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吴普特

双月刊

1000-7601

ghbjb@nwsuaf.edu.cn

029-87082121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Jour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内唯一集中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综合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的学术性刊物。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农学”、“农作物学”、“肥料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及文摘刊物收录。本刊在全国科技期刊排名中居第276位。刊物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专业学会的表彰,其中获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侯晨阳张艳霞薛晓斌王振平...
    188-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对照(CK)、轻度胁迫(T1)、中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4个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VvCCD1)、E-(β)-丁香烯合成酶(VvEcar)和植物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VvHPLA)、芳樟醇合成酶基因(Vvlis)在葡萄果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花后110d,与CK相比,T1和T2处理下果实百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2%和20.97%,T3处理下果实百粒重显著降低31.80%;T1和T2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相比于CK分别增加10.33%和5.68%,差异不显著,但在T3处理下,果实TSS显著降低15.74%;果实有机酸含量在T1和T2处理下分别降低11.66%(P>0.05)和25.56%(P<0.05),T3处理显著增加18.61%;各处理下总酚含量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T2处理果实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9.35%,T1处理和T3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处理下T1、T2、T3处理单宁含量分别是CK的2.3倍,1.3倍和2.8倍,T3处理显著高于CK.对于'赤霞珠'葡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合成,共筛选出42种主要挥发性物质,醛类物质是含量最多的一类挥发性物质,其中2-己醛在果实整个发育期含量最高,在花后110 d时T1和T2处理比对照分别降低了 24.61%和71.95%,T3处理下2-己醛含量是CK处理的2倍.T1、T2处理会降低果实醛类、酮类、酯类以及烃类物质含量,但会促进醇类物质合成.水分胁迫处理下T1处理VvCCD1、VvEcar、VvHPLA、Vvlis基因表达量显著提升,T3处理则抑制其表达.

    赤霞珠水分胁迫挥发性化合物基因表达果实品质

    复合型抗盐剂对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刘晓晨王树凤寿松涛张建锋...
    199-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KNO3、CaCl2、DA-6、KH2PO4、FeSO4.7H2O、MgSO4·7H2 O和蔗糖7种物质组合配制复合型抗盐剂,以'济麦22'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0.2%、0.4%和0.6%)盐(NaC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10%、20%和30%)抗盐剂对种子萌发及后续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小麦的抗盐剂配方.结果表明:(1)30%、20%、10%抗盐剂分别对0.2%、0.4%、0.6%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好,发芽率分别提高了 6.4%、12.0%、26.5%.(2)0.6%NaCl胁迫下添加抗盐剂,根干质量显著增加了 29.7%~35.9%;在抗盐剂作用下,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 67.5%~90.0%(0.2%NaCl 胁迫)、13.3%~51.5%(0.4%NaCl 胁迫)和 0.4%~25.5%(0.6%NaCl 胁迫),且30%抗盐剂显著增强了 0.2%NaCl胁迫下小麦的光合作用,增幅达90.0%.添加抗盐剂使小麦的光合色素含量升高,其中叶绿素a在0.2%和0.4%NaCl胁迫下分别升高了 22.5%~39.0%和41.7%~43.2%,叶绿素b分别升高了22.1%~31.0%和14.7%~22.5%,类胡萝卜素分别升高了 12.2%~28.6%和24.4%~32.3%.此外,其他各项生理指标也有相应改善.(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盐胁迫下30%抗盐剂处理后小麦的得分均为最高,为最适浓度配比.

    复合抗盐剂小麦盐胁迫种子萌发抗性生理

    荒漠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对青贮玉米幼苗的促生效应

    王佳玮谭澳平刘建利唐万鹏...
    21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实验室前期分离所得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其进行形成生物膜能力、产铁载体能力、产IAA能力、产ACC脱氨酶能力以及溶磷和解钾能力测定,选取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进行盆栽试验.共筛选出16株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其中BW2-6、MC35、BW35、HS1-1和SHM2在活体试验中促生效果较优.菌株BW2-6对青贮玉米幼苗的株高、基茎粗、地上部干质量、根鲜质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相对含水量、比根长和全株鲜质量促生效果最佳,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 81.00%、54.70%、156.79%、163.27%、107.35%、131.18%、175.12%、44.96%、74.48%和190.69%;菌株SHM2对地上部鲜质量和根干质量促生效果最佳,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 237.85%和72.96%;菌株BW35对平均叶面积促生效果最佳,约为对照的2.33倍;对照组根冠比均高于处理组,处理组中菌株BW35根冠比最高,相比对照降低了 10.18%,菌株BW2-6根冠比最低,相比对照降低了 51.93%,不同菌株之间促生效果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株对青贮玉米幼苗生长促进作用较好的菌中以菌株BW2-6促生效果最佳.

