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顾明远

双月刊

1672-5905

gdsz@chinajournal.net.cn

010-58807942

100875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内

教师教育研究/Journal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全方位地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读者对象为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工作者,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的各级各类教师,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研修空间中教师知识共享网络策略演化研究

    王莉莉陈玲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知识共享对促进教师网络研修具有重要作用.为揭示网络研修空间中教师知识共享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的微观机制,研究探索了教师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利用仿真技术,动态演绎了以无标度网络为载体的教师知识共享行为的扩散现象.研究发现,教师知识协同能力、知识共享收益和知识共享成本对教师采取知识共享策略有显著影响;相较于大规模知识共享网络,小规模知识共享网络对教师共享策略的选择更敏感;当知识共享网络演化一定次数后,网络中心节点度对教师知识共享策略的选择无显著影响.据此,研究为网络研修空间中教师知识的共享提出了相关建议.

    网络研修知识共享无标度网络演化博弈

    缘何从教以德:高中教师价值观教育能动性的形成机制研究

    赵丽文刘少雪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上海市一所示范性高中127 份教师反思文本的剖析及对18 名教师的深度访谈,探析教师价值观教育能动性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教师能动性具有意愿和行为双重结构,表征为理想型、受限型与无意识型三种不同类型.教师能动意愿受主体自觉、学生需要与外部情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能动行为受能动意愿的直接驱动,且受学科要素的调节;个体胜任力和组织赋能影响着能动行为水平.为提升教师的能动性,要强化教师主体自觉,关注隐性教育点,优化组织支持.

    高中教师价值观教育能动性

    "赛教同消":对青教赛一般参与者的扎根理论研究

    王青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构建了"赛教同消"理论."赛教同消"指教学竞赛"以赛促教"的竞赛功能被削弱且青年教师对于教学的效能感受到抑制,竞赛和教学都没有取得积极的效果."赛教同消"是在教学有名无实的背景下,因教学竞赛异化和潮汐式竞赛而产生的,并受到组织规训和职业认同的影响.青年教师采取专业支持和教学取径两种应对策略,但难以起效,最终导致教学劝退的结果."赛教同消"诠释了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他者化,也揭示了卓越教学和教学竞赛的对立.为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脱离"赛教同消"困境,大学教学需从竞赛选拔转向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改教学竞赛机制为研讨机制,并建立示范与反思的教学共同体.

    赛教同消教学竞赛教师发展青年教师

    乡村卓越教师学习力如何实现"在地化"塑造

    蔺海沣褚欢徐芳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解释性个案研究,从组织牺牲、联结和匹配视角,探索乡村卓越教师学习力如何实现"在地化"塑造.研究发现:"高负荷"离职成本所加剧的组织牺牲感,反向激活教师学习驱动力;"共游式"群际关系所催生的组织联结感,正向唤醒教师学习互惠力;"融通性"发展取向所增进的组织匹配感,立体提升教师学习接纳力.乡村卓越教师学习力的"在地化"塑造,需要增强兼具"赋权增能"和"家园关怀"的学校组织支持,创设彰显"合作共生"和"知识共享"的学校组织氛围,建构深嵌"乡土情怀"和"创新意识"的学校组织愿景.

    乡村卓越教师教师学习力在地化个案研究

    国际教育教师胜任力特征研究:基于个案的考察

    赵萍邹奕淳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离不开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国际教育教师面临着融合国际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国际学校个案研究显示,在融合课程导向、跨文化共同体和放权信任管理文化的情境中,国际教育教师胜任力表现为创设包容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基于真实情境的跨学科融合探究设计,广泛开展双语和差异化教学的行为特征;多元文化意识和教学热情,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自觉践行终身学习的观念态度特征.教师胜任力的情境特征、理念与态度特征和行为特征之间具有动态交互的特点.

    国际教育教师胜任力个案研究

    推动教师数字领域专业发展的国际图景:动因、特征与镜鉴

    王帅杰杨启光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的动向,新的人才培养需求、"暗知识"涌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冲击共同推动着国际上教师专业发展朝向数字领域迈进.其中,确立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开发教师自我评估与反思工具、提供在线课程和资源支持、构建交流协作平台、开展多样化培训项目、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成为推动教师数字领域专业发展的主要举措.总体来看,国际上推动教师数字领域专业发展举措具有以下关键特征:形成宽领域、多层次与持续性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构建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自我评估工具,建立混合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形成系统性与协同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体系.以上举措将对我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提供镜鉴.

    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数字素养

    俄罗斯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立法体系化研究

    王森李文华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国家教师荣誉制度体系建设始于苏联时期,经过苏联时期的奠基初创(1940 年至1991 年)、苏联解体后的恢复发展(1992 年至1999 年)和新世纪以来的成熟定型(2000 年至今)三个阶段的演进,现已呈现系统规范、特色鲜明的特征.俄罗斯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立法体系化包括构建以法律原则、规则为核心的外部体系和以法律原则、价值为核心的内部体系双重进路.俄罗斯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具有如下价值意蕴: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去功利化设计彰显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以典型性和广泛性兼顾的激励模式体现公平正义;以完备规范的制度体系提升国家教师荣誉表彰活动的法治化水平.

    俄罗斯国家教师荣誉制度体系化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