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王廷惠

双月刊

1008-2506

gdsxyxb@126.com

020-84096712;84096029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赤沙路21号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广东商学院学报》是广东商学院主办的以研究经济、管理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6年,曾用名《商学理论与实践》、《商学论坛》,1998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1999年改用现刊名。《广东商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科学研究,交流科研成果,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热诚为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服务。《广东商学院学报》既是高等财经类院校学报,同时也是一份开放的、社会性、专业性学术期刊。它追踪前沿, 捕捉热点, 讲求品位 ,突出特色。在栏目的设置上既注重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强项,同时体现法商结合,反映地域特色,以促进广东地区经济,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除开辟有经济理论、企业管理、消费经济、金融研究、财税研究、国际经济、广东经济、市场经济与法等传统栏目外,近年来还新增经济随笔、学术争鸣、粤商研究等特色栏目。主要刊登经济领域及相关学科有一定学术水平,有创新性或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反映国内外学术新动向、新理论的综述;尤其重视发表具有广东地域特色,对该地区经济建设有一定理论意义的原始研究成果。《广东商学院学报》始终把提高办刊质量、突出办刊特色放在首位,在策划上注重前瞻性、社会性;在选稿上重视创新性、学术性、应用性,编审时注意准确性,编排时注意标准化、规范化,严格按照《社会期刊质量管理标准》及《全国高等院校文科学报编排规范》编排稿件。《广东商学院学报》有由学术水平较高的资深学者组成编委会做学术指导,由广东商学院副院长于海峰教授担任主编,配有一支精良的编辑队伍。1999年公开发行后,二次文献转摘率、引文率不断攀升,主要评刊指标在全国同类学报中排名居前,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本刊编辑部热忱欢迎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踊跃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

    齐平宋威辉
    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强链"和"延链"两方面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创新引领型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链"和"延链"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为此,在城市层面应健全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均衡发展,在企业层面应鼓励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质.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价值链上游度("强链")价值链长度("延链")

    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来自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证据

    王巍师婷婷姜智鑫
    1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其创新引领作用将为企业合作创新搭建良好平台.以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事件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的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同一学科内的企业异地合作创新影响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国家中心城市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增强经济关联等渠道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效应影响范围有限,但企业合作创新的质量较高,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因此,地方政府应有效利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促进城市间企业合作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市场一体化企业创新异地合作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城市群

    银行业结构优化能否激发实体企业活力——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契合的视角

    王国松李欣宇
    3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与地市级宏观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实体企业活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契合程度越高,越能够显著促进实体企业活力,且该效应随着企业活力的提升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作用渠道分析表明,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通过改善银企间信息环境、优化信贷配置以及缓解公司财务与违约风险激发实体企业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科技发展不充分地区的企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段更为明显.此外,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能够通过激发实体企业活力强化供应链韧性、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驱动地区产业升级.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银行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实体企业活力信息环境信贷配置

    金融供给改善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商业银行网点分布的证据

    曹慧平丁怡帆
    5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即企业周围分布的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劳动力投资效率越高;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信贷可得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抵押物价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分割程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商业银行网点扩张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银行网点扩张金融供给改善劳动力投资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

    劳动力返乡创业与县域绿色低碳发展

    魏滨辉罗明忠
    7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活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010-2020年2 097个县域样本,在多维度理论剖析返乡创业影响碳排放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劳动力返乡创业的碳减排效应.研究表明:劳动力返乡创业有助于降低县域碳排放水平,促进县域绿色低碳发展,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多种可能干扰因素后依旧成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主要通过降低能源消费规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县域实现碳减排;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县域碳减排的影响具有门槛特征,当县域数字化和市场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碳减排效应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鼓励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同时,要注重推进县域数字化建设和要素市场化进程,提升县域间资源再配置的合理化程度.

    返乡创业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碳排放绿色发展县域经济

    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

    徐浩庆林浩锋邢洁
    8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上市公司的综合水平,是体现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标准.以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及17个省份颁布或修订环保条例作为准自然实验,根据彭博数据提供的ESG得分衡量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探讨环境规制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非重污染上市公司,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上市公司的ESG表现;从分项来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上市公司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但对公司治理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异质分析来看,环境规制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高的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政府应加快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制度,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

    环境规制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创新能力绿色发展

    "反向混改"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国有资本参股视角

    刘胜阮靖恩陈秀英
    10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反向混改"形式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数字化人才匮乏和代理冲突问题,进而可赋能其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成长性较高的民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及单一国有股东参股的民营企业,其国有资本参股的数字化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为明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共同推动数字化发展的联动机理、依托"反向混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效应治理效应

    运气信念对在线抽奖促销参与意愿的影响:概率与价值视角

    柯维林卢长宝许陶然
    11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奖概率和奖品价值是影响个体参与抽奖意愿的两个关键维度.基于此,设计出"小概率/大价值"和"大概率/小价值"两种抽奖组合,并设计了三个心理学实验,以揭示在线抽奖概率/价值维度、运气信念和不中次数对个体参与抽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相比大概率/小价值组合,人们普遍更偏爱小概率/大价值组合,从而验证了在线抽奖决策过程存在小概率高估的事实,也阐明了人们热衷参与小概率/大价值在线抽奖活动的基本原理.(2)运气信念对人们的在线抽奖选择具有一定调节作用,运气信念低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大概率/小价值的在线抽奖活动,运气信念高的个体则更喜欢小概率/大价值的锦鲤类抽奖活动.(3)对多次不中仍继续参与在线抽奖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运气信念与奖品价值/概率在初次参与抽奖时存在交互效应,但多次参与抽奖不中后这种交互效应消失,此时即使高信念水平的个体也不再热衷于大价值/小概率的抽奖.这一结论为企业更好地开展抽奖促销活动、消费者更理性的抽奖决策以及政府对抽奖销售更有效的监管均提供了重要启示.

    企业营销在线抽奖运气信念中奖概率奖品价值抽奖意愿锦鲤活动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重点选题参考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