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双月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Jour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view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政策扩散的空间模式、多重机制与府际互动决策

    彭可余刘浩
    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扩散过程中,地方政府决策并非彼此独立,周边城市的政策响应情况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策采纳,进而在多层级政府间产生复杂的政策扩散模式,空间转向的政策扩散为厘清地方政府决策行为提供了府际互动的空间视角.本文以277个中国地级城市的网约车监管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引入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行政距离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采纳过程中的府际互动决策行为与空间扩散模式.结果表明,中国网约车监管政策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依赖性特征,地方政府选择跟进经济水平相似的城市,并与相同行政层级的城市出台互补或替代性的政策内容.这种同级政府间的决策互动增强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扩散效应,而不同来源的纵向扩散效应具有重叠性.本文从空间视角重新审视了传统的政策扩散理论与假设,有助于增进对地方政府议程设置和政策制定问题的理解.

    政策扩散政府行为府际关系空间效应网约车监管

    区域碳减排政策协同的演化轨迹与影响因素——基于网络分析视角

    赵泽斌李映洁生世玉璩爱玉...
    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驱动下的网络分析方法为减排协同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历史和实际两个角度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减排政策协同的历史逻辑、空间特征和驱动因素,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既有考察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关系不同,本文构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省际政策网络度量模型,以大数据文本分析度量4 988份省际区域政策协同度以及275份中央政策关注度为基础,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构建省际政策协同网络,研究中央政策侧重对地方减排政策协同的影响.基于BERTopic模型发现区域协同减排政策经历了重点示范地区辐射、区域协调战略引领和全国系统分类施策三个阶段,形成了差异化的目标回应、扩大化的协同范围以及具体化的政策内容三种机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发现31省份间共存在457次减排协同关系,网络呈现出中部、东部紧密而西部、南北部松散的不平衡态势.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是核心行动者,吉林、宁夏、黑龙江是边缘行动者,湖北、湖南起到"桥梁"作用;此外,基于多元回归二次指派程序发现中央政府关注度越高、地理区位越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越有利于区域减排协同.中央政府应平衡政策关注、坚持数量目标和结构优化、依据角色定位分类施策.

    "双碳"目标区域减排政策协同BERTopic模型社会网络分析

    制度耦合、情境激励与政策执行模式差异——基于L市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冉鹏程蔡长昆魏姝
    3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政策执行模式的差异,对于理解政策过程与中国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已经发现,政策属性、层级结构与制度环境是导致执行模式差异的重要因素.研究整合了制度耦合和情境激励两个变量建构了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将政策执行模式划分为竞先创新型、行政利用型、象征表率型、冲突调适型,以打开政策执行模式差异的过程"黑箱".通过对L市不同党政部门和乡镇街道落实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多案例比较分析,本文对理论预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上级政策的"下沉"冲击地方政府治理场域,在合法性与理性逻辑的双重驱动下,通过合法性确认与政治-经济激励机制,两个关键变量——制度耦合和情境激励——塑造了地方政府内部次级条块部门的政策回应过程与执行模式.不同执行模式的类型化既拓展了政策执行的差异化模式研究,也拓展了组织行为逻辑的研究.

    政策执行制度耦合情境激励模式差异合法性确认

    从遵从到调适:棘手问题项目制治理中的政策执行逻辑——基于H省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多案例研究

    张兴
    5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棘手问题是政策研究的新热点,项目制是我国治理棘手问题的常规路径.文章以H省蓝天碧水保卫战为例,试图揭示棘手问题项目制治理中的政策执行逻辑,剖析"遵从-调适"执行的生成机理,以回应项目制何以助推棘手问题的有效治理.基于多案例分析发现:项目制增强了政策执行的手段和过程约束,项目 目标与政策目标双轮驱动,形成从"遵从"到"调适"的两阶段执行模式.根据工具适配性和资源充分性变量,"遵从-调适"执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双刃剑效应"和制度性安排诠释了"遵从-调适"执行的生成机理.项目制有助于消解棘手问题信息、资源和动机不足等治理困境,但衍生出适配性风险、项目碎片化、资源结构性短缺等新问题,产生治理有效性的张力;旨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调适执行是以特定的制度安排为前提条件."遵从-调适"执行体现棘手问题项目制治理场域中政策执行的复杂性理论意蕴.

    棘手问题项目制政策执行环境治理复杂性理论

    医院价格与质量信息披露对医疗服务市场供需双方行为的影响——基于国际文献的叙事综述

    陈晋阳杨宜勇
    6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服务价格与质量信息披露是缓解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提高医疗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医院排名就是其应用形式之一.基于发表在健康经济与健康政策领域国际期刊上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叙事综述的方法研究了医院价格与质量信息披露政策对患者就医选择与医院市场份额、医院服务质量与医院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医院价格与质量信息披露并未如理论预期一般改善了患者就医选择,也因此未能显著影响医院市场份额;医院质量信息披露虽然改善了医院的质量评价指标,但并未带来患者健康结局的对等提升,还引致了医院的策略性行为;政府管制、市场竞争与声誉约束是医院质量信息披露得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三大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关乎职业声誉的内在激励可能比影响财务收入的经济激励更加重要.

