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预防医学
华南预防医学

杨杏芬

双月刊

1671-5039

hnyfyx@cdcp.org.cn

020-31051582

511430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华南预防医学/Journal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重点报道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学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伴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易斌李佳萌龚静刘忆媚...
    1075-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同伴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AID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12月200例AI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12个月的干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访谈,观察组给予同伴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艾滋病病毒(HIV)的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脱落4、2例,分别96、9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 HIV 病毒载量[(2.36±0.42)Log 拷贝/mL vs.(1.83±0.25)Log 拷贝/mL]、SAS[(55.93±7.08)分vs.(47.02±8.14)分]和 SDS[(59.98±7.42)分vs.(50.01±8.54)分]降低(均 P<0.01),血液 CD4+T淋巴细胞[(283.09±6.47)个/mm3vs.(371.24±6.52)个/mm3]、安全性行为(11.46%vs.60.20%)、定期复查(12.50%vs.45.92%)、遵医嘱用药(28.13%vs.69.39%)、合理饮食(18.75%vs.58.16%)的依从性增高(均P<0.01).结论 对AIDS患者予以同伴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提升治疗效果,减少HIV病毒载量,增强免疫功能,可能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况有关.

    艾滋病HIV感染同伴教育心理干预治疗依从性

    2016-2023年赣州市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郑志鹏廖勇方欢符含敏...
    1079-1081,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赣州市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 收集2016-2023年赣州市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腹泻疾病个案病例监测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3年赣州市食源性沙门氏菌腹泻病例的病原检出率为7.39%(223/3 019),8年期间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食源性沙门氏菌的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42.15%).住院病例的检出率(13.82%)高于门诊病例(3.70%)(P<0.01),男女性病例检出率(7.54%vs 7.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沙门氏菌检出率(10.69%)为全年高峰,0~<4岁婴幼儿(19.57%)和散居儿童(20.39%)为沙门氏菌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托幼儿童的沙门氏菌检出率(5.96%)低于散居儿童(20.39%)(P<0.01).结论 赣州市夏季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高发,应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加强对群众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重点做好婴幼儿及儿童的食源性疾病防控.

    食源性疾病腹泻沙门氏菌流行特征

    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黄梅潘庭荣
    1082-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因分析和用药依据.方法 以泸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乳腺科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菌操作方法,收集手术过程中或切开引流的组织或脓液,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病原菌鉴定结果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乳腺炎患者1 568例,占就诊乳腺科诊疗患者的43.3%(1 568/3 620),女性1 565例,男性3例(其中2例诊断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年龄18~48岁,中位年龄33岁.1 487例无菌采样的患者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1 317例,占88.6%(1 317/1 487)、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敏感性较低(<30%);对红霉素敏感性中等(30%~75%);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75%).肉芽肿性乳腺炎141例,占9.5%(141/1 487),分离培养出以棒状杆菌为主的细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较低(<3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敏感性中等(30%~75%);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庆大霉素有较高敏感性(>75%).结论 乳腺炎患者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为主,但有9.5%左右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肉芽肿性乳腺炎常发生在非哺乳期,棒状杆菌的感染与之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疗效,对合并棒状杆菌感染的肉芽肿性乳腺炎可选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性较高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乳腺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棒状杆菌耐药性

    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张倩张燕妮孟玮刘倩文...
    1086-1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1CC)相关性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感染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河北地区2家三级医院进行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同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诊疗信息、营养状态评估及免疫功能检测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36例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9.41%;2组患者在年龄、合并糖尿病、单次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有无使用激素、化疗次数、免疫功能、堵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370)、导管留置时间≥30d(OR=3.138)、使用激素(OR=1.756)、化疗次数≥10次(OR=2.156)、堵管(OR=3.083)的肿瘤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更高(均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长、使用激素、化疗次数多、堵管可增加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应加强关注,减少感染发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恶性肿瘤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

    济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长新冠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赵旭翀金雅晴李盈盈尹志扬...
    1090-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济南市主城区长新冠患者的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估,以期为长新冠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以系统抽样法于2023年8月抽取新冠阳性患者进行长新冠的判定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情况对长新冠的影响、患者急性期症状与长新冠的关联.结果 获得有效研究对象1311例,长新冠发生率为32.11%;长新冠的症状达到20种;心脑血管疾病(OR=2.73)和慢性肺部病(OR=4.02)均为患长新冠的危险因素(均P<0.05).流涕(OR=0.728)与长新冠发生呈负相关(P<0.05);嗅觉减退(OR=2.042)、胸闷(OR=1.711)、呼吸困难(OR=1.603)、结膜炎(OR=2.339)症状与长新冠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 长新冠广泛存在且表现多样,但可以通过基础病和急性期症状进行危险因素识别,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长新冠后遗症危险因素

    《华南预防医学》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