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杨学军

双月刊

1001-2486

xuebao@nudt.edu.cn

0731-84572637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和主管的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于1956年。它的主要宗旨是吸纳优秀稿件,报道最新科研成果,创办精品期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学报现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进入的国外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美国的《EI page one数据库》、美国的《化学文摘》(CA)、美国的《国际宇航文摘》(IAA)、英国的《科学文摘》(SA)、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的《文摘杂志》(РЖ)、英国的《INSPEC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电子与通讯文摘等。学报进入的国内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学报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实行纸张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出刊模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翼伞系统自主归航的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孙青林杨金山孙昊陈增强...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翼伞系统的建模、航迹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三项关键技术,以支撑翼伞系统的自主归航在大规模装备空投补给、运载火箭助推器回收和自然灾难救援等场合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调研国内外翼伞系统的发展,对其三项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前沿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重点包括翼伞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柔性建模技术和障碍空间内的航迹规划技术以及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轨迹跟踪技术.对翼伞系统自主归航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有助于对翼伞系统的自主归航研究形成总体性认知并掌握其发展动向,将对后续翼伞系统自主归航的研究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翼伞系统自主归航航迹规划轨迹跟踪控制

    碳类粒子对固体推进剂束流发散角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欧阳吴建军程玉强张宇...
    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墨烯和碳粉两种碳类粒子作为掺杂剂定向改性固体推进剂,借助高速摄影技术和自搭建的束流发散角度测量系统,对比并分析不同掺杂比例和工作条件对改性推进剂束流发散角度的影响,确定了掺杂粒子的最优掺杂比例和工作条件.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碳粉的最优掺杂比例均为 7%,且石墨烯的束流发散角度更小,生成稳定等离子体流的响应时间更短.同时,石墨烯更适配于小激光能量供给下的工作条件,而碳粉更适配于大激光能量供给下的工作条件.

    掺杂粒子空间推进固体推进剂束流发散角度实验研究

    高速飞行器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温控机理分析

    郭庆阳马锐李世斌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先进飞行器特殊舱段高温构件的热控难题,提出一种新的半主动温控原理,基于该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的换热性能及温控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的热控性能明显更为优异,尤其是充装 100%浸润气凝胶的半主动冷却装置,3 000 s时刻热端温度为272℃,比被动式换热工况下的温度低 102℃,峰值效率最高达到68%;冷却装置出口压力越大,冷却工质到达沸点的时间也越长;填充浸润气凝胶能够有效延长冷却工质从吸热到蒸干的时长,质量较其他填充方式也更小.

    高速飞行器热防护技术半主动冷却温控机理

    空间目标探测多传感器协同规划

    龙洗蔡伟伟杨乐平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个地基雷达协同探测空间目标为背景,针对传统以整个可探测弧段为决策变量的协同规划方法存在的探测效率不高问题,建立了多传感器协同探测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确定探测弧段和探测起始时间的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考虑空间目标属性、类型、发射时间、雷达散射面积等级、用途等多种因素,构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1-9 标度法得到空间目标的优先级.以优先级最大化为目标,考虑探测时长、传感器容量等约束条件,采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求解,并从探测资源消耗率和任务完成率两方面对规划方法性能进行评价.与改进的启发式算法以及传统进化算法的对比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提高任务完成率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率.

    空间态势感知资源调度模糊综合评价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

    航天器轨道机动自适应逆向移动滑窗检测方法

    李泽越杨震李海阳罗亚中...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两行轨道根数为数据来源,提出采用逆向移动滑窗的自适应轨道机动检测方法.建立检测窗口的自适应配置模型以获得不同目标的检测窗口,采用交叉弧段预报思想更精确地估计机动时刻,通过逆向移动滑窗方法实现近实时机动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真实机动以及已有文献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适应不同轨道空间目标机动检测的窗口配置,且在给定仿真条件下检测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机动时刻估计准确度与已有方法对比有显著的提升;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应用于近实时的轨道机动检测.

    轨道机动移动滑窗轨道异常检测空间态势感知

    考虑推力损失的运载火箭主动段容错控制

    谢昌霖杨述明程玉强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载火箭上升段易出现推力下降等动力系统故障,传统的控制方法在干扰性较大场合难以满足高精度、高稳定的控制需求.本文进行了运载火箭自适应增广控制与模糊PD控制方法的研究,并分析两者的控制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动态切换控制算法,通过计算自适应PD控制与模糊PD控制的输出量加权,得到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案;将控制力矩重构与动态切换控制算法结合,进行火箭容错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规则的动态切换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姿态控制品质,相比于其他控制方法,偏航角最大偏差减小20%以上,系统响应时间至少快15%,且控制过程中未出现振荡.

    运载火箭自适应增广控制模糊PD控制动态切换容错控制

    复杂约束下航天器高效机动路径规划和时域调节方法

    岳程斐鲁明吴凡霍涛...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特殊正交群的姿态高效机动路径规划和时域调节方法.针对航天器大角度机动过程中的姿态约束问题,设计了基于梯度的避障策略,得到了虚拟时域中的姿态路径和期望角速度.为了满足执行机构最大输出力矩约束,提出了迭代非线性时域调节方法,通过时间缩放得到了满足控制力矩约束的高效机动角速度/控制力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姿态约束和控制力矩约束的同时,相较现有同类方法,显著缩短了机动时间,为受约束的航天器高效机动规划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姿态规划时域调节姿态约束控制力矩约束三维特殊正交群

    超声速巡航导弹气动力与推力参数一体化在线辨识

    江振宇唐晓斌刘双杨承业...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示超声速巡航导弹飞行中的气动力和推力特性,提升飞行性能及任务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气动力与推力参数一体化在线辨识方法.建立了以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超声速巡航导弹在纵平面的运动模型,建立了巡航段气动力系数和推力系数多项式模型,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开展了气动力与推力参数一体化在线辨识仿真验证,基于飞行试验对辨识性能进行了比较验证.研究表明,对超声速巡航导弹进行气动力与推力参数一体化辨识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飞行过程中参数在线辨识.

    超声速巡航导弹一体化在线辨识气动力推力

    双参数弹性基功能梯度圆柱管自由振动的高阶梁理论解

    马维力崔辉如申柳雷王诗琦...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阶剪切变形梁理论,推导了Winkler-Pasternak弹性基径向功能梯度空心圆柱管自由振动行为的控制方程.该方法无须引入剪切修正系数,自动满足空心圆柱管内外表面剪应力自由边界条件.通过引入辅助函数,将关于挠度和转角的耦合控制方程化为单一高阶微分控制方程.给出了典型边界条件下功能梯度空心圆柱管的频率和振型.将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理论的精度.可以为工程中常见的Winkler-Pasternak弹性基梁结构提供更高精度的一维弹性理论解,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材料的梯度参数和弹性地基刚度系数对固有频率值影响显著.与高阶固有频率相比,刚度系数对低阶固有频率的影响更加明显.

    自由振动功能梯度材料空心圆柱管Winkler-Pasternak弹性基高阶剪切变形梁理论

    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谐振频率调控方法

    崔勇李良亚王琛黄玉平...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波式机械天线作为机械天线的重要类型之一,其谐振频率与固有频率高度耦合,而目前声波式机械天线受到材料尺寸限制,谐振频率较高,无法满足甚低频或更低频段的需求.为调控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谐振频率,对声波式机械天线进行了振动建模,提出了增加单边固定约束、增加自由端质量和去除天线部分材料三种方法,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调控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谐振频率,且与解析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应力分布研究了三种调控谐振频率方法对天线辐射的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的影响,对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声波式机械天线甚低频固有频率有限元磁电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