    根际促生菌荒漠植物筛选青贮玉米促生效应

    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筛选与鉴定

    符晓丁俊园焦嘉卉钟思雨...
    222-23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针对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测定了其对花椒的4种靶标病原菌,即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根腐病菌(F.solani)和落叶病菌(Marssonina sp.)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花椒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297个微生物菌株,其中105个为真菌,192个为细菌.通过初筛,获得了 20个对3种及以上靶标病原菌均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中7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5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3个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的不同种,2个鉴定为安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anhuiense),3个为其他种.经复筛和验证,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P87的生防潜力最强,可以作为花椒病害生物防治的备选菌种.

    花椒根际土壤生防菌筛选鉴定抑菌活性

    新疆棉田灰漠土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对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的响应

    郭晓雯杨茂琪叶扬郭慧娟...
    23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两因素试验,其中灌溉水盐度设置2个水平:0.35 dS·m-1(淡水,FW)和8.04 dS·m-1(咸水,SW),施氮量设2个水平:0(不施氮,N0)和360 kg·hm-2(施氮,N360),以咸水滴灌的棉田土壤为材料,测定了 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指标,结果显示:(1)咸水滴灌显著增加土壤EC1∶5和NH4+-N含量,分别增加了457.74%和73.02%,但显著降低土壤NO3--N含量,降低了 35.88%;施氮显著增加土壤EC1∶5、NO--N和NH4+-N含量,分别增加了 32.09%、668.33%和39.88%.(2)咸水滴灌显著降低了土壤潜在硝化势,较淡水处理降低了 28.97%;施氮显著增加了土壤潜在硝化势,较不施氮处理增加了 317.27%.(3)咸水滴灌显著降低氨氧化细菌(AOB)和全程氨氧化细菌A分支(amoA-clade-A)和B分支(amoA-clade-B)的基因拷贝数,分别降低了 81.27%、73.49%和62.51%,但显著增加氨氧化古菌(AOA)的基因拷贝数,增加了 487.94%;氮肥施用均显著增加了氨氧化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了 511.20%(AOA)、958.13%(AOB)、72.66%(amoA-clade-A)和 31.18%(amoA-clade-B).(4)氨氧化微生物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嗜甲基菌属、亚硝化螺菌属、慢生根瘤菌属、链霉菌属、硝化螺菌属、寡养单胞菌属、食甲基菌属、螯台球菌属、囊胞杆菌属、亚硝基单胞菌属、红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拉姆利式杆菌.(5)咸水滴灌降低了 AOA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多样性,但增加了 AOB和amoA-clade-B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丰富度;氮肥施用显著降低了 AOA和AOB的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增加了 amoA-clade-B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综上,盐分是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氨氧化古菌是土壤氨氧化作用的优势物种,而氨氧化细菌和全程氨氧化细菌A分支是咸水滴灌棉田氨氧化作用的主导微生物种群.

    咸水滴灌施氮量棉田氨氧化微生物群落RDA分析

    怀豆和黑麦草绿肥残体还田对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谈光野IHSAN Muhammad杨彩迪王俊...
    245-253,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怀豆和黑麦草两种绿肥为对象,分别进行了为期63 d的不同绿肥残体还田量和残体混合比例室内培养试验,其中绿肥残体还田量试验分别设0、1、2、4、6 t·hm-2共5个水平;残体混合比例试验设100%怀豆、25%怀豆+75%黑麦草、50%怀豆+50%黑麦草、75%怀豆+25%黑麦草和100%黑麦草共5个处理,还田量均为4 t·hm-2.采用气相色谱法观测了培养期间土壤温室气体(CO2、N2O、CH4)通量变化.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绿肥残体相比,绿肥残体还田土壤CO2累积排放通量提高了 11.3%~80.2%,土壤N2O排放提高了 15.8%~51.1%,综合增温潜势(GWP)提高了 11.9%~79.4%(P<0.05).随绿肥残体还田量的增加,土壤CO2排放通量和综合增温潜势(GWP)均呈线性增加,土壤CH4吸收通量则呈线性下降趋势,而土壤N2O排放通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并在还田量约为3 t·hm-2时达到最大.相同还田量下添加黑麦草残体较怀豆残体具有更高的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而添加怀豆残体较黑麦草残体显著促进了土壤N2O排放;(2)土壤温室气体累计通量与绿肥残体混合物中黑麦草比例存在线性相关,随黑麦草添加比例的提高,土壤CO2排放通量显著增加了 5.8%~19.7%(P<0.05),GWP显著增加了 5.3%~17.7%(P<0.05),而N2O排放通量显著下降了 11.2%~41.5%(P<0.05),CH4吸收通量则显著下降了 13.4%~50.9%(P<0.05).综合来看,选择非豆科作物比例较低的绿肥残体,并以较低生物量进行还田,能在保持低GWP的同时获得生态效益.