    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声誉医院排名

    征召、链接与催化:关系资本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合作网络形成效应研究

    南妍封铁英
    8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医养结合服务可充分激发服务主体潜力与活力、加速资源共享,是提高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与效率的基础.探索关系资本如何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合作网络形成,有利于深入理解医养结合服务合作机制,对政府部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等主体聚集,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合作网络形成具有理论价值与政策意义.本文基于典型案例,采用扎根理论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分析关系资本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合作网络形成路径及其具体效应.研究发现,关系资本、情境条件、触发条件与合作网络形成结果间具有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多元条件通过组合、匹配以政府关系资本构型、综合关系资本构型与非政府关系资本构型三条路径促进合作网络形成,并可分别产生征召效应、链接效应与催化效应,可从拓展合作关系、积累社会关系资本与撬动优势关系资源视角突破医养结合服务合作困境.同时该结论强调了在中国公共服务治理场域下关系资本的重要角色,拓展了公共服务合作网络形成前因条件研究,完善与发展了合作治理理论.

    关系资本医养结合服务合作网络效应

    推动医防融合: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的经济绩效和健康绩效

    苏敏张天娇刘银喜李东旭...
    10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如何兼顾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并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医防融合"是中国新一轮医改面临的难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和2015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粗糙化精确匹配和长差分策略对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经济绩效和健康绩效进行评估.根据释放效应理论,本文发现在短期内老年人健康体检会释放健康需求,其自付-收入比、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及医疗费用显著增加,并且这种释放效应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更加明显.其次,健康体检对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存在显著的释放效应,并且这种释放效应在60-64岁老年人中更加明显.最后,在短期内,健康体检对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建议完善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的内容和流程,增强获得感;积极推进"区块链+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加强对健康数据的使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构建"全民参与健康共同体"治理格局.

    医防融合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经济绩效健康绩效

    实干型领导风格如何促进基层干部的创新行为——来自某县级区域的经验证据

    张丽周建国
    11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领导的个性特征、行为特质和营造的组织氛围是影响基层干部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然而既有研究并未清楚阐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政策企业家理论,运用某县级区域的经验证据,探索了实干型领导风格对基层干部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实干型领导风格对基层干部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工作自主性在实干型领导风格与基层干部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物质型和精神型激励机制均在实干型领导风格对工作自主性的影响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优化领导干部任用标准、完善培养体系,重视干部的心理感知、满足自主需求,畅通干部的晋升渠道、丰富精神激励等政策建议.

    治理创新领导风格基层工作自主性激励机制

    关联性治理:乡镇政府政策动员的一个解释

    赵军义
    13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政策软约束情境下,乡镇政府如何赋予政策执行刚性以顺利实现政策动员,仍然是学术界有待解释的重要问题.基于甘肃省H县五个乡镇的公共文化治理实践,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用于解释乡镇政府政策动员行为模式的"关联性治理"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乡镇政府基于制度、利益和文化等治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乡村社会网络,进而通过政策创新机制、任务分解机制和群众动员机制,实现了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任务在乡镇与村之间的有效传递,提升了治理主体间一致行动的能力,达成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政策动员 目标.本文拓展了政策动员的研究视角,可以为软约束情景下的政策执行实践提供参考.

    政策软约束政策动员公共文化治理关联性治理行为模式

    公共管理中的复制实验:评价指标与研究议程

    董斌孜孜王程伟华乐勤
    14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制研究是将原始研究在具有差异性的情境中进行复制的科学研究方法.复制研究能加强理论的外部效度,使理论得到泛化和发展,是科学知识前进的核心动力.然而,在公共管理学科中①,复制实验仍不发达,尤其缺少过程规约与评价指标.本研究基于华乐勤等人在2018年发起的复制研究"七个决策点"理论框架,开发出量化编码薄,对公共管理学科中的17篇复制实验进行26项系统回顾与讨论,并解释如何稳健有效地进行复制实验.研究发现,现有复制实验在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建构效度,复制具体方法和实验基本规约三大方面均有欠缺.基于本次编码实践和文献回顾,本文提出了可供未来学界参考的复制实验议程:其一,将产生并发展于西方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学理论假说复制于中国情景下;其二,开展比较复制实验,以期加强或证伪理论、识别理论边界条件,推进理论的泛化.本研究为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复制实验提供翔实的操作步骤,以期与同仁共同提高复制实验研究的科学属性.

    复制实验量化编码文献回顾研究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