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土木与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

曹华先

月刊

1671-4563

020-87252521 87252633

510500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

广东土木与建筑/
查看更多>>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设备应用、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结构影响数值计算分析

    敖文龙彭远新袁勋林沛元...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邻近地铁线路进行工程施工变得不可避免,研究基坑开挖对于地铁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关系着地铁交通的安全运营.基于深圳市某基坑开挖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基坑开挖对14号线地铁隧道和车站结构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会对邻近地铁结构的内力变形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较小,对于基坑根据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可以保证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研究成果对于深圳地铁沿线邻近地铁隧道的基坑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基坑开挖地铁隧道数值模拟安全运营

    多侧面基坑开挖与既有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分析

    邢庆祝冯仕轩古志文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基于对某基坑工程的多侧面基坑开挖与既有建筑物的相互影响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基坑紧邻既有建筑物造成的有限空间范围内基坑支护及止水问题,采用咬合桩可以很好地解决;但对于多基坑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开挖顺序和速度,对既有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可能不是叠加加强,反而有减弱作用.围护结构刚度、插入深度、支撑刚度及场地地质水文情况等因素,对围护结构的深层水平位移变形形式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有支撑系统的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变形形式很可能更接近悬臂式,而非常规经验所认为的复合式.

    基坑开挖建筑物变形沉降

    版权声明

    10页

    山地建筑高边坡设计疑难问题分析

    王亚丽王雪帆彭炎华
    11-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高边坡设计与建筑工程紧密相关,除考虑自身的安全外,还应考虑功能的实现,及对工期成本的影响.当边坡下有建筑物时,应根据结构侧向承载力大小和覆土需求,选择结构和边坡是否脱离的设计方案;场地内高挡墙则需考虑施工和永久工况进行包络设计,选择成本较低的覆土支挡方案;既有挡墙加固方案因地制宜选择了对现状破坏小,施工方便,工期短,成本低的现状挡墙加固方案.以广东某项目为例,对设计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多方案对比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高边坡高挡墙既有挡墙设计分析地灾评估排水设计

    钢管格构立柱桩在盖挖法高岩面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高国强李震锟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如何解决高岩面深基坑传统格构立柱桩成孔工效低、垂直度控制低下,影响盖板及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依据项目实际情况,通过钢管格构立柱桩在盖挖法高岩面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大桩变小桩、角钢改钢管"的钢管格构立柱桩替代方法,大大提高了成孔工效、保障格构立柱桩垂直度,提高盖板及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格构柱在碰到硬度较高的片麻岩、花岗岩等岩层则难于成孔的施工难题.

    钢管格构立柱桩盖挖法高岩面深基坑大桩变小桩角钢改钢管

    考虑基岩软化和软土蠕变的桩基分析

    李诚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桩基在基岩软化和软土蠕变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本文使用PLAXI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选用软土蠕变模型,强风化花岗岩的应力应变关系选用Hoek-Brown模型,介绍了在上软土下硬土二元地层中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建模方法和参数取值.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软土蠕变对桩产生负摩阻力,对于抗剪强度差的软土而言,负摩阻力很早发挥出来并维持稳定,强风化花岗岩软化至一定程度后,引起桩基沉降快速增大,继而导致不均匀沉降快速发展,最终引起结构的突发拉裂破坏.

    软土强风化花岗岩桩基有限元分析

    旧改项目地下室范围内被保护建(构)筑物区域基坑支护方案的探讨

    张晓伦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旧改项目地下室范围(开挖范围)常遇到不可迁改的特殊构筑物(如历史文物、名木古树等),需就地保护.对于被保护对象的支护措施,需保证被保护对象的安全、正常使用,同时需兼顾工程造价、工期,还需考虑项目地下室的最大开发利用.常规基坑支护保护措施可以采取独立支护结构,也可以结合主基坑支撑结构体系综合支护.根据几个典型工程案例,对该类问题进行研究与经验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旧改项目地下室范围就地保护基坑支护最大开发利用

    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力学性能和经济性研究

    史钰鹏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固废资源化,解决传统无机胶凝剂成本高、碳排放大等问题,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满足公路工程用土需求,采用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合料对淤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考虑不同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S)和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护28d固化剂掺量为10%的固化淤泥强度达到1 058 kPa,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水化产物增强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并且填充了孔隙形成新的土体骨架,提高了固化淤泥土的力学性能.根据经济性对比结果,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土更适宜作为道路基层用土.研究结果为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土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无侧限抗压强度经济性

    格构梁联合锚杆加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于海涛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构梁联合锚杆支护是岩质边坡的常用支护形式,其稳定性分析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以广东某地岩质边坡为例,采用FLAC 3D岩土工程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分析边坡稳定性、最大位移量及其潜在滑移位置,分析结果表面边坡加固后达到基本稳定状态,边坡最大位移发生在暴雨作用下第一级边坡的中下部,位移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极限状态下潜在滑移面位于坡面位置处于第一级边坡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该边坡监测和治理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借鉴.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FLAC3D锚杆格构梁

    大断面双洞组合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吴祥张宏伟宋棋龙苏栋...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挖面稳定性是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采用密贴分洞顶进是提高开挖面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相关的研究甚少.本文以深圳某地铁站顶管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大断面顶管车站开挖面的破坏形式,研究了不同分洞方式和施工顺序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全断面顶进的施工维持开挖面稳定的能力最弱,支护应力可控范围最窄;②采取"先上后下"双洞密贴顶进的施工方式,由于先顶进上部结构的"遮帘"效应,下半断面的支护应力可控范围最大;③大断面顶进施工时,需优化控制开挖面支护应力,防止局部位移"突变".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断面尺寸、地层条件和埋深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分洞方式及工序.

    大断面顶管开挖面稳定性施工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