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周其凤

月刊

0251-0790

cjcu@jlu.edu.cn

0431-88499216

130012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ournal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我国化学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新兴演算产边缘学科等领域中新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以新、快、高为办刊特色,载文学科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被SCIE、SCI收录。在美国化学文摘千种表中居科技期刊前列。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期刊源。在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评比中先后获二等奖、一等奖和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性能聚偏氟乙烯基柔性压电材料的设计策略进展

    张淑婷安琪
    11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电现象在新能源开发、传感、医药材料设计及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并受到普遍重视.在压电材料中,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因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易加工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在制备工艺和材料复合两个维度提高PVDF基压电材料输出性能的研究进展.在研究PVDF压电性原理的基础上,阐释了流延法、静电纺丝法、拉丝法及纳米限域策略等工艺和添加小分子、高分子、石墨类粒子及无机纳米粒子等复合策略提升其压电性能的机理.这些制备工艺的提高和填料的掺杂有助于偶极子的排列和高β相的形成.最后,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挑战进行了概述和讨论,并对PVDF基材料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聚偏氟乙烯压电响应制备工艺复合材料

    导电高分子在神经界面电极中的应用

    樊文倩钟正祥田宫伟王宇...
    1146-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界面电极作为人体和外部器件间信息融合的媒介,为人们进一步探究神经系统高级功能的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传统的神经电极多以金属和半导体材料为主,这两类材料因具有惰性材料的特性及优越的导电性能而成为早期神经电极的主要制备材料,但由于其刚性过大和光滑表面导致的机械失配及与生物组织间过高的电化学阻抗限制了神经电极的进一步发展.导电高分子作为一种有机导电材料,同时具备柔软性(杨氏模量约在0.01~10 GPa)和导电性(高掺杂度的导电高分子的电导率在金属范围,100~105S/cm)的特征,是制备神经电极的有效材料.近年来,人们利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对传统电极材料进行改性甚至替代,以提高电极比表面积、减小界面阻抗,并提高电极检测的灵敏性;同时减小电极与组织间的应变失配,减少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在导电高分子中引入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减少生物组织对电极的排异反应,增加电极在体内长期植入的稳定性.本文讨论和总结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神经电极中的应用,分别对导电高分子作为涂层修饰神经电极、全导电高分子材料神经电极及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神经电极等展开讨论,分析了导电高分子在神经界面电极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神经界面电极在脑科学和生物电子医疗等前沿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导电高分子神经界面电极生物兼容性应变失配组织整合

    硅纳米结构对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检测性能的提高

    窦树珍王中舜吕男
    115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多种构筑硅纳米结构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硅纳米结构提高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SALDI-MS)性能的研究工作,展望了利用功能化的硅纳米结构表面进一步提高激光解吸/电离(LDI)效率的前景.

    硅纳米结构功能表面表面化学小分子检测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分离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隆杰范鸿川秦渝曹秋娥...
    116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节点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的具有序多孔骨架的材料,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可调及表面性质可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通过对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进行选择及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后修饰处理,可实现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表面性质的调控,以提升其选择性吸附及特异性识别等性能,进而拓展其在分离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性质调控出发,介绍了其表面性质与分离分析性能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代表性工作,并展望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分离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金属有机框架表面性质分离分析气体吸附分子识别

    石墨烯基海绵在止血领域的研究进展

    杜芳林吴冰昕刘娇徐聪聪...
    1177-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烯基海绵是一类新型的外伤止血材料,由二维纳米片层构筑形成,具有多级孔道结构、快速液体吸收能力及易于表面功能化等特性,可作为平台式载体实现多功能复合,在外伤止血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石墨烯基海绵的外伤止血应用与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石墨烯止血海绵止血机制快速止血

    贵金属基纳米酶的研究进展

    蔡瑞刘建波吴晓春
    1188-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金属纳米材料在纳米尺度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及优异的催化性能,是一类重要的功能纳米材料.基于贵金属材料的纳米酶研究是贵金属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贵金属基纳米酶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可调控的类酶活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材料.本文总结了贵金属基纳米酶的活性种类、活性机理、活性调控以及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贵金属纳米酶催化检测疾病诊疗

    功能化金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葛浩英杜健军龙飒然孙文...
    1202-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金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光学特性,在材料、催化和医学诊疗等领域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本文综合评述了表面功能化的金纳米材料在肿瘤诊断及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对金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金纳米材料表面等离子共振临床诊断光疗联合治疗

    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纳米粒子的多元化结构及应用

    王雅雯李东梁文凯孙迎辉...
    1213-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单一的金属纳米粒子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多学科交叉发展的需求.因此,将多种金属纳米粒子(如不同尺寸、形状、组分等)集成在同一基底表面,能够充分发挥不同金属纳米粒子的性质和优势,极具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多元化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粒子结构的构筑方法,以及其在信息编码、光电器件、能源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当前在多元化结构制备中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利用多元化结构实现性能提升的前景.

    金属纳米粒子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多元化纳米结构自组装

    MXenes复合材料的发展:界面调控及结构设计

    巴智晨梁大鑫谢延军
    1225-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MXenes作为一类新兴的二维材料,因具有独特的亲水性、优异的力学性能、丰富的表面官能团、高导电率、光热以及光电效应等性能而成为研究热点,广泛应用在电磁屏蔽、电化学储能、生物医药、分离、传感器和海水淡化等领域.虽然MXenes具有这些优异的性能,但是其存在的与疏水性高分子相容性差、带负电的官能团阻碍电解质运输及易氧化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通过对MXenes进行界面调控以解决其固有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MXenes进行针对性的结构设计以提升界面稳定性,其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本文对MXenes复合材料发展过程中在界面调控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重点介绍了 MXenes的结构和性质及MXenes在复合材料中的界面调控手段,对MXenes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并对MXenes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复合材料界面调控结构设计

    对羟基二联苯诱导的表面金属-有机键断裂

    徐智超李雪超唐雁宁张海明...
    1241-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杂化结构是表面在位反应过程中常见的中间体.金属-有机杂化结构中金属-有机键的断裂需要克服较高的活化能垒,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竞争副反应以及分子的脱附.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4,4'-二羟基联苯分子在金属表面与预先制备的金属-有机链的作用,发现其氧端能有效地降低金属有机杂化体系断键的能垒,使得金属-有机键的断键反应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该结果提供了一种调控表面反应中间物的新手段.

    扫描隧道显微镜表面在位反应金属-有机杂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