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P合并hMPV和SP感染的重症肺炎患儿1例药学监护

    段小菊毕文超侯静静王岩...
    1716-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肺炎支原体(MP)合并偏肺病毒(hMPV)和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重症肺炎患儿药学监护,在患儿病情复杂、医师忽略MP感染、超说明书用药和违反传统理论联合用药的情况下,查阅资料,结合病情深入剖析,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分析和建议,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用药指导;较好地保障了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效的药学服务,同时为此类患儿的药物治疗和监护提供参考.

    肺炎支原体偏肺病毒肺炎链球菌重症肺炎患儿药学监护

    眼眶原发性脂肪肉瘤1例及临床病理分析

    刘素素王娜娜常文丽司航...
    1720-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例眼眶原发性高分化脂肪肉瘤(WDLS)患者.患者为52岁男性,因"发现左眼肿物生长4年"入院.体格检查发现左眼无光感、眼眶突出、眼睑无法闭合、眼球移位固定于颞上方,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影像学示左侧眼眶内见一较大类椭圆形混杂密度影,边界尚清.入院后予左眼眶占位完整切除,病理提示WDLS.

    眼眶高分化脂肪肉瘤临床病理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黄钰华梁银莹黄君
    1726-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CCPRCT)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肾脏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8月收治的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CPRCT的中年男性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超声表现:左肾上极低回声结节,大小3.8 cm×2.6 cm×3.0 cm,边界尚清,内见小片状无回声区,部分突向肾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节周围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快进,慢退,不均匀高增强.磁共振成像示:左肾上极见一分叶状肿块影,大小4.0mm×2.9 mm× 2.7 mm,边界清,边缘光滑,T1加权成像以低信号为主,T2加权成像呈等-高信号,内见蜂房状高信号灶及T2加权成像低信号成分.增强扫描见实性成分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强化稍减退,延迟期强化稍低于正常肾实质,病灶内条形T2低信号成分延迟强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磁共振成像提示:左肾上极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可能性大.

    乳头状肾细胞癌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超声检查诊断显像文献复习

    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卞红俞萍周之音何平...
    1730-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重症监护室(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证据,同时归纳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管理的相关文献,文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原始研究、推荐实践、最佳临床实践信息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2名研究人员负责评价纳入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国际指南图书馆、中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文献的质量,同时负责与质量标准相符文献的证据提取.结果 最终纳入证据10篇,其中4篇为系统评价,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分别从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影响因素、评估内容、评估工具、干预措施、效果评价及人员管理6个方面,形成16条最佳证据.结论 在临床应用证据方面,应对所处医院的临床条件/环境、医护方应用证据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患者意愿等展开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证据选择.在时间推移下,最佳证据持续更新,应用者还应持续更新证据,通过科学的护理手段有效应对成人危重症患者口渴管理问题,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口渴管理循证护理证据总结

    基于碎片化时间的功能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期的效果分析

    高换韩丹莹赵燕
    1735-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基于碎片化时间的功能训练对其脊柱关节活动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期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53.51±6.83)岁;病程(3.21±1.12)年;疼痛部位:周围关节18例、腰椎14例、骶髂关节22例;给予常规功能训练方案.观察组5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54.13±6.62)岁;病程(3.33±1.21)年;疼痛部位:周围关节19例、腰椎15例、骶髂关节21例;给予基于碎片化时间的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全身关节疼痛程度(Pain-VAS)、全身关节僵硬程度(Stiffness-VAS)]、脊柱关节活动度[脊柱侧弯、改良Schober指数(腰椎前屈功能障碍程度)、扩胸度、颈椎旋转度]、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沉(ESR)].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ASFI评分、BASDAI评分、Pain-VAS评分和Stiffnes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87±0.58)分比(5.27±0.62)分、(3.17±0.46)分比(4.23±0.63)分、(1.27±0.56)分比(2.57±0.46)分、(1.73±0.43)分比(3.17±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77、10.017、13.254、15.948,均 P<0.05);观察组脊柱侧弯、改良Schober指数、扩胸度和颈椎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17.36±0.77)cm比(13.28± 0.65)cm、(4.85±0.18)cm 比(3.91±0.17)cm、(4.55±0.17)cm 比(3.61±0.15)cm、(58.73±1.96)° 比(53.37± 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66、28.020、30.590、14.714,均 P<0.05);观察组 CRP、TNF-α、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1.74±2.17)mg/L 比(14.01±2.45)mg/L、(29.72±4.16)ng/L 比(43.15±5.52)ng/L、(19.85±3.22)mm/h 比(25.72±3.53)mm/h](t=5.123、14.325、9.073,均P<0.05).结论 基于碎片化时间的功能训练干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脊柱功能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训练碎片化时间脊柱关节活动度

