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管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钢管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成海涛

双月刊

1001-2311

csstggzz@yahoo.com.cn

028-65578788;65578789;65578787

610081

四川省成都市解放路二段6号凤凰大厦3楼

钢管/Journal Steel Pipe
查看更多>>《钢管》杂志1964年创刊,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主办,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部级优秀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双月刊。刊号:CN 51-1164/TG。简介:主要报道国内外钢管(无缝、焊接)生产、技术、设备、产品,科研、经营、管理成果经验,反映钢管及相关行业学科发展水平,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案、新设备、新产品。设有专家论坛、综合述评、技术考察、企业管理、试验与研究、设计与开发、工厂建设与技术改造、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管加工、新设备、新产品、钢管涂镀、环保、钢管界、技术市场及科技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能源用钢管的应用现状、需求分析及思考

    张忠铧刘传森齐亚猛朱文琪...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战略下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给钢管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对钢管的功能和性能提出新的需求.聚焦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领域中的CO2输送用管、氢能领域中的氢气输送用管和储能领域中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用注采管,总结了新能源用钢管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各领域用管需求,并就"双碳"背景下新能源用钢管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钢管CO2输送氢气输送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应用现状需求分析

    管线钢合金元素和显微组织对钢的抗硫应力腐蚀的影响

    张龙李效华丁然吕传涛...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述了合金元素、制备工艺及显微组织对钢的抗SSC性能和HIC能力的影响.认为:在设计钢的化学成分时,可根据不同元素对其SSC性能的影响,选取多种元素同时添加以改善钢的抗SSC性能;与普通高温回火相比,在较低温度下长时间回火或双次回火可能会更大程度地提高马氏体组织材料的抗SSC性能;在马氏体组织中引入铁素体,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抗SSC性能.此外,还可以尝试在材料中加入适量的Cu元素,再通过临界淬火+回火的方法得到回火索氏体和铁素体复相组织,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抗SSC性能.

    管线钢显微组织合金元素抗硫应力腐蚀开裂

    顶头钢成分对氧化行为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程国祥郑成明卢磊田青超...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合金钢穿孔顶头表面制备合理结构的氧化膜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合金元素对氧化膜形成的影响,在1020℃的酒精和水混合溶液滴定气氛中对10Mn、15CrNiMoW2和316L进行了高温氧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对氧化行为进行表征.研究发现:W促进了氧化膜尖晶石相的生长,提高了晶面间距,加剧了金属基体的内部氧化;随着Ni和Cr含量的增加,元素的分布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316L中富Ni墙和富Cr氧化物墙的形成显著阻碍了O2—从外部向内部氧化膜的扩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

    穿孔顶头氧化行为化学成分组织性能

    Nb含量对X7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

    何小东张永青HAN David陈越峰...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测了Nb含量为0.046%和0.075%的X70直缝埋弧焊管的强韧性,分析了管体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升高,管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组织由PF+B粒转变为以B粒为主;管体横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均为典型的"拱顶"型,拉伸性能均满足要求,但含量为0.075%Nb的管体的横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高;Nb含量相同时,C含量越高,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越高;含量为0.075%Nb的钢管具有更好的低温冲击韧性,但含量为0.046%Nb的钢管的韧—脆转变曲线具有更高的上平台能.Nb含量较高、C含量较低的钢管的热影响区也具有更好的低温韧性.探讨了C、Nb元素的含量及组织类型、析出相和位错密度对X70管线钢强韧性的影响.

    直缝埋弧焊管管线钢X70铌含量微观组织强韧性

    碳氮化物析出行为对钒微合金化套管钢屈服强度的影响

    扈立张旭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钒微合金化套管钢调质处理后的屈服强度对回火温度有较高的敏感性.研究了碳氮化物析出行为对钒微合金化套管屈服强度的影响.分析了钒微合金化的作用与N含量的关系,研究了VN和VC的析出行为以及析出相的强化作用.分析认为:V含量与材料热处理后的强度波动存在近似定量关系,V含量每增加0.03%,在回火温度变化10℃时将产生3~4 MPa的附加屈服强度波动.因此,可据此对钒微合金化钢种进行成分优化设计和产品性能控制,以增加实际生产中套管强度指标的稳定性.

