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思政育人理念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肖轲刘安毛艳萍宋广清...
    176-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论断下,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育人理念,不仅有助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改革,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还能够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拥有人文精神的新型理工科人才.该文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进行实践教学探索.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梳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总结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举例说明如何建立思政育人目标达成的考核评价,初步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课程思政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考核评价生态文明建设

    课程思政视域下西方经典建筑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建筑模式语言课程为例

    李承来唐魁赵南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场所,更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当前在诸多专业领域,西方经典理论课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若干西方先进做法也成为后发国家循迹、研修的对象.然而,部分高校教师在讲授这类课程时,存在"习惯自我否定、回避敏感要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对于学生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判断造成困扰,也无法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该文以建筑设计类专业主修课程建筑模式语言为例,从多个维度、不同视角阐述西方思潮类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继而将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分门别类采用差异化的植入策略,压实授课内容并逐级深化,力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主战场"作用.

    课程思政西方经典理论建筑模式语言教学研究实践探索

    以融合思政建设为导向的遥感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刘瑞曹凯田荣刚
    185-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接班人,对于其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文旨在建设以融合思政建设为导向,面向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遥感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分析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如今对于本科思政教育的不足,提出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遥感原理与技术课程,此外介绍该想法的实现流程.该文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提供思路,且指明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遥感原理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探索

    渠道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潘斌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导,也是完善"三全育人"和构建育人体系的根本遵循.该文从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为切入点,以渠道管理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设计与实施为例,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落实教书育人内涵于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环节之中,从而真正使学生未来能以高境界、真学识服务国家与社会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渠道管理立德树人实施策略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道"与"术"

    潘璐璐徐根玖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书且育人的理念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教师依托于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探讨大学数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立足点和发力点,提出数学课程育人要依托于数学课程自身特点和专业内涵,植根于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注重数学史特别是中国数学史的融入,以及数学不同分支知识之间的互通互融,同时也要重视教材建设.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教材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高教学刊·教育强国》专刊约稿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