:①本地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②珠海易受到上游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影响;③珠海雨水中起中和作用的碱性阳离子含量偏低;④2016年之后珠海酸雨出现明显反弹,考虑与臭氧质量浓度增加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有关.

    环境气象大气降水酸雨成因珠海

    "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的科学依据和深化发展

    李明华刘德峰兰红平徐婷...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阐述了深圳市气象局率先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全国推广的"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的科学依据和深化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当前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华南气象灾害特征和超大城市防灾减灾救灾及精细化治理的需求决定了"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的科学性,如提前3 d/1 d的预报准确率更高;"31631"在深圳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韧性城市建设的高需求反推.将精准预报5个1和"31631"有机结合深化发展为"11131631",即:提前1年开展气候预测研判气象灾害风险,提前1月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3 d定量预测过程风雨,提前1 d预报风雨落区和影响时段,提前6 h定位高风险区,提前3 h分区预警,提前1 h发布精细到街道的定量预报,形成"气候风险分析+短期影响预报+短临精细预警"的极端灾害性天气递进式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