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李进

月刊

1673-0801

chgdzj@188.com

0591-83612312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古田路2号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Journal xingfu shenghuo zhinan·gaodeng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会刊,旨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总结、介绍、传播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先进经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研究高职、宣传高职、服务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者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平台;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者理论探索、学术争论的园地;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窗口;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决策部门的帮手。《高等职业教育》口号:面向未来,彰显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研究

    袁明
    152-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为研究对象,按照“企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修改完善”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使课程能适应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为社会培养“首岗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

    工作过程系统化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高职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课程为例

    李英何宝文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包括: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任务为中心构建知识、技能、态度相统一的课程内容;采用理实一体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层次性和学生兴趣点,对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学媒体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采用“立体考核、综合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案.

    工学结合教学过程最优化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与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

    王峰祥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根据课程开发产品提出了课程建设的“311”模式,并对课程开发的产品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评价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能有效的保证课程开发的质量.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质量监控与评价

    项目教学在高职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实施分析

    张宗飞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引起了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项目教学在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教学中的实施,首先分析了项目教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然后提出了项目教学实施的方法及对教师的要求,最后通过实施过程表明:项目教学适合于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

    刍议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

    陈秀荣邓奎伟
    163-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发生碰撞和交互影响是必然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背景分析,推进高职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方法.

    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

    邹婷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道德教育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积极心理学与道德人格教育都是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新的理论和研究方向,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生成的两种理念,有着相同的时代诉求和宗旨.透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高职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途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支点与育人途径探析

    沈燕红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是大学的根本属性.文章认为以科学、人文与个性精神为支点,建构起了大学文化精神的主体内涵;阐述大学文化精神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育人功能是它的本体功能;并指出文化传承、融合与创新是文化精神育人的三个重要途径.

    大学文化精神构建支点育人功能实现途径

    畲族女性文化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

    吴素萍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量流传下来的畲族民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文化生活是其不可或缺的题材,由此可见,畲族人民对女性地位的重视.这些文学作品通过对女性文化生活的描述,塑造了畲族丰富的女性文化特征.畲族人民不再将女性视为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畲族女性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内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较高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畲族女性文化生活的分析和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讲述了女性意识在畲族的表现,并对畲族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做出了探索.

    畲族民间文学女性文化畲族女性意识

    高职行校企人才培养模式跨界教育探索与实践

    刘辉珞
    174-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基于行业组织的高职教育“行校企三元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跨界教育改革思路,融进了行业组织中具体协会、学会等元素.依托行业组织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平台,对校企合作跨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进行探索与实践.

    行业学校企业人才培养模式跨界教育

    试论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及对我国高职通识教育的启示

    李巧平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赫钦斯以他的哲学认识为基础,提出通识教育思想.基于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着眼于发展人性,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精神;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理智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注重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等方面来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永恒主义教育通识教育观高职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