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周其凤

月刊

0251-0790

cjcu@jlu.edu.cn

0431-88499216

130012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ournal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我国化学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新兴演算产边缘学科等领域中新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以新、快、高为办刊特色,载文学科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被SCIE、SCI收录。在美国化学文摘千种表中居科技期刊前列。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期刊源。在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评比中先后获二等奖、一等奖和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诱导分步分态的苯型脱芳构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腾云洋曲泽星周中军黄旭日...
    752-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一类重要的含有杂原子的光催化苯型脱芳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脱芳反应是一个分步分态的[4+2]环加成反应,即前一步脱芳发生在三重态,后一步脱芳发生在单重态基态.其中,苯乙酮基团可被看作为光的接收装置,吸光后使得体系从单重态经内转换和系间窜越无能垒到达三重态,并在三重态完成质子转移生成具有反应活性的双烯,进而引发后续的脱芳反应.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势能面发现该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

    密度泛函理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脱芳构化立体选择性

    基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解离途径的理论研究

    齐人睿李明昊常浩付学奇...
    758-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别嘌呤醇(Allopuri-nol)和葛根素(Puerarin)从XO离去通道解离的动态过程.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别嘌呤醇和葛根素均结合在XO的钼蝶呤中心(Molybdopterin,Mo-pt);丙氨酸扫描的结果显示,Val789,Arg880,Phe911,Phe914和Val1081在XO与抑制剂的结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相比于葛根素,别嘌呤醇需要更大的外力和更长的时间才能从XO中解离,拉伸过程中Arg880,Phe1009,Thr1010,Val1011和Ala1079均对维持2种复合物的结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Phe649和Phe1013在抑制剂解离过程中起到门控的作用,His875起到阻碍抑制剂解离的作用.

    黄嘌呤氧化酶别嘌呤醇葛根素痛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

    光激发金属配位四苯基卟啉瞬态吸收和衰减动力学性质研究

    马子辉王梦妍曹洪玉唐乾...
    767-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苯基卟啉为实验模板,结合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数据及理论计算结果研究了光激发4种金属配位卟啉的光谱性质.光激发后,四苯基卟啉化合物TPP-2H,TPP-Zn和TPP-Mg稳态吸收光谱Soret带谱峰强度均明显降低,TPP-Ni吸收强度由0.3 a.u.增至1.3 a.u.,TPP-FeCl谱峰变化较小.TPP-2H和镁、锌配位卟啉的瞬态吸收光谱Soret带出现明显负峰,激光激发后其瞬态中间体的消光系数(εt)小于基态的消光系数(εG),ΔOD值为负值;3种卟啉正负峰微秒级衰减动力学过程表明,光激发后分子产生较为稳定的中间态,有利于光电转换或光反应.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金属卟啉光学性质差异由金属配位空轨道和电子排布引起.以上卟啉光学性质可协助理解光合作用过程,并为选择光电转换新型卟啉材料的配位金属提供实验支持.

    金属卟啉光激发瞬态吸收光谱衰减动力学电子转移

    水溶液pH对甲烷低温氧化制备甲醇的影响

    李健于明明孙源冯文华...
    776-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了Fe/ZSM-5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R UV-Vis)、拉曼光谱(Raman)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Solid-state NMR)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相关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H2SO4和NaOH调控反应体系的pH,并通过气相色谱和液体核磁共振波谱分别对气相和液相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水溶液pH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pH下Fe/ZSM-5催化剂的金属析出量以及剩余H2O2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甲烷低温氧化制备甲醇的反应提供了指导思想.

    甲烷甲醇过氧化氢沸石分子筛Fe/ZSM-5

    固体核磁共振Multiple-CP定量技术的参数优化与应用研究

    张志兰王宁唐丹丹舒婕...
    784-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体核磁共振Multiple-CP定量技术可实现对不同体系、不同定量信息的检测.然而,Multiple-CP对样品属性的宽容度较低,其中有关样品属性的核磁共振参数包括氢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H)、交叉弛豫时间(TCH)和自旋锁定场下氢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Hρ)等.因而需要系统地掌握Multiple-CP各种实验参数与样品上述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Multiple-CP技术可适用的体系范围以及最优的实验参数范围.基于此,首先以L-丙氨酸为模型样品,探讨在Multiple-CP实验中弛豫恢复时间(td)、交叉极化接触时间(tp)和交叉极化次数(n)3种实验参数对分子中基团比例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并以L-缬氨酸、L-丙氨酸/L-缬氨酸的混合物为模型样品,探讨样品特性参数的差异性对Multiple-CP实验参数范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p受TCH和T1Hρ的影响较大.对于纯净物或均相体系,TCH是影响tp参数设置的关键.依据实验数据发现,当样品中各基团TCH差异度小于8%时,实验对tp的宽容度较高;对于混合物体系,需同时考虑混合物中组分T1Hρ差异度的影响.当组分T1Hρ差异度为32%、各基团TCH差异度为21%时,Multiple-CP对tp的宽容度高,可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实现定量检测.而当TCH差异度较大时,获取定量结果时tp的参数范围较小,实验条件较苛刻.Multiple-CP定量方法更适用于TCH和T1Hρ差异度较小的样品体系的定量研究.通过研究样品TCH和T1Hρ对实验参数的影响,总结了Multi-ple-CP方法所适用的样品体系特征,为使用Multiple-CP进行定量检测提供可参考的参数设置方案.

