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土木与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

曹华先

月刊

1671-4563

020-87252521 87252633

510500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

广东土木与建筑/
查看更多>>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设备应用、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佛山某贴临车辆段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刘浩然
    47-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佛山某超高层住宅项目,建筑高度为147.71 m,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局部不规则(底部穿层剪力墙).采用Stawe和Midas Building进行小震、中震及大震等分析,查找结构薄弱部位并予以加强;对穿层剪力墙进行屈曲稳定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计算长度;基础埋深无法满足要求时,保证大震下结构不发生整体倾覆破坏,可采取筏板外围设置抗拔桩来增强抗倾覆力矩;针对有硬质夹层场地,结合超前钻的结果,根据夹层厚度确定持力层,且通过侧阻换算进行桩长优化,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兼顾的目的,可为类似场地上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贴临车辆段超限高层住宅穿层剪力墙基础埋深硬质夹层

    某体育中心结构设计

    刘雪兵区彤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介绍了某体育中心的结构设计.针对项目用地条件,工程采用了先进、同时对施工吊装设备要求较低的索承结构体系.体育馆、训练馆和游泳馆充分利用周圈布置的环梁和V撑为索结构屋盖提供水平和竖向刚度;大跨度屋盖刚度由索结构体系自身的预张索力提供.根据建筑造型以及功能要求,场馆下部混凝土采用框架结构、预制看台板体系,屋盖钢结构分别采用索穹顶、单层索网、轮辐式双层索网以及张弦梁等索承结构体系,达到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美观以及高效的材料利用率的目标,为大跨度索承结构体系在强台风地区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索承结构体系巨型桁架索穹顶单层索网轮辐式索桁架

    不同CFRP粘贴形式下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分析

    张晓蔡婷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有限元软件对14根再生混凝土梁在4种不同CFRP粘贴形式下(梁底全贴、U型粘贴、U型&上下条带粘贴、U型&上下条带&梁底全贴)的抗弯承载力、变形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高宽比下再生混凝土梁体受弯承载力提高34.27%~104.23%.随着截面高宽比(h/b)的增大,提高程度越明显.U型粘贴形式下RAC梁的变形最大,梁底全贴形式下变形最小,CFRP的纵向粘贴率r对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影响不大.通过引入再生混凝土调整系数γrac,U型粘贴调整系数γ1、U型&上下条带粘贴调整系数γ2,形成了适用于不同CFRP粘贴形式下的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公式.

    碳纤维布粘贴形式再生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抗弯承载力

    长周期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水塔易损性分析

    方旭范存新缪明明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长周期地震动对水塔结构的破坏情况,以某钢筋混凝土水塔为原型,利用软件ABAQU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根据傅里叶反应谱筛选出12条长周期地震动以及12条普通地震动,对水塔模型有孔洞方向和无孔洞方向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以最大顶点位移为损伤指标,得到了水塔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以及不同破坏状态概率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易损性指数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水塔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时应当以有孔洞方向为施加地震波的方向;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得到的水塔破坏概率远大于普通地震作用下水塔的破坏概率;普通地震作用下结构基本满足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结构不能很好满足抗震要求,偏于不安全.所以在对水塔结构进行地震灾害风险概率评估时,长周期地震的影响不可忽视.

    钢筋混凝土水塔长周期地震增量动力分析易损性分析ABAQUS

    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周炼成周建华刘育初赵海波...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孔板连接件是一种承载力高、刚度大、经济性好的新型抗剪连接件,在钢-混组(混)合结构中应用前景广阔.为探究不同工程结构中开孔板连接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不同推出试件形式下开孔板连接件的受力特征,探讨了几何尺寸、构造形式、材料强度等参数对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基于开孔板连接件构造特征及传力机理,提出了适于不同开孔板连接件构造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开孔板连接件构造形式、混凝土强度、开孔钢板孔径大小及贯穿钢筋直径对其极限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利用文章提出的钢混组(混)合梁PBL承载力计算方法,获得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具备优良的相关性.

    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推出试验

    中山某住宅小区地下室上浮受损情况调查及分析

    余晓飞
    73-7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中山某住宅小区地下室结构构件的损伤情况和破坏过程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国家规范和委托方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结构分析验算,对上浮损伤事故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调查结果表明,该地下室柱脚涌水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承台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施工缝的接合面处理不当,其余柱顶水平裂缝及围护砌体墙斜向裂缝主要由地下室局部整体上浮引起.

    地下室上浮受损分析施工失误

    基于黏滞阻尼器的CAARC高层建筑风振加速度控制研究

    张烈豪余先锋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标准矩形高层建筑开展同步测压风洞试验,获得建筑表面的风压分布,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有、无设置黏滞阻尼器下的结构风致加速度响应的减振控制率.结果表明:结构顶层峰值加速度的减振控制率随着阻尼系数C的增大而增加、随着阻尼指数α的增大而减小;靠近结构上部楼层布置黏滞阻尼器的风振控制效果较好;随着阻尼器布置数量增加,结构的减振控制率逐渐增大,且顺风向的减振控制率都比横风向的大;隔层布置时的减振控制率比逐层布置时更好.

    黏滞阻尼器CAARC标准高层建筑风致加速度风振控制风洞试验

    小跨径钢筋混凝土简支系杆拱建模精度控制分析与应用场景建议

    邓少伟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同一小跨径简支系杆拱计算案例采取不同的建模方式进行数值比对,并结合一工程实例的两次静载试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此说明短跨简支系杆拱在建模分析中对梁拱结合部的不同模拟方式将对整体建模模拟精度产生不同影响,并提出了各应用场景建模类型选取结论建议:(Ⅰ)实体模型模拟精度最高,但是后期调整困难,可直接得出构件各点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及判别薄弱面,适用于新构件尺寸验证和科研性质的桥梁验算;(2)按"杆系模型Ⅰ"方式建模,模型整体刚度相对偏小,在计算上能得到偏保守的结果,适用于维修加固等构件补强计算,能提供较高的安全系数;(3)按"杆系模型Ⅲ"方式建模,整体刚度与实体模型非常接近,模拟精度仅次于实体模型,其计算值更贴合实测值,可适用于新建桥梁和荷载试验的前期模拟,有利于控制成本.

    小跨径简支系杆拱建模方式实例验证模拟精度场景应用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对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影响研究

    袁林婷
    85-8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几个方面分析《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1》对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变化及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既有建筑的鉴定必须进行抗震鉴定;根据"后续工作年限"确定的建筑类别未明确具体抗震鉴定方法,建议仍按照抗震鉴定标准的鉴定方法进行抗震鉴定;规范提供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折减法对B类建筑不适用,仅适用部分A类建筑;剩余设计工作年限内的既有建筑鉴定,荷载取值标准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原建造时的荷载规范.同时,还对规范中不详尽之处提出了疑问.

    既有建筑抗震鉴定后续工作年限抗震能力验算荷载

    岭南地域文脉影响与绿色低碳理念下的警校规划与设计——以广州市某训练基地项目为例

    周文辉钟威龙
    88-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市某训练基地项目定位是一所能为城市带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展示,为基地提供统筹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数智化整体实施方案.建筑作为具体的、地区的产物,受气候环境、自然环境、周边地形地貌、周边建筑等影响,它的出现总是扎根于具体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脉,在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下,该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从地域性、文化性以及时代性的层面阐述岭南地域文脉结合绿色低碳理念的可持续规划理念.

    岭南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绿色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