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分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分子学报
高分子学报

王佛松

月刊

1000-3304

gfzxb@iccas.ac.cn

010-62588927

100190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北京2709信箱)

高分子学报/Journal Acta Polymer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报是1957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曾用名《高分子通讯》,月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主要刊载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应用和高分子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研究简报、快报和重要专论文章。读者对象主要为国内高分子学科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控释放二氧化硫的高分子纳米药物

    王浩肖春生陈学思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二氧化硫(SO2)气体分子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传统的使用气体吸入或亚硫酸盐作为供体的方法难以应用于临床.本综述首先介绍了一系列能够响应性释放SO2的有机小分子供体,梳理了这些小分子供体的化学结构及响应性释放方式.接着,回顾了近年来可控释放SO2的高分子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发展,简述了这些纳米药物的治疗机理及抗肿瘤效果.研究表明:将SO2与高分子纳米载体技术相结合,解决了有机小分子供体存在水溶性差、肿瘤靶向性不佳等问题.制备的可控释放SO2的高分子纳米药物能够实现在肿瘤部位的靶向富集及SO2气体的可控释放,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治疗效果.最后,分析并指出了可控释放SO2高分子纳米药物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氧化硫高分子纳米药物药物载体肿瘤治疗气体治疗

    D-酪氨酸与多黏菌素B修饰高分子涂层的构建及其抗细菌生物被膜功能研究

    殷光明赵娜娜丁小康徐福建...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氯乙烯(PVC)医用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被膜并引发细菌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采用酸敏感动态共价键将具有促进细菌生物被膜解散功能的D-酪氨酸、具有杀菌功能的多黏菌素B,以及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醛化葡聚糖修饰到医用导管常用的PVC材料表面,并研究其抗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功能.研究表明,修饰D-酪氨酸的高分子涂层能够有效抑制PVC表面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晶紫染色的结果表明具有多层交联高分子涂层修饰的PVC表面可以显著降低细菌生物被膜的生成(n=3,***p<0.001),形成的生物被膜仅为未修饰PVC片材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7.2%.该多层交联高分子涂层可有效减少植入体周围细菌感染引发的组织炎症,为构建抗细菌生物被膜医用导管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细菌生物被膜D-酪氨酸高分子涂层抗菌导管

    共递送尿激酶和替格瑞洛的纳米递送系统用于血栓疾病治疗的研究

    王纯肖建刘阳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可靶向血栓部位进行共递送尿激酶和替格瑞洛的纳米粒子(PEG-LCN-uPA),其内核为负载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的可变形液体纳米粒子(LCN),表面为通过缩酮连接臂修饰的溶栓药物尿激酶和具有靶向功能的聚合物链PEG-CREKA.得益于LCN的高渗透性和缩酮连接臂的氧化应激响应性,该纳米粒子经静脉注射后可在血液循环中保持稳定,经循环到达血栓部位后可高效渗透并累积至血栓部位,并响应氧化应激微环境释放尿激酶和替格瑞洛.最终,在小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和小鼠尾部血栓模型中,PEG-LCN-uPA均实现了安全有效的溶栓效果,展现了治疗血栓相关疾病的潜力.

    纳米材料血栓抗血小板尿激酶氧化应激

    基于3,6-二氯噻吩并[3,2-b]噻吩的共轭聚合物的直接芳基化缩聚合成及其半导体性质

    林琳琳张栩文石毅博邓云峰...
    3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β位氯代的噻吩衍生物3,6-二氯噻吩并[3,2-b]噻吩(2ClTT)为C—H单体、溴代噻吩取代吡咯并吡咯二酮(DPPC14-Br)或溴代异靛蓝(IIDC14-Br)为C—Br单体,采用直接芳基化缩聚(DArP)合成了共轭聚合物DPP-2ClTT和IID-2ClTT.氯原子的引入可大幅提高并噻吩a-C—H键的反应活性,理论计算表明,2ClTT的直接芳基化反应活性与文献报道的高活性氯代联噻吩C—H单体的活性相当.此外,利用氯原子较强的电负性,可以降低聚合物的前线轨道能级,DPP-2ClTT和IID-2ClTT的HOMO/LUMO能级分别为-5.35/-3.66 eV和-5.88/-3.73 eV.由于具有合适的HOMO和LUMO能级以及离域的HOMO和LUMO轨道,以DPP-2ClTT为活性层制备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表现出双极传输特性,最高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分别为1.36和0.89 cm2/V/s.IID-2ClTT具有较低的HOMO能级以及较为定域的HOMO轨道,因而该聚合物在OTFT器件中表现出n型传输特性,最高电子迁移率为0.029 cm2/V/s.相比于IID-2ClTT,DPP-2ClTT高的电子迁移率可归因于其好的骨架平面性、有序的分子堆积以及优异的薄膜形貌.