    怀豆黑麦草绿肥残体还田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增温潜势

    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付贞桢魏有海郭良芝翁华...
    254-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其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农业区春小麦田杂草种类、生活型、科属组成、群落结构及杂草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小麦田有85种杂草,隶属24科64属.其中,菊科和禾本科是数量最多的科别,杂草分别为16种和14种.从杂草的综合优势度来看,藜(Chenopodium album L.)、野燕麦(Avena fatua L.)、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 L.)、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苣荬菜(Herba Sonchi Brachyoti)5 种杂草为优势杂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Tzve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inn.)Beauv.)、藏蓟(Cirsium eriophoroides)、荞麦蔓(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f.et Thoms.)、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大刺儿菜(Cir-sium arvense var.setosum(willd.)Ledeb)、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野油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10种杂草为区域性优势杂草.此外有常见杂草22种,一般性杂草48种.东部农业区田间杂草物种丰富度较柴达木地区高,湟中区、大通县、互助县麦田杂草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46、45、42;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德令哈市、乌兰县、格尔木市麦田杂草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30、26、23、13,调查区以格尔木市的物种丰富度最小.比较杂草的生活型发现,同一地区越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的发生数量和一年生杂草的数量基本接近50%;从杂草群落的相似性来看,东部农业区的湟中区、互助县、大通县杂草群落组成极为相似,而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的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乌兰县杂草群落相似性程度高,杂草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结果与区域小麦生产实际相吻合.群落结构组成和区域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田间管理水平等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建议加强杂草优势种和区域性优势杂草的防控和监测,因地制宜制定杂草绿色防控措施.

    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青海省

    南疆典型灌区春播前表层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研究

    刘一凡吕廷波宋仁友张晓宇...
    264-27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7种插值方法(反距离权重法、径向基函数法、全局多项式法、局部多项式法、普通克里金法、泛克里金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对小海子灌区(南疆典型灌区)土壤含水率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评估.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含水率介于4.99%~24.99%,变异系数为27.6%,属于中等变异,且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指数模型拟合变异函数的效果较好.(2)对于同时受结构性因素与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小海子灌区,将确定性插值径向基函数法应用于土壤含水率插值的精度较高.(3)通过对灌区表层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图的分析,发现小海子灌区春播前土壤含水率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规律,且受地下水位及灌溉措施影响较大;表层土壤含水率大于15%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4.9%,从整体上看,灌区西南部与中部的土壤含水率已达到播种要求,东北部地区达到"干播湿出"的播种要求,灌区可安排相应的春播活动.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空间插值法精度评价南疆灌区

    棉花秸秆无筛粉碎机的设计与试验

    曹玮钊沈卫强郭兆峰马艳...
    272-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棉花秸秆因木质化程度较高、韧性强,还掺有棉絮,在有筛粉碎机粉碎过程中排料困难、筛片易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棉花秸秆无筛粉碎机,通过调整出料口面积来实现粉碎室内气体流量的改变,获得不同粉碎粒度的棉花秸秆成品;对粒度分级装置、粉碎刀辊等主要部件的结构进行了确定;阐述了粉碎过程中棉花秸秆的受力过程,确定了 L改进型锤片的关键参数,对机具的L改进型锤片和抛送叶片进行了结构和排列设计.Fluent仿真分析结果表明:L改进型锤片相比直刀型锤片更有利于提高棉花秸秆在粉碎室内的流动性并在粉碎室内部形成更大的负压.以L改进型锤片数量、粉碎刀辊转速、出料口面积为试验因素,以棉花秸秆粉碎粒径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棉花秸秆粉碎粒径合格率显著性的因素由大到小分别为:粉碎刀辊转速、出料口面积和L改进型锤片数量.确定较优参数组合为L改进型锤片数量140把,粉碎刀辊转速2 660 r·min-1,出料口面积136 500 mm2.采用较优参数组合进行样机田间试验,测得棉花秸秆粉碎粒径合格率为93.7%,能够满足棉花秸秆粉碎机实际生产需要.

    棉花秸秆无筛粉碎机L改进型锤片设计试验

    基于颗粒缩放理论的沙棘茶毫离散元参数标定

    王清泽杨梅向金田张强林...
    284-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沙棘叶茶茶毫离散元仿真中缺乏准确接触参数的问题,利用物理和仿真休止角堆积试验标定茶毫接触参数;将茶毫颗粒简化为软质球形颗粒,通过量纲分析和颗粒缩放理论将茶毫空气动力学当量粒径从231.37μm放大至1.8 mm.利用EDEM软件,选定"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以休止角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休止角影响最显著的3个参数:茶毫-茶毫恢复系数、茶毫-茶毫滚动摩擦系数、茶毫-不锈钢滚动摩擦系数;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各参数最佳取值范围;根据Box-Behnken试验建立并优化3个显著性参数与休止角的二阶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寻优求解.得到3个显著性参数的最优组合:茶毫-茶毫恢复系数为0.159,茶毫-茶毫滚动摩擦系数为0.290,茶毫-不锈钢滚动摩擦系数为0.239.通过对比休止角仿真试验值与物理试验值,二者相对误差为1.97%,表明仿真试验预测效果良好.

    沙棘茶毫粉尘颗粒缩放理论离散元参数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