    固体核磁共振定量多次交叉极化实验参数交叉极化接触时间

    用于镁硫电池的原位生长NiS的泡沫镍正极集流体

    黄岩张树鑫努丽燕娜王保峰...
    794-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位生长NiS的泡沫镍NiS@Ni(NNF)和铜箔分别作为硫@微孔碳(S@MC)正极材料的集流体,0.4 mol/L(PhMgCl)2-AlCl3+1.0 mol/L LiCl"二代镁锂混合"作为电解液,测试了镁硫电池恒电流和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分析了2种不同的集流体在涂覆相同正极材料下对镁硫电池性能影响的原因.研究发现,采用铜箔集流体的镁硫电池循环后正极极片上观察到明显的裂缝,镁负极表面有分布不均匀的附着物,硫含量略高.采用NNF为集流体时,由于泡沫镍具有缓冲硫正极体积变化的孔道结构,正极极片能基本保持原本的形貌;特别是在NNF上原位生长的NiS可电催化加速多硫化物中间体的转化,减少多硫化物的生成并减缓其穿梭,不干扰镁负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使镁负极极片表面更为均匀,明显改善了镁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镁硫电池集流体泡沫镍硫化镍电解液

    铁氨基黏土-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复合催化剂的构筑及多酶级联反应研究

    李柳孙仕勇吕瑞GOLUBEV Yevgeny Aleksandrovich...
    803-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铁氨基黏土(FeAC)为载体,通过共价交联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构筑了铁氨基黏土-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复合催化剂(FeAC-GOx).利用FeAC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GOx结合进行级联反应,可催化葡萄糖转化为过氧化氢并产生显色反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FeAC-GOx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并评价了其酶动力学参数、催化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等.结果表明,GOx的固定化率可达到76.4%,所构筑的纳米结构酶复合体系具有高效的级联催化能力.与天然酶体系相比,FeAC-GOx具有更优异的温度和pH耐受性,且在重复使用6次后,酶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该体系不仅为新型葡萄糖传感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还为多酶级联纳米结构酶的构筑提供了新思路.

    铁氨基黏土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酶级联反应

    多巴胺基多重相互作用协同构筑抗污-杀菌双重功能涂层

    王昱芃赵洋李茉涵史素青...
    81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弱碱性和空气条件下,以多巴胺(DA)为多重相互作用模型分子,调控羧甲基壳聚糖(CMC)和侧基含伯氨基(—NH2)的磷酰胆碱基聚合物(PMA)与D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一步共沉积法构筑表面富含磷酰胆碱两性离子基团和CMC杀菌性聚合物的双重抗菌涂层.研究发现,DA分子的万能黏附特性有利于诱导CMC和PMA在基材表面发生共沉积,增强涂层中各组分及其与基材之间的界面结合力,所得涂层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超声2 h后,表面水接触角数值几乎保持不变,稳定性良好;而CMC和PMA聚合物链中的—NH2侧基与DA及其衍生物之间发生氢键、席夫碱和/或迈克尔加成反应等多重相互作用,协同改善DA分子氧化-自聚行为和沉积过程,获得形貌较为均一的涂层表面.所得表面同时含有两性离子基团和CMC聚合物链,兼具良好抗生物污染和杀菌活性,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多巴胺共沉积多重相互作用抗污-杀菌仿生涂层

    CTAB辅助水热合成高镍三元材料LiNi0.6Co0.2Mn0.2O2及其高低温性能研究

    张会双高延晓王秋娴李向南...
    819-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醋酸盐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散剂,通过水热合成-高温烧结的方法制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O2.结果表明,适量分散剂CTAB的加入可有效调节材料的颗粒形貌尺寸,降低锂镍混排,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加入2%(质量分数)CTAB时,制备的电池材料具有完整有序的层状结构,且颗粒均匀分散,具有最佳的循环性能和高低温性能.该材料在室温及倍率1C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5%.在-20,25和55℃条件下及倍率0.1C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60.3,168.5和207.2 mA·h/g.

    高镍正极材料水热合成分散剂高低温性能

    熔盐辅助法制备g-C3N4纳米结构及其光催化制氢性能

    桂晨王颢霖邵柏璇杨育景...
    827-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尿素作为原料,采用熔盐辅助热聚合法在KCl-NaCl-BaCl2体系中制备了带隙可调的g-C3N4纳米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及荧光光谱仪对产物的结构、形貌、成分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对g-C3N4纳米结构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制氢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的尿素/熔盐比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盐辅助热聚合法制备的g-C3N4纳米结构吸收光谱出现明显宽化,吸收边由普通热聚合法制备g-C3N4的约450 nm红移至约500 nm左右.同时光生载流子复合几率明显降低,从而有效提升其光催化制氢性能.最优化的g-C3N4(60)样品析氢速率达到12301.1μmol∙g-1∙h-1,为普通热聚合法制备g-C3N4析氢速率的4倍.

    g-C3N4纳米结构光催化制氢熔盐辅助法可见光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