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汪久文

月刊

1003-7578

GHZH@chinajournal.net.cn

0471-4313634

010019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近20年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刊物属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发表研究成果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调度碳排放的共享单车环境效益测算

    戢晓峰王娟陈方郝京京...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测算共享单车的环境效益,文中针对当前共享单车碳减排模型未能考虑营运调度碳排放的不足,构建考虑调度碳排放的共享单车营运碳减排测算模型.以昆明市主城区哈啰共享单车为例,测算昆明市共享单车的环境效益,并揭示昆明市共享单车调度碳排放对环境效益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昆明市哈啰共享单车每天调度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为35.506kg,每年调度所产生二氧化碳为12960.785kg,当不考虑共享单车调度时,2021年共享单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55.626t,而考虑共享单车调度则减少1442.665t二氧化碳排放;昆明市哈啰共享单车环境效益呈"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因此,若不考虑共享单车调度碳排放则共享单车环境效益将会被高估.

    共享单车替代结构营运调度碳排放环境效益

    河北省大学生碳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及减排路径研究

    庞娇安晓明刘鑫徐佳音...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的代表,是低碳行动的有力践行者,随着低碳生活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建设低碳校园的任务迫在眉睫.文中通过对河北省11个市的主要高等学校发放随机问卷收集了957份河北省典型大学生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碳排放基本数据,利用碳排放因子核算了相应的碳排放量,对数据进行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衣食住行用中,食(53.8%)和用(40.8%)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重较大,住占比最小(0.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环保认知水平,但是在部分碳排放量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环保意识与实际行为存在异步性,环保行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中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践行绿色校园约定,为创建低碳校园提供针对性策略和建议.

    大学生碳排放低碳河北省减排路径

    政府注意力能否引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改变?——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析

    乔婷赵海东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刻画了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资源大区和重要能源基地,是否符合这一规律?近年来政府高度关注环保,有没有改变曲线的形态?文中选取内蒙古1999-2020年工业三废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分别与代表经济增长的同时期人均GDP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并归一化处理工业三废数据得到环境污染系数,与经济增长系数进行EKC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工业三废单项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均未完全符合EKC假设,但使用环境污染系数进行的EKC联合分析却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形态,即环境污染随经济增长呈现先加剧后好转的状态.引入政府环境注意力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政府环境注意力的提升会使内蒙古EKC曲线拐点提前.表明内蒙古环境与经济发展渐趋协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策见到了成效.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政府注意力联合分析内蒙古

    数字技术采纳对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基于8省5704户经验数据

    伍国勇黄泽珍郭伟良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喀斯特地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和湖北8省5704户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探讨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边际效应为0.1057;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中,社会网络和信息渠道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信息渠道的中介效应更大;东部喀斯特地区、家庭收入高的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可能性更大.因此,建议扩大农村数字技术覆盖,拓宽农户社会网络和增加信息渠道,激发中西部地区、家庭收入低农户的内生动力.

    数字技术采纳人居环境整治中国喀斯特地区Oprobit模型

    农户付费制度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张秋赵月峰乔梅薛彩霞...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1753份农户调研问卷,综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构建农户付费制度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效应及影响机制,并比较不同村庄、家庭的组群差异.研究表明,农户付费制度显著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且对近郊村、有补贴、务工距离近的农户家庭的影响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户付费制度通过个体持续管护与集体持续管护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为此,逐步在有条件地区实现农户付费制度的全覆盖,依托付费构建政府与农户的联动机制,更好地促进环境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户付费制度倾向得分匹配法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及影响因素变化——基于CSS2013和CSS2019的实证研究

    邱成梅苏健周丽娟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环境价值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环境能力意识、环境参与意识四个维度测量环境意识,基于CSS2013年和2019年数据发现:1)与2013年相比,公众环境责任意识、环境能力意识、环境参与意识水平在2019年显著上升,而环境价值意识有所下降,这种变化趋势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异质性.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2013年到2019年,政治面貌、环境评价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减弱,社会阶层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一直很小,年龄、户口性质、社会参与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增强,教育程度、互联网使用对公众环境意识一直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增强.3)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经历了环境污染驱动的被动关注阶段、环境利益驱动的传媒建构阶段后,已进入环境理念驱动的复杂形成阶段.据此,提出应重视学校环境教育、加强互联网环保宣传、创建公众环保参与平台、提高人际信任水平、分类引导环境责任,并将公众环境意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评估体系中.

    环境意识影响因素变迁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公众感知及优化逻辑——基于CSS2021数据

    高群陈衡洋杨宗巡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研究公众感知能够有效检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能.选取fsQCA方法,基于CSS2021数据研究自我认同、污染感知、互联网使用、社会责任感、社会风气、经济治理、环境治理、行政透明8个前因因素及组态空间差异特征对农村人居环境感知混合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当地污染程度与政府治污是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指标;印证了公众对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已上升到高阶形式,提升至人文环境、社区治理等精神层面;农村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存在空间分异,东部环境感知高低核心条件为居民主观感知,中部为社会风气,西部则是政府治理.提出优化路径:农村环境整治重点与难点是污染源治理、持续强化改善并提升高质量农村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差异化环境治理,文中研究或可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一个新视角.

    农村人居环境环境治理公共环境感知fsQCA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创业能提高农户农业创业绩效吗?

    于丽卫孔荣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农户创业绩效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基于陕西和山西788户创业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绿色创业对农户农业创业绩效及其3个维度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创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业创业绩效,且对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农户农业创业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创业绩效低的农户提升幅度最大,对创业绩效中等的农户提高幅度最小.2)绿色创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业创业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且对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农户农业创业3个维度绩效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3个维度绩效低的农户影响最大,对3个维度绩效高的农户影响最小.因此,绿色创业不仅可提升农户农业创业绩效,还可缩小农户农业创业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差距,绿色创业成为提升农户农业创业绩效的有效模式.

    农户绿色创业创业绩效多元线性回归分位数回归

    基于TPB-PMT理论的农户休耕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张思阳罗宇谢先雄孙丹...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劳动力外流背景下农户休耕意愿的理论框架,并利用生态严重退化区甘肃省635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脆弱性、感知严重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能够显著提升农户休耕意愿,农户反应成本、回报因子会显著降低农户休耕意愿.2)感知严重性和回报因子对休耕意愿的直接效应均大于其通过行为态度的间接效应.3)劳动力外流对主观规范、感知脆弱性正向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路径具有抑制作用,对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正向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路径具有促进作用.

    休耕意愿保护动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劳动力外流结构方程模型

    人力资本与脱贫地区农户生计韧性——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检验

    郑黎阳黄荟婕张鑫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易返贫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抓手.文中以农户生计韧性作为识别易返贫农户的指标,利用内蒙古脱贫地区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生计韧性进行测算,并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人力资本与农户生计韧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低于门槛值时,人力资本正向影响农户生计韧性,社会资本负向影响农户生计韧性,但社会资本的负向影响会随着社会资本的升高而降低;当人力资本高于门槛值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负向影响农户生计韧性.

    农户生计韧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易返贫对象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