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患者在手术后采用切口局部冰袋冷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8例,按照术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男39例、女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35±0.52)d,年龄(49.43±2.89)岁;左侧腹股沟疝17例、右侧腹股沟疝27例;术后接受砂袋+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44例,男37例、女7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16±0.79)d,年龄(49.16±2.73)岁,左侧腹股沟疝18例、右侧腹股沟疝26例;术后接受切口局部冰袋冷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相关评价指标.统计比较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6,P=0.020);治疗后,治疗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1.23±0.08)分、舒适度评分为(18.39±2.17)分、白细胞介素(IL)-10 为(4.32±1.08)ng/L、C 反应蛋白(CRP)(4.43±1.68)ng/L、白细胞计数(WBC)为(4.13±0.75)×109/L,对照组分别为(5.30±0.25)分、(15.24±2.25)分、(6.95±2.16)ng/L、(6.16±2.05)ng/L、(7.75±1.62)×109/L,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切口 延迟愈合发生率为2.27%(1/44)、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切口渗血发生率为2.27%(1/44),均低于对照组[20.45%(9/44)、11.36%(5/44)、18.18%(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切口换药次数[(3.67±1.29)次]少于对照组[(6.98±1.53)次],切口愈合时间[(6.10±1.42)d]、住院总时间[(4.29±1.24)d]短于对照组[(9.24±1.61)d、(8.62±2.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切口敷料渗血Ⅰ级36例、Ⅱ级8例、Ⅲ级0例,对照组分别为18例、19例、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患者在手术后采用切口局部冰袋冷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切口敷料渗血,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缩短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提高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