    套管热处理屈服强度钒微合金化碳氮化物析出行为

    超深井用160钢级超高强度高韧性套管的研制及组织表征

    董晓明尹学东张忠铧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超深井开发要求对超高强度高韧性套管的合金化技术和制造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出具有优异韧性和抗延迟断裂性能的BG160V超高强度高韧性套管,并分析了该BG160V套管在不同服役温度下的强韧性以及微观组织.工业性试制的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套管的屈服强度达到1100 MPa以上,0℃横向夏比冲击功超过名义屈服强度的10%,满足超深井油气资源开发对套管性能的要求;管体晶粒度达到11级,平均有效晶粒尺寸2.45μm,细小的晶粒是材料具有良好韧性和抗延迟断裂性能的主要保证.

    套管160钢级超高强度高韧性晶粒尺寸抗延迟断裂

    钠冷快堆堆内构件用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的开发

    庄建新庄卓俊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均质化热处理+锻造+热挤压+冷轧工艺实现了钠冷快堆堆内构件用TP316H不锈钢无缝管的国产化,并检验了产品表面质量及尺寸、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室温~650℃的拉伸性能、室温冲击及硬度、高温持久性能等.结果表明:该TP316H不锈钢无缝管表面质量良好,尺寸精度高;化学成分完全可控,纵向平均晶粒度约为5.5级,非金属夹杂物级别极低,铁素体含量为0,钢质纯净;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优异,耐晶间腐蚀性能优良,完全满足钠冷快堆堆内构件的工况运行要求.

    无缝管奥氏体不锈钢钠冷快堆堆内构件热挤压力学性能晶间腐蚀

    PZ80套管用膨胀管品种开发

    林震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API标准套管用膨胀管强塑性匹配不佳等问题,采用低碳、中锰、微合金含铝成分体系,开发出PZ80套管用膨胀管.通过淬火+亚温正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工艺使钢种获得残余奥氏体,利用残余奥氏体在钢中的逆相变特性,使管材同时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满足套管用膨胀管对于膨胀前易延伸、膨胀后高强度的要求;通过优化热加工工艺,保证钢管内外表面质量和壁厚精度,壁厚精度达到—4%~7%的水平,满足了—8%~8%的技术协议要求.

    膨胀管连轧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残余奥氏体尺寸精度

    高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31254无缝管生产工艺研究

    丁文炎蔡黎明徐伟良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典型牌号S31254研究高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管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塑性、金相组织变化规律.采用"热挤压+三道次冷轧"工艺生产S31254不锈钢管材;用高温热处理工艺消除前道工序产生的σ等析出相;中间道次钢管在1150~1180℃保温5~10 min后以350℃/min以上速度快速冷却,批量生产的S3125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等均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无缝管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31254高钼生产工艺

    加胶内衬复合钢管制造工艺探索及质量评价

    杨勤祥廖青云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内衬复合钢管两层之间添加特殊黏合剂,并根据胶黏剂特性采用适当的加热温度和复合工艺提高两层之间的黏结强度的方法解决了铺管船Reel-Lay铺设方法卷曲时衬管的分离和起皱问题.试制的Φ273.1 mm×(12.7+3)mm规格L450+316L内衬复合钢管的黏结强度达到30 MPa以上.对试制样品进行弯曲半径R为8.19 m和9.56 m的弯曲试验评价,基、衬管没有分离和起皱.结果表明,这种两层之间加胶的工艺方法可以满足海上Reel-Lay铺设钢管的卷曲要求.

    内衬复合钢管卷曲铺设加胶分离起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