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周其凤

月刊

0251-0790

cjcu@jlu.edu.cn

0431-88499216

130012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ournal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我国化学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新兴演算产边缘学科等领域中新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以新、快、高为办刊特色,载文学科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被SCIE、SCI收录。在美国化学文摘千种表中居科技期刊前列。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期刊源。在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评比中先后获二等奖、一等奖和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吡唑乙酰胺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抑菌活性

    王晓斌董雪王瑞颖张娟...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出新型杀菌剂候选分子,通过柔性改造吡唑甲酰胺杀菌剂结构中的二元酰胺键得到了一系列潜在靶向真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新型吡唑乙酰胺分子.借助菌丝生长速率法发现了其中具有广谱抑菌特性的二苯醚联吡唑乙酰胺分子(6l),其在药剂质量浓度为50 μg/mL时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噁霉灵.化合物6l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为19.92 μg/mL,抑菌活性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噁霉灵和氟吡菌酰胺(EC50分别为76.74和40.36 μg/mL).SDH酶活力测试结果表明,真菌体内的SDH是化合物6l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生长的潜在作用靶标.分子对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6l分子结构中的二苯醚单元能以多种方式与靶标口袋的关键残基结合,对分子发挥抑菌活性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二苯醚联吡唑乙酰胺分子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其结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优化和改造有望得到可有效防控植物病原真菌的新型杀菌剂候选分子.

    抑菌先导发现吡唑乙酰胺植物病原真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MnOδ催化剂的制备及对柴油机尾气炭烟颗粒燃烧的催化性能

    周生冉彭超高思宇于迪...
    9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氧化锰(MnOx)催化剂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层状结构的MnOδ催化剂,并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煅烧温度以及原料组成对催化剂晶体结构、形貌和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并将MnOδ催化剂应用于柴油机尾气炭烟颗粒的催化燃烧.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时间为12 h,煅烧温度为550℃,反应原料中KOH和K2CO3同时存在时,所制备的MnOδ-t1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燃烧炭烟颗粒的活性,T10,T50和T90值分别为274,321和354℃.

    氧化锰催化剂水热法炭烟颗粒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优势和进展

    卢春宇井源魏晓飞姚世伟...
    11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因其出色的比表面积、众多的活性位点、可调的孔径范围和灵活的框架结构,在气体分离、储能和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采用高表面积、永久孔隙以及包含固有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的MOF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MOF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出发,着重介绍了其性能和结构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关于MOF性能调控和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首先,MOF的电导率是影响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一大关键性能,而其材料的特殊结构又直接影响了导电率.其次,MOF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可调的孔径尺寸等特点都为其导电性能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此外,MOF的结构稳定性与超级电容器的循环性能密切相关,稳定结构的构建是增强超级电容器循环性能的重要前提.最后,对MOF未来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构的调控仍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超级电容器导电率稳定性结构调控

    一例Eu-MOF材料的构筑及对Fe3+与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荧光检测性能

    冀超李文张丽荣华佳...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它们的高效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挑战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新型的荧光传感检测材料.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具有 fcu 拓扑结构的 Eu-MOF 材料,[(CH3)2NH2]2[Eu6(μ3-OH)8(EDDC)6]·8DMA·3MeOH·6H2O[JLU-MOF128,H2EDDC=(E)-4,4′-(乙烯-1,2-取代基)二苯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荧光配体H2EDDC的引入,JLU-MOF128表现出显著的荧光性能,在DMF溶液中对Fe3+、2,4,6-三硝基苯酚(TNP)和2,4-二硝基苯酚(2,4-DNP)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Ksv值分别为2.09×104,8.49×104和5.75×104 L/mol,检测限分别为5.99,1.51和1.93 μmol/L.在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检测方面,JLU-MOF128是一种理想的多感应荧光传感材料.

    铕-金属-有机骨架荧光检测Fe3+离子硝基芳香族爆炸物

    内环化聚(β-氨基酯)的制备与生物物理性能

    雍海洋李智立郭蕊周德重...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拓扑结构对聚合物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调控聚合条件制备内环化聚(β-氨基酯)并探究其生物物理性能.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4-吗啉丙胺(MPA)为单体并控制其投料比及体系单体浓度,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了两种内环化聚(β-氨基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内环化聚(β-氨基酯)的化学组成、拓扑结构和生物物理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环化度的增加,聚(β-氨基酯)对DNA压缩能力增强,降解速率加快,质子缓冲能力提高,细胞毒性增大.本文研究结果为制备和表征内环化聚(β-氨基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设计有效的基因递送载体提供了依据.

    拓扑结构内环化聚(β-氨基酯)投料比生物物理性能

    催化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环加成反应合成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

    孙一丹李鑫
    14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了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在磷酸催化体系中的[4+2]环加成反应,以高产率和优良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当向反应体系加入催化量的B(C6F5)3时,产物的产率得到保持且发生非对映选择性翻转.

    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酮亚胺[4+2]环加成反应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非对映选择性翻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