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周其凤

月刊

0251-0790

cjcu@jlu.edu.cn

0431-88499216

130012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ournal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我国化学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新兴演算产边缘学科等领域中新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以新、快、高为办刊特色,载文学科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被SCIE、SCI收录。在美国化学文摘千种表中居科技期刊前列。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期刊源。在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评比中先后获二等奖、一等奖和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孔道介孔氧化硅/碳基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佘沛鸿徐文洲关卜源
    67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具有较大的孔道尺寸、丰富的化学组成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近年来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分别利用复合胶束和无机纳米晶作为结构基元进行可控自组装的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是合成这类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最有效的两类方法.本文总结了一系列基于不同类型软模板或硬模板共组装形成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策略,并讨论了所获得的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在催化、能量转换与存储以及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最后,对利用新型嵌段聚合物或复杂结构纳米晶合成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介孔材料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软模板法硬模板法

    有机硅烷辅助合成特殊形貌SAPO分子筛

    王冶张晓思孙丽婧李冰...
    683-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异丙胺(IPA)为模板剂,3-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PZPMS)为助剂,水热合成出由纳米片组装而成的鸟巢状SAPO-5和纳米晶组装体SAPO-34.考察了模板剂、有机硅烷和硅投料量对晶化的影响,发现合成产品的晶相和形貌随有机硅烷的添加依次变为SAPO-14,SAPO-5和SAPO-5/SAPO-34的混相.固定PZPMS的量不变,产物晶相随硅烷投料量的增加从SAPO-5逐渐转变成SAPO-34分子筛.对合成的特殊形貌SAPO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对比实验揭示PZPMS与IPA的复配是获得特殊形貌SAPO分子筛的关键.此外,所制备的SAPO-34样品由于良好扩散传质性能,在甲醇制烯烃(MTO)反应中显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乙烯加丙烯选择性最高可达86.95%.

    SAPO分子筛形貌调控有机硅烷水热合成

    一维链状氢键型甘氨酸超分子化合物[(Gly)2+(18-crown-6)2(MnCl4)2-]的合成、结构及介电性质

    王乐秦刘磊刘洋任丽...
    69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氨酸(Gly)、18-冠醚-6、二氯化锰(MnCl2)和盐酸为原料,通过蒸发法获得一种新型相变一维链状氢键型甘氨酸超分子化合物[(Gly)2+(18-crown-6)2(MnCl4)2-](1).通过元素分析、变温X射线单晶衍射和介电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和解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从P21/c(100 K)转化为C2/c(293 K).随着温度升高,[MnCl4]2-呈现无序状态的共棱双四面体结构.质子化甘氨酸分子和分子内羟基(—OH)发生动态摆动,引起O—H…Cl型一维氢键链产生明显伸缩运动,导致化合物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出现结构相变及介电异常.

    氢键分子摆动金属配合物结构相变阶梯状介电

    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用于窄吸收金纳米棒的无种子合成

    陆峰贡祎赵婷赵宁...
    700-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油酸钠(NaOL)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开发了一种高质量金纳米棒(AuNRs)的无种子合成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和热成像仪对金纳米棒的形貌、光学性质及光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aOL浓度为8.21~11.5 mmol/L时,能够获得形貌均匀的AuNRs,其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LSPR)在650~1150 nm范围内可调.该方法制得的样品具有较窄的LSPR半峰宽,特别是在制备LSPR在近红外二区(NIR-II,大于1000 nm)的AuNRs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1064 nm激光的辐照下,金纳米棒溶液能够快速升温至67℃,光热转换效率可达31.5%,同时表现出优秀的光热稳定性,在近红外二区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金纳米棒无种子合成油酸钠光热治疗近红外二区

    原位合成手性镍配合物中的阻转异构及磁性研究

    阮泽宇杜杉楠黄国璋童明良...
    709-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转异构体是一类特殊的手性化合物.利用轴手性配体制得的具有阻转异构行为的配合物在不对称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之下,通过原位反应由非手性底物制备这类手性配合物的报道较少,而利用非轴手性化合物原位组装得到非轴手性阻转异构体的报道则更加罕见.乙腈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基本化工原料,在金属离子存在下活化乙腈分子是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氰甲基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利用乙腈分子进攻2-二吡啶基酮获得了一例含有氰甲基官能团的配体dpkMeCN-H[dpkMeCN=cyanomethyl-di(pyridin-2-yl)methanol].在NiII和KI的配位作用下,该体系发生原位组装生成了一对阻转异构体.磁性拟合结果表明镍离子之间主要为铁磁耦合,且它们由于八面体畸变产生一定的零场分裂,使手性镍配合物产生磁各向异性.

