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石油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石油经济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国际石油经济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杨朝红

月刊

1004-7298

ipem@163.com

010-62065307

100724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国际石油经济/Journal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涵盖石油及天然气领域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经济问题;既有全新视角的石油新闻,更有分析入深的权威论坛;既注重国内外研究相结合,又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前瞻性的观点和系统性的信息数据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石油参考大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气行业转型再电气化发展趋势研究

    万军朱兴珊王利宁向征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能源行业进入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的新阶段,终端用能再电气化作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呈现出加速演进的发展趋势,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当前油气行业电气化率远低于工业领域平均水平,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但仍需克服电力供应短缺、经济性不佳、技术不成熟及支撑政策待完善等问题挑战。为此需加快推进节能提效、技术创新、装备升级、电网改造、产业合作以及支撑保障六大工程,助力油气行业加速清洁低碳发展进程。

    油气行业终端用能再电气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刘秀如韩硕李昱瑾马文略...
    7-1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油气产能预测、负荷和发电量预测、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储能系统智能调度等方面,其能够有效处理系统的随机性和负荷变化,提高系统的预测和调度能力,优化多能源系统的协调调度,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综合智能体正在成为应用的主流模式,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1)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2)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应用;3)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与人机协作;4)绿色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油气资源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调度

    中国油气矿业权管理改革进展、问题及政策建议

    潘继平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加快油气资源管理改革步伐,着力进行油气矿业权改革,实施了力度空前的探矿权勘查面积退减政策,积极开展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取得了进展与成效。油气探矿权勘查面积退减和竞争性出让政策仍存在亟待改进完善的问题。探矿权勘查面积退减存在的问题有:退减力度过大,退减比例过高;实行"一刀切",不利于鼓励勘探投入;缺乏对有关退减矿业权的补偿机制;探矿权退减监管工作较薄弱。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存在的问题包括:竞争机制有待完善;出让方式单一;出让力度不足;出让频次低且缺乏规律性;配套服务和支撑条件不足。为进一步激发油气上游市场活力,建议加快构建适应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需要的法律法规;完善油气探矿权面积退减机制,尽快出台专门管理办法;完善油气探矿权区块出让机制,尽快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加强并完善油气探矿权退减和出让的配套政策与服务。

    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业权探矿权勘查区块面积退减竞争性出让政策

    中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演进、问题及政策建议

    郭海涛周玲周淑慧宿洁...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与演变决定了一个国家应对能源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经历了单灾种专项应急管理体系(1949-2003年)、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2003-2012年)、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的应急管理体系(2012年至今)3个发展阶段。总体来看,中国现阶段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大安全大应急理念有待加强、能源综合应急管理体制需要模式重构、应急法制体系亟待完善、全流程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保障能力急需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推进能源战略安全理念,贯彻大安全大应急新思想;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能源综合应急管理体制;加强能源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健全能源应急管理法制与标准体系;强化能源应急保障体系。

    能源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法制

    拜登政府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政策及中国的应对

    徐金金沈熳纯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重塑关键矿产供应链、强化国际优势并增强供应链独立性,拜登政府围绕关键矿产的清单确定、产业投资、国际联盟、对华遏制4个维度部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政策。当前,拜登政府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政策面临关键矿产开发持续不足、矿产开采引发"绿色困境"、霸权利益与盟友利益冲突以及供应链本地化违背全球化趋势的挑战。美国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政策引领英国、加拿大和欧盟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对华脱钩,将关键矿产供应链问题上升至地缘政治问题的高度。中美深度的关键矿产合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切割,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政策为中美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提供了方向。中国应完善顶层设计,规范管理矿产资源,提高关键技术水平,高效利用关键矿产,同时开展资源外交,增进国际矿产合作,强化"双循环",开拓中美合作空间。

    拜登政府关键矿产供应链能源安全政策

    布伦特-迪拜基准原油价差构成及应用和预测分析

    王涛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伦特-迪拜基准原油价差是国际原油市场广泛使用的衍生品工具,主要用于锁价和转基准价。在介绍布伦特-迪拜价差体系中涉及的主要基准油种和结算期等的基础上,阐明了布伦特期货-迪拜掉期价差合约和布伦特掉期-迪拜掉期价差合约两种价差合约运行的底层逻辑,即东西半球原油实货市场的相对强弱程度实际决定了这两种价差的走势。通过两个虚拟实操案例介绍这两种价差合约如何在实际的原油采购业务中用于锁价和转换基准价的保值,并通过这两个案例表明,正确预测布伦特期货-迪拜掉期价差合约和布伦特掉期-迪拜掉期价差合约价格走势对于实现有利的保值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密切关注、分析、预测东西半球原油实货市场的相对强弱走势,来预测布伦特期货-迪拜掉期价差合约和布伦特掉期-迪拜掉期价差合约价格走势,以充分利用这两个衍生品价差工具来降低市场参与者的原油采购成本。

