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周文贵

双月刊

1672-0962

gpxb306@mail.gdufs.edu.cn

020-36204656

51042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报。本刊旨在交流涉外型科研与教学的新成果、新经验,探讨双语教学、全英教学的新途径。本刊以学术创新为目标,理论联系实际,主要为语言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外交学、管理学、教育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学术成果和学术交流提供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审美意识形态与全球化阶级关系——周小仪教授访谈录

    周雪滢周小仪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这篇访谈中,周小仪教授从审美与资本的勾连问题出发,指出在当今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审美是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隐秘推手,成为遮蔽全球化阶级冲突的幻象.他回顾历史,对比了中西消费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反思了传统人文主义审美观的局限性,以批判的、否定的视角探究审美的社会问题.他归纳了詹姆逊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观点及其贡献,并指出了西方文论家对全球化阶级问题的忽视.周教授立足于中国国情与本土经验,以"甜蜜的暴力"这个表述概括了西方通过文化霸权实现财富转移——审美使不平等的交易看上去很美好,让消费者在享受审美时付出经济代价.最后,他强调审美是一种社会关系,呼吁我们关注审美与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以此重新审视全球化阶级关系.

    消费文化审美资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全球化阶级关系

    西方文学批评史治学之思——杨冬教授访谈录

    郭伟杨冬
    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冬教授潜心于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耗费三十余年心血著成西方文学批评通史《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该书出版后深受欢迎,六年间两次再版,堪称中国西学研究的典范.杨冬教授与郭伟教授进行的这次学术访谈,以《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切入,论及西方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与撰写、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文学研究中如何对待文学理论等诸多话题.杨冬教授求真的学术理念、求新的学术方法和求实的治学作风,有助于启迪后学、消减学术浮躁之风.

    批评史文论治学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语境中漫谈木心和情诗

    童明
    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作者间插和木心以往对话的片断,探索木心与不同文明中情诗传统的关联,以寻找某些美学规律和特点.木心的情诗属于非主观诗学,其中的"我"并非诗人本人,实为根据情景虚构的各种他者"我",情欲融汇于灵智;木心的诗艺,将口语方言、文言文、典故、翻译有机混合,吸收希伯来、希腊、古波斯的不同风格,采纳如植物学等现代科学的语汇,所以与世界性情诗传统之间有多维度的奇妙关联.更重要的是,这种诗艺是表达广阔深邃的生命观、宇宙观和历史观的载体.

    世界文学的情诗传统非主观诗学情欲和灵智古波斯情诗希伯来情诗现代诗

    认知文学批评中的"心智阅读"

    肖谊谢琪
    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智阅读"这一术语最早是用在算命术中,后来又被哲学家们使用,接着又被用于大众心理学.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心智阅读"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智阅读"这个术语也渐渐渗入认知文学领域,成为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关键词.然而,尽管文学中的"心智阅读"与其他领域的这一术语有相关性,但并不能等同起来看待,论文将从术语演变过程切入,对文学领域的"心智阅读"的实质进行探究."心智阅读"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其他学科赋予它的含义,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心智阅读".

    认知文学研究心智阅读叙事机制阅读机制

    "董贝父子世纪":查尔斯·狄更斯的英国海权想象

    段波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董贝父子》中,狄更斯以现实的或想象的方式卷入了英国的海权建构尤其是英国的海洋贸易霸权的进程: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幅英国商人群体或普通人卷入帝国如火如荼的海洋贸易扩张的"辉宏"图景,并积极渲染"巍然挺立"的东印度公司巨厦"华丽的"图景和伦敦金融城的繁华"盛景",以此来展现19世纪大英帝国的海洋贸易霸权的现实,从而通过小说撒播了"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的海权观念.