    手性阻转异构体氰甲基化反应磁性零场分裂

    精氨酸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磷酸化肽富集中的应用

    郑海娇姜丽艳贾琼
    717-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精氨酸修饰的磁性微球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平台的载体,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低丰度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功能化磁性材料进行了表征.选择β-酪蛋白酶解产物磷酸化肽为标准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利用构建的MSPE-MS平台能够实现对磷酸化肽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检出限为0.1 fmol.实验结果表明,经精氨酸修饰的磁性材料对牛奶样品中低含量的磷酸化肽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

    磁性纳米材料精氨酸磁性固相萃取磷酸化肽质谱检测

    用于小动物活体的荧光-光热双模成像系统

    陈宏达张婳王振新
    725-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一种小动物活体荧光-光热双模成像系统,其兼具荧光成像和热成像双功能,具有成像灵敏度高、采集速度快(≤51 frame/s)、组织穿透深度大(近红外荧光成像时可达10 mm)以及0.1℃的热成像分辨率.该系统不但能够实现小动物皮下肿瘤和深层组织/器官的荧光成像,同时集成了热成像,可实时监测光热治疗中的温度变化以及药物的控制释放过程,有助于实现精准治疗.

    荧光成像热成像药物控制释放诊疗一体

    芘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位点微环境极性的差异

    李梦硕张静刘丹朱亚先...
    73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芘(Pyr)的微环境极性探针性质,采用稳态荧光光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对比分析了Pyr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HSA和BSA中Pyr的I1/I3平均值分别为1.36和0.92;Pyr与HSA和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7和1.71×105 L/mol;Pyr与HSA和BSA中色氨酸残基表观距离分别为2.37和2.34 nm.Pyr在HSA和BSA中不同的结合位点位于ⅠB子域和ⅠA子域,其结合位点周围氨基酸残基的极性是影响Pyr I1/I3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证实Pyr与HSA和BSA结合作用位点处的微环境极性存在差异.

    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微环境极性相互作用机制

    银纳米片在无纺布纤维上的可控组装及其SERS效应

    李奇田杜陈韶云钟敏...
    736-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无纺布(NWF)为支撑基体,采用两步化学合成法在NWF上原位构建了由间隙为20~110 nm Ag纳米片(AgNS)组装成的AgNS@NWF微纳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AgNS@NWF具有特殊的层级结构,该结构可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gNS@NWF微纳结构具有良好的SERS灵敏度和优异的信号可重现性.将罗丹明6G(R6G)作为SERS探针分子,发现R6G的SERS特征峰强度的对数值与R6G水溶液的浓度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可达1×10-10 mol/L,表明AgNS@NWF微纳结构具有良好的SERS灵敏度;当R6G水溶液的浓度为1×10-5,1×10-6和1×10-7 mol/L时,610 cm-1处谱带拉曼散射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7%,3.67%和8.46%,优于或接近于以往研究,表明AgNS@NWF微纳结构具有优异的信号可重现性.将3-巯基丙酸和三聚氰胺作为SERS的检测分子,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0-5和1×10-6 mol/L.本文为制备灵敏度高、信号可重现性优异的SERS基底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方法,在生物检测和环境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无纺布银纳米片纳米间隙罗丹明6G

    基于链替代信号放大灵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方法

    马艳蓉江胜男金燕
    745-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标记二茂铁基团的DNA(T-DNA)分子作为信号探针,基于端粒酶特异性延长其底物链(TS)所引发的链替代反应,建立了一种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信号放大法.将巯基化的发夹型DNA分子(H-DNA)通过金-硫键自组装于金电极表面,辅助DNA(A-DNA)与二茂铁修饰的T-DNA部分互补杂交形成双链AT-DNA;当端粒酶存在时,可在TS的3′末端合成TTAGGG的重复序列;A-DNA与TS延长链杂交置换出T-DNA;T-DNA与发夹H-DNA杂交使得二茂铁靠近电极表面;一条TS延长链可以释放出多条T-DNA,将二茂铁富集到金电极表面,从而实现信号放大检测端粒酶活性.HeLa细胞个数在5~100范围内与电流值成正比,最低可检测5个HeLa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因此,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方法.

    端粒酶链替代反应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