    品管圈在提高心血管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周颖珊杨圆圆李文慧李姗...
    1740-1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血管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相关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2022年6月至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的60例心血管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针对现状,提出亟须改进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将2023年2月至4月住院的60例心血管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开展品管圈活动,不断强化细节管理,规范各个环节的执行,改善现状.对两组作出评价,最后总结本次活动经验.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知晓情况优秀3例、良好3例、一般2例、较差52例;观察组知晓情况优秀37例、良好11例、一般7例、较差5例.观察组心血管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91.67%(55/60)比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1,P<0.001).观察组护士对胸腔闭式引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100.00%比95.45%).圈成员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胸腔闭式引流及品管圈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体现价值均有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心血管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相关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周期.对护士而言,可提高护士相关知识掌握度,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对科室和医院而言,可增强团队凝聚力,减少医疗资源消耗,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病区及医院整体形象.

    心血管疾病胸腔闭式引流品管圈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补钾患者局部疼痛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钟蕾叶小容刘放云苏俐珊...
    1746-1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补钾患者局部疼痛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22年1月至7月该院感染科外周静脉补钾患者124例作为对照组,男52例,女72例,年龄(48.03±17.96)岁,体质量(52.81±8.72)kg;2023年1月至6月外周静脉补钾患者94例作为观察组,男32例,女62例,年龄(51.39±18.98)岁,体质量(54.17±6.99)kg.两组外周静脉补钾患者均在补钾后5min、10min、30min采用单维度疼痛量表——口头5点评分法(VRS-5)进行评分,对照组发生疼痛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发生疼痛的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并持续质量改进后再次评估疼痛是否缓解,比较两组疼痛发生率并分析原因,制定改善对策.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 观察组局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02%(16/94)比48.39%(6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6,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外周静脉补钾患者局部疼痛发生率,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品管圈外周静脉补钾疼痛

    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陈艳艳何佳丽黄玉花
    1752-1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结肠癌患者在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接受综合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的100例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式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2~76(58.36±2.71)岁;采取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0~73(58.15±2.58)岁;采取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7 d后癌因性疲乏、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评分、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43±0.18)分比(4.16±0.25)分、(2.43±0.18)分比(7.16±1.25)分、(2.42±0.06)分比(5.16±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1、26.48、107.47,均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7.19±1.08)分比(33.52±1.64)分、(18.43±1.68)分比(32.16±2.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80、36.63,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抑制、静脉炎、胃肠道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19、7.11、13.56,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00%(47/50)比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在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接受综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改善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控制疼痛、癌因性疲乏、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结肠癌腹腔热灌注化疗综合优质护理疼痛疲乏

    嗓音训练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恢复的效果观察

    张亚容王金
    1757-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嗓音训练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功能和住院满意度的影响,并分析整体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5~68(41.23±5.24)岁,行声带息肉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33~66(42.15±5.32)岁,在声带息肉术后予嗓音训练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干预前、干预1周后两组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患者整体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嗓音障碍指数中5个条目评分("别人很难听到我的声音""声带嘶哑限制了我的社交生活""我感到在交谈中话跟不上""我的声音听上去嘶哑干涩""我觉得自己不如以前外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4.90、4.35、7.70、2.24,均P<0.05);观察组嗓音功能指数中 NNE、Jitter、Shimmer 均低于对照组[(-9.62±4.28)分比(-11.45±3.18)分、(0.23±0.06)分比(0.33±0.08)分、(1.25±0.44)分比(1.78±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37、3.12,均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5.42%(41/48)比58.33%(2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9,P<0.05).结论 嗓音训练可有效改善声带息肉患者喉功能、减轻嗓音障碍、恢复嗓音功能,患者住院满意度较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声带息肉嗓音训练嗓音恢复满意度

    本期导读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