    共轭聚合物直接芳基化缩聚噻吩衍生物载流子迁移率有机薄膜晶体管

    含炔键的聚合物给体材料设计合成及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李大伟马雪晴崔新悦陈亚男...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初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主链含炔键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BEA-F和PBEA.由于炔键的强吸电子能力,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能级(HOMO)得以降低,使得聚合物的带隙变宽.同时,引入炔键的聚合物给体材料与受体小分子材料BTP-eC9-4F共混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可实现较低的非辐射能量损失与高的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Voc).最终基于PBEA的器件可得到0.91 eV的Voc、20.70 mA/cm2 的短路电流密度(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Jsc)和 10.39%的能量转化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远高于PBEA-F器件的 PCE(5.50%).

    有机太阳能电池炔键给体材料简单易合成

    阻抗渐变型丙烯酸复合涂层的可控构筑及其5G高频波段低反射高效电磁屏蔽研究

    柴哲元王子成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耐候性好、易加工、易成膜且保色性好的水性丙烯酸涂料作为基体,添加高效导电填料碳纳米管(CNT),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以实现阻抗渐变型电磁屏蔽材料的有效构筑;当CNT质量含量达到1 wt%+5 wt%+25 wt%以及1 wt%+10 wt%+25 wt%时制备的多层级复合涂层,在K波段(18~27 GHz)与Ka波段(27~40GHz),即5G高频波段表现出优异的低反射高效电磁屏蔽性能,电磁屏蔽效能(EMISE)均可达到20 dB以上,且呈现出低反射的特点,吸收系数最多可以达到0.92.

    阻抗渐变型丙烯酸涂层5G高频波段低反射高效电磁屏蔽

    链转移剂胶束调控可逆失活-断裂链转移聚合物的分散度

    覃小玲安泽胜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分散度)是决定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参数.目前通过聚合调控分散度的方法大都针对有机溶液聚合体系,缺乏有特色的在水相聚合体系中调控分散度的方法.本文中提出一种链转移剂胶束调控聚合物分散度的新方法.选用葡萄糖氧化酶(GOx)除氧-氧化还原引发可逆失活-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利用双亲性链转移剂在水溶液中存在的游离分子与胶束的热力学平衡,实现对聚合物分散度的调控.通过监测聚合过程中链转移剂胶束的变化,证实了链转移剂胶束对分散度调控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溶液的pH、添加剂,包括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分散度的影响.通过"一锅法"成功合成嵌段共聚物,验证了宽分散度的聚合物同样具有高的链端保真度.

    分散度分子量分布可逆失活-断裂链转移聚合链转移剂胶束

    基于葫芦[8]脲主客体化学的双客体组分动态交联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张鹏亮张莹莹李新桐任家骏...
    7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超分子主客体作用的动态交联在构筑用于生物大分子和细胞载体的可注射水凝胶输送材料方面具备很多优势,但单一性质交联点的动态快慢程度固定,无法进行调节,难以实现水凝胶动态可调的性能.本研究利用葫芦[8]脲(CB[8])能够与它的客体分子以摩尔比为1/2的比例形成同种三元复合物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设计了一种双组分超分子动态交联水凝胶系统.在水凝胶聚合物骨架的侧链上同时引入偶氮苯与苯基吡啶盐2种客体基团,其中偶氮苯客体与CB[8]的结合较弱,呈现较快的动态可逆性质;苯基吡啶盐客体与CB[8]的结合较强,呈现较慢的动态可逆性质.设计不同比例的2种动态交联,得到了系列网络结构相同,但交联点性质动态可调的水凝胶材料.水凝胶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得到的材料能够在流变学机械性能、自修复、剪切变稀、应力松弛、大分子药物释放等生物医用关键性质上随客体比例变化而进行调控,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葫芦[8]脲水凝胶主客体化学动态交联

    经Piers-Rubinsztajn反应制备含硅杂化多孔材料

    李书宏项锴徐彩虹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B(C6F5)3催化的Piers-Rubinsztajn反应,探讨了螺旋桨结构四苯基乙烯(TPE)分子与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合成反应路线,制备了 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该反应的突出特点是生成的Si—O—C键合产物中POSS核保持完整.采用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及热重分析对POSS基杂化多孔材料P4的孔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比表面积为SBET=582 m2/g,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NL-DFT)计算得到其孔体积是0.43 cm3/g,热重分析显示P4初始分解温度为463 ℃.上述结果表明,该杂化材料是一类介孔和微孔并存、并具有很好热稳定性的材料.该工作为构建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iers-Rubinsztajn反应

    高强度两性离子聚合物防污减阻水凝胶涂层的制备

    陈再宏虞海超吴子良左敏...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两性离子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SBMA)聚合物体系中引入天然、易得的κ-卡拉胶(κ-CG)调控前体溶液的流变行为,采用涂覆工艺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表面制备了多组分双网络水凝胶涂层,并用锆离子(Zr4+)配位交联强化K-CG网络结构.双网络结构使两性离子水凝胶涂层的力学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杨氏模量最高可达2.51 MPa、1620.76%和1.67MPa.该水凝胶涂层在玻璃表面呈强粘接状态,粘接能达2500 J·m-2.该水凝胶涂层在不同介质中均表现出较低的溶胀度,可避免因变形导致的涂层脱落.同时,SBMA使水凝胶表面形成致密水合层,在防污、减阻方面表现优异.

    两性离子聚合物双网络水凝胶涂层力学性能防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