    布伦特基准原油迪拜基准原油价差期货掉期远期现货套期保值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王丹宋兆国毕研涛郭小丰...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柴油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储输安全性和发动机启动性能。生物柴油逐步形成四类原料三代技术的发展路径,生物柴油四类原料主要为可食用油脂、非粮油脂、废弃油脂或藻类油脂、二氧化碳或生物质,目前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是各国技术商竞争的焦点。中国发布了一系列支持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政策,生物柴油技术日趋成熟,多个省份完成试点应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原料供应不充足和不稳定,制约产业发展规模;在多部门协同及配套政策方面尚有完善空间;中国市场规模未被充分激发导致大量出口;生物基特性及高含量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催化剂和过程强化技术成为提质升级关键。建议综合运用政策支持、市场培育、标准制定、技术创新等措施,加速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柴油废弃油脂政策标准供需

    中国炼化行业氢能利用绿色化发展前景分析

    朱旭敏冯连勇
    69-7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一个处理量约为全国处理量1。35%的标准炼化企业,在2022年数据基础上,选取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电解水制氢4条制氢路线,设立基准情景、一般转型情景和加速转型情景3种情景,对2022-2060年标准炼化企业用氢来源进行情景预测。影响用氢的驱动因素包括对氢的需求量和技术进步,影响用氢的制约因素包括制氢成本和碳排放。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炼化行业氢气将供大于求,天然气制氢在短期内将作为氢气的来源;长期来看,随着绿电价格的下降,传统制氢技术成本优势不再,中长期内电解水制氢路线将会成为主流技术路线,迎来高速增长期,电解水制氢在实现技术突破后有望成为供氢的主流来源。

    能源转型氢能利用氢气生产结构优化情景预测炼化行业

    大宗商品结构化贸易融资的国际经验及其服务资源保供的思考

    刘威黄金铭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宗商品结构化贸易融资作为一种创新、灵活的融资方式,能够在能源资源供应保障方面发挥作用。大宗商品结构化贸易融资以商品销售合同项下的未来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常见的融资产品包括出运前融资、预付款融资、借款基础融资、储量融资等。结构化贸易融资通过结构设计,兼顾不同参与主体的需求,在各主体之间分配风险,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结构化贸易融资与公司融资、项目融资及传统贸易融资有所区别。大宗商品结构化贸易融资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应用广泛,对于促进所在国资源生产出口、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来说也是重要的采购支持手段。建议中资企业和商业银行发挥产业和金融合力优势,通过"贸易+融资"模式拓展采购渠道,在海外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延伸,提升保障供给能力,实现产业优化布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大宗商品结构化贸易融资资源保供贸易+融资产业链供应链延伸

    GIIGNL碳中和LNG框架解读及其影响

    朱岩岩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碳中和LNG贸易,2021年11月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商组织(GIIGNL)发布了《监测、报告及核证和温室气体中和LNG框架》。该框架采用一系列行业已有的标准和方法,综合考虑LNG全产业链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阶段声明、温室气体足迹、温室气体抵消、温室气体抵消与削减计划和温室气体中和5种可供选择的碳中和LNG声明方式,系统阐述完成符合该框架要求的碳中和LNG声明的具体步骤。采用该框架开展碳中和LNG贸易实践,应尽可能使用温室气体排放计量一手数据并披露使用比例,碳抵消需符合该框架标准且相关信息需充分披露,碳中和LNG声明应参考该框架编制的模板且经过独立第三方的核证。GIIGNL发布的这份框架是目前全球LNG行业内标杆式的碳中和LNG实践规范,有助于明显缓解相关方对于碳中和LNG的质疑,推动碳中和LNG交易持续发展,未来可能成为全球LNG行业碳中和LNG交易准则。建议相关企业重视对GIIGNL框架的学习和理解,积极在GIIGNL框架下开展碳中和LNG交易和参与GIIGNL框架的修订工作。

    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商组织GIIGNL碳中和LNG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