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周其凤

月刊

0251-0790

cjcu@jlu.edu.cn

0431-88499216

130012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ournal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我国化学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新兴演算产边缘学科等领域中新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以新、快、高为办刊特色,载文学科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被SCIE、SCI收录。在美国化学文摘千种表中居科技期刊前列。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期刊源。在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评比中先后获二等奖、一等奖和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源于钛基铅酸电池的再生钛基体作为板栅集电体的研究

    刘德波吴昱澎许珂大林海波...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基铅酸电池能够大幅度提高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解决了传统铅酸电池正极板易腐蚀和软化的问题,商业化潜力巨大.然而,相比于传统铅酸电池成熟的回收工艺和再生铅的利用,钛基铅酸电池的回收方法以及回收材料的应用途径是未来钛基铅酸电池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制备了源于钛基铅酸电池的再生钛基的正负极板栅,将正极板栅组成为再生钛基体/锡锑中间层/铅,将负极板栅组成为再生钛基体/铜/铅.通过研究源于钛基铅酸电池的再生钛基体用于板栅集电体的电化学性能,讨论了循环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基于再生钛基正极板的活性物质放电比容量为72.4 mA·h/g,相应电池在0.5C100%DoD(放电深度)下的循环寿命为180次;基于再生钛基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放电比容量为98 mA·h/g,相应电池在0.5C100%DoD下的循环寿命达到332次,用再生钛基体制备的板栅及电池的性能与纯钛基体相同.

    铅酸电池再生钛基体板栅循环利用循环寿命

    单层GeTe在锂/钠/钾离子电池中潜在应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陈俊杰张瑞丹陈越
    12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具有快速充放电速率和有利于金属离子存储的负极材料对可充电金属离子电池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探讨了具有独特锯齿状皱褶层结构的单层碲化锗(GeTe)作为锂/钠/钾离子(Li+/Na+/K+)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前景.计算结果表明,单层GeTe有利于Li+/Na+/K+的稳定吸附(-0.636,-0.794和-1.260 eV),并通过差分电荷密度及分波态密度图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强相互作用.Li+/Na+/K+在单层GeTe上的低扩散势垒(1.103,0.344和0.483 eV)以及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出的扩散系数(3.65×10-12,2.385×10-10和9.43×10-12 cm2/s)表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优异的扩散能力和快速的充放电速率.合理的开路电压(0.39,0.64和0.25 V)和高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535.4,669.2和1070.72 mA·h/g)预示单层GeTe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可为其它类似皱褶层六方结构在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中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碲化锗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

    三维氮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及储锌性能

    何军朱傲阳魏雨晨朱怡全...
    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MgO@ZIF-8为双模板和辅助碳源,KHCO3为活化剂,煤沥青(CTP)为碳源,制备了三维氮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片(N-CNs),探究了KHCO3与CTP的质量比对N-CNs的结构、化学组成和锌离子储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CO3与CTP的质量比为3∶1时,制备的样品(N-CN3)具有三维互连的碳纳米片结构、高比表面积(2360 m2/g)和吡咯氮含量.将N-CN3作为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正极时,其在2 mol/L ZnSO4电解液中展现了出色的比容量(当电流密度为0.2 A/g时,比容量为157.6 mA·h/g)、高的能量密度(在176.1 W/kg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为126.5 W·h/kg)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当电流密度为5 A/g时,经过20000次循环后容量仅衰减6.4%,库仑效率为99.6%).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证实,吡咯氮掺杂增加了电极材料对锌离子的吸附能,提高了N-CNs对锌离子的吸附容量.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煤沥青多孔碳MgO@ZIF-8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黄铁矿-Fe(Ⅲ)表面Lewis酸位点增强微囊藻毒素催化水解的机制

    兰星贺玉婷张清方艳芬...
    14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黄铁矿(Pyrite)在高温(60℃)下能有效降解(k=0.072 min‒1)水中微囊藻毒素(MCs),但突破高温瓶颈、实现常温条件[(25±5)℃]下MCs的高效降解仍是目前水处理技术的难点.本文发现外加铁离子(Fe3+,FeCl3)能加速Pyrite常温体系对微囊藻毒素-RR(MC-RR)的水解效率(水解贡献率77.94%),其降解速率常数(0.36 h‒1)是单独Pyrite体系(0.12 h‒1)的3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循环伏安法(CV)、原位表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ATR-FTIR)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等研究发现,外加Fe3+通过形成Fe(Ⅲ)—O键增加了Pyrite表面Lewis酸铁位点数,再通过其与C=O配位实现了对MC-RR酰胺键的水解.此外,外加的Fe3+还能将Pyrite表面多价态硫物种(Sn2-,S22-)氧化为单质硫(S0),通过形成氢键—NH…S进一步促进MC-RR的水解.本研究不仅为蓝藻水华治理提供了一种常温矿物处理技术,还为自然水体中酰胺类有机污染物的自净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微囊藻毒素Lewis酸位点水解黄铁矿催化机制

    缺陷CuAg催化剂的构筑及电催化CO2还原制备C2+产物

    井慧芳刘毅房强郎学磊...
    15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电化学还原Ag/Cu(OH)2构筑得到了富含缺陷位点的Ag/Cu-OH催化剂,与Ag/CuO前驱体电化学还原获得的Ag/Cu-O相比,其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制备C2+产物的选择性.在H型电解槽(H-cell)中评估了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Ag2%/Cu-OH表现出比Ag2%/Cu-O高1.5倍的乙烯(C2H4)法拉第效率(FE)和高1.3倍的C2+法拉第效率.在接近实际应用的膜电极组件(MEA)中,Ag2%/Cu-OH在高达37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高达56.2%的C2H4法拉第效率.Ag2%/Cu-OH性能的提高不仅归因于Cu和Ag之间的协同作用,还归因于具有更多的低配位Cu缺陷位点,低配位Cu有利于*CO的吸附,进一步促进了*CO二聚为C2+产物.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电催化缺陷位点乙烯产物C2+产物

    有机磷腈盐/三乙基硼二元催化体系协同催化环氧化物与二氢香豆素的开环交替共聚

    姜春环王俊麒刘晓雨杨烨...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有机磷腈盐催化剂三[三(二甲氨基)亚氨基]氯化磷(P4+Cl‒)与三乙基硼(TEB)组成的二元协同催化体系,实现了3,4-二氢香豆素(DHC)与多种环氧化物的开环交替共聚.系统考察了聚合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条件,P4+Cl‒/TEB催化体系对多种环氧化物与DHC的开环交替共聚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避免了分子内酯交换等副反应.研究了反应动力学,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体积排阻色谱(SE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端基明确、分子量可控的高度交替结构的醚酯共聚物.

    磷腈盐有机催化酚内酯开环交替共聚聚酯

    聚醚醚酮纤维负载氧化铋的压电效应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刺激作用

    梁露娴宋安琪周扬孙平...
    17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声剥离法制备压电性能优良的氧空位氧化铋(BiO2‒x),利用绿原酸将BiO2‒x负载在聚醚醚酮(PEEK)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肩袖补片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成骨细胞分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BiO2‒x后,PEEK纤维不仅表面性能(粗糙度、亲水性和表面能等)明显改善,而且压电性能也显著提高(压电系数为3.8 pC/N,开路电压为0.97 V,短路电流为575.6 μA).该材料不仅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型M2极化,而且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在修复肩袖撕裂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聚醚醚酮纤维表面改性压电性能巨噬细胞极化成骨细胞分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