    查尔斯·狄更斯《董贝父子》海权想象海洋贸易霸权

    约瑟夫·康拉德早期小说中的印度洋贸易与东西文化冲突

    王松林刘浩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拉德的早期小说多以印度洋为背景,呈现了 19世纪东印度洋尤其是马来群岛诸种贸易力量的较量及由此而生的东西文化冲突,为当时的文坛开辟了新的领域.康拉德不仅揭露了欧洲海洋帝国推行的"海洋自由"背后的贸易垄断和霸权本质,而且对以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为表征的文化冲突背后的经济利益诉求有深刻的认识.他早期小说中的印度洋贸易书写已经显示出他超前的跨文化批评意识以及他作为一个海洋作家的道德良知.

    约瑟夫·康拉德印度洋贸易书写东西文化冲突

    19世纪英国海洋小说中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

    邓颖玲李尧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的英国经历了深刻的经济形式变革,完成了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型.这一时期的英国海洋小说家们对这一经济变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通过创作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文学再现.他们在创作时将抽象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映射到小说人物对其经济生活的主观体验中,从文学层面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自由贸易原则展开了对话.总体而言,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思想影响了该时期海洋小说的创作,而海洋小说的创作实践又反过来为英国思考自由贸易优势与弊端提供了文本场域与话语空间.

    英国海洋小说自由贸易经济思想

    雷蒙·威廉斯论悲剧与革命

    丁尔苏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悲剧与革命》是雷蒙·威廉斯名著《现代悲剧》里的一个章节,2019年被浙江大学王杰教授收入由他主编的《现代悲剧理论研究手册》.这一文本的经典性固然与其作者在学界的崇高地位有关,但也离不开它本身所包含的真知灼见.不同于传统的悲剧理论家,威廉斯十分注重悲剧艺术与悲剧经验之间的紧密联系;他同时强调革命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不回避普遍存在的悲剧经验,而是把悲剧艺术当作改良社会的有力武器.

    雷蒙·威廉斯特里·伊格尔顿悲剧革命乌托邦

    父亲的缺位——论《阿卡迪亚》中的知识逻辑与性别秩序

    胡耀元王岚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所著《阿卡迪亚》中,贵族家庭里父亲的缺席和学术场域中权威的消解具有某种相似性,不仅表明传统父权秩序走向了崩塌,更体现出以颠覆与重述为核心的知识逻辑.这种知识逻辑贯穿剧中人物对知识的追寻、认知与重构,其背后则是理性与感性以及人文与科学的结合.首先,生活在19世纪英国的贵族小姐托马西娜具有罕见的科学禀赋,亦怀揣热情与爱,拒绝接受传统性别角色.其次,以汉娜为代表的20世纪当代学者致力于挖掘尘封的历史,坚信在权威论断和主流观点之外,其实另有真相.最后,剧中的一众知识青年慢慢发觉,无论是盲目崇拜理性与逻辑,还是完全遵从自身激情与想象,都会导致对真实的扭曲和对学术事业的破坏,其经历揭示知识霸权的本质在于拒绝多元与差异,固守自封.随着情节发展,对立与冲突被化解,原有秩序下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消融.通过对比、再现发生在古今不同时空西德利庄园中的故事,斯托帕德构想了一个理性与感性有机结合、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融碰撞的图景,指出在知识追寻与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学术浮夸,努力消除性别对立与学术霸权,以还原女性被父权话语遮蔽的才华,消解依仗传统权力话语关系的逻各斯中心话语体系.

    汤姆·斯托帕德《阿卡迪亚》知识逻辑性别秩序父权制

    平实书写的意趣:论安妮·埃尔诺小说《位置》的真与实

    张若强宋学智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成长经历,反映整个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同时展现个人的情感世界.她在小说《位置》中,把平实书写发挥到了极致.这种自然而然的书写风格不过分强调故事情节和转折点,使读者关注到细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以拙辞孕巧义,以庸事萌新意,在文本中书写真实,融个人记忆、社会记忆于一体.同时,平实书写成就了独特的意趣.她在小说中,以父亲的一生、父女的关系、父母的爱情等为节点,以平凡、普通的语言,书写社会与个体的真实,白描出其对于思想、情感和趣味的追求.

    安妮·埃尔诺《位置》平实书写真实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