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癀片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胡伟袁文霞熊文佳刘焕兵...
    1152-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新癀片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干预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男28例、女4例,年龄(53.37±16.53)岁,急性病程(2.56±0.92)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癀片外敷;B组男30例、女2例,年龄(54.18±17.42)岁,急性病程(2.53±0.89)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桐叶烧伤油;C组男29例、女3例,年龄(53.61±17.21)岁,急性病程(2.61±0.93)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新癀片+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干预周期均为1周.对比3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饮酒、吸烟及急性病程)、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 d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医证候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3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5、7 d,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治疗后 3、5、7d 的 VAS评分[(4.84±1.30)分、(2.97±1.31)分、(1.81±1.15)分]均低于 A组[(5.63± 1.26)分、(4.34±1.33)分、(2.97±1.28)分]、B 组[(6.38±1.21)分、(5.38±1.21)分、(5.38±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5、7 d,3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治疗后 3、5、7 d 的 WOMAC 评分[(113.50±28.78)分、(82.66±31.82)分、(50.19±34.90)分]均低于 A 组[(128.09±25.59)分、(110.31±28.29)分、(87.84±33.19)分]、B 组[(154.19±20.59)分、(148.19±20.59)分、(137.28±20.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 C组总有效率为96.9%(27/32),高于A组[78.1%(25/32)]、B组[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37,P<0.001).结论 新癀片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可降低临床护理人员更换敷料频率.

    痛风性关节炎新癀片复方桐叶烧伤油肿胀疼痛

    内镜治疗对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王振文朱亮曾皓
    1156-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对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0日至2023年8月20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治疗的77例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36例,年龄2~91(46.40±27.03)岁,其中上消化道异物75例(97.4%),下消化道异物2例(2.6%).结果 77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异物以梗阻在食管上段为主[58.4%(45/77)],异物种类以鱼(骨)刺[32.4%(25/77)]和其他动物骨为主[20.8%(16/77)],异物形状以尖锐异物为主[51.9%(40/77)].内镜下消化道异物一次性成功取出率100%(77/77),内镜下异物取出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4/77).其中,轻微并发症占81.8%(36/44)、消化道穿孔占9.1%(4/44)、创面破损伴感染占6.8%(3/44)、活动性出血占2.3%(1/44).结论 内镜治疗是消化道异物治疗的首选方法,尽早取出异物,可减少异物相关并发症,且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

    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安全性有效性

    张鸣鹤和范永升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王鹏飞王延妮姜萍
    1161-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张鸣鹤、范永升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张鸣鹤教授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52例,其中男9例、女143例,年龄25~76岁;选取同时间就诊于范永升教授门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5例,其中男15例、女110例,年龄23~89岁.每名患者收集3次以上信息,从中选取疗效较好诊次1~3次,获得张鸣鹤教授有效诊次217次,范教授有效诊次201次.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2.1)"为工具,分别对两位教授验案进行数据整理,对比验案异同点,总结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规律和特色.结果 张鸣鹤教授验案217诊次中证素分布频率前2位分别为痰湿[56.68%(123/217)]、寒[50.69%(110/217)],证型分布频率前2位分别为寒湿痹阻证[43.78%(95/217)]、湿热痹阻证[21.20%(46/217)];常用中药类别为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知,常用中药功效与其高关联度证素、证型无相关性;通过复杂网络分析获得核心处方为金银花、大血藤、雷公藤、虎杖、板蓝根、羌活、独活、地枫皮、川芎、川牛膝、桂枝.范永升教授验案201诊次中常用治法有通络、祛风、利湿、益阴等;常用中药类别为补虚药、祛风湿药、解表药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知,治法与其高关联度中药功效相吻合;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知,"通络法"与其他治法均有高度关联.结论 张鸣鹤教授重视辨病用药,以"清热解毒法"为基础治疗,范永升教授重视辨证论治,常根据证型差异灵活辨治,两位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共有规律为祛风除湿、通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护胃.

    类风湿关节炎辨病论治病证结合

    踝关节骨折术后张力性水疱的防治及效果观察

    陈静松刘冉李琦王翔宇...
    1167-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结合泡沫垫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张力性水疱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68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4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5.15±7.82)岁,Danis-weber分型:A型23例、B型14例、C型5例;A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4.85±7.96)岁,Danis-weber分型:A型22例、B型13例、C型7例;B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44.50±7.66)岁,Danis-weber分型:A型24例、B型 14例、C型4例;C组男 25例、女 17例,年龄(45.20± 7.93)岁,Danis-weber分型:A型24例、B型15例、C型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防治张力性水疱,A组采用常规方法+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B组采用常规方法+泡沫垫,C组采用常规方法+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泡沫垫,4组患者均干预至术后10d.对比各组患者张力性水疱发生率、患处、水疱分型、最大水疱直径、水疱消退、肿胀消退及水疱愈合时间、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非参数法检验、x2检验.结果 C组张力性水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1/42)比25.64%(10/39)](x2=9.322,P=0.002),患处少于对照组[1 比 4(2,5)](U=6.154,P=0.008),最 大水疱直径短于对照组[2.0 cm比4.2(2.5,5.6)cm](U=12.415,P<0.001).各组水疱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9,P=0.021).4组患者护理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与环境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 A 组[(19.34±3.47)分、(17.51±3.18)分、(17.32±2.18)分、(19.00±3.20)分]、B 组[(19.40± 3.52)分、(17.69±3.21)分、(17.43±2.39)分、(19.02±3.24)分]、C 组舒适度评分[(22.86±3.06)分、(20.71± 3.86)分、(19.86±2.50)分、(22.48±3.86)分]均高于对照组[(16.21±3.02)分、(15.59±2.14)分、(15.82± 2.20)分、(16.51±2.36)分],C组均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C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5.37%(35/41)、100.00%(42/42)比 66.67%(26/39)](x2=3.859、16.676,均 P<0.05),且 C组高于 A组、B组[100.00%(42/42)比 85.37%(35/41)、83.33%(35/42)](x2=6.625、7.636,均P<0.05).结论 过氧化脂肪酸酯湿敷联合泡沫垫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张力性水庖防治中的效果更理想,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踝关节骨折张力性水疱过氧化脂肪酸酯泡沫垫

    应用托伐普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所致顽固性水肿个案分析

    刘睿茜杨阳高金祥
    1172-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综合征(diabetic nephropathy syndrome,DNS)是一种非免疫因素介导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由于其发病为非免疫因素介导,此类患者应用激素治疗无效,导致其引起的水肿在治疗上更加依赖利尿剂.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其发挥作用不依赖于白蛋白,目前主要用于减轻肝硬化、心力衰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导致的水肿,还可用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辅助治疗,但在DNS患者中的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分享应用托伐普坦治疗1例顽固性水肿的DNS患者的经过,探讨托伐普坦治疗DNS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未来前景.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托伐普坦水肿低蛋白血症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分析

    高琳琳隋赟王立新
    1176-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初次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318例T2DM患者,依据1个疗程(3个月)内是否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将患者纳入胃肠道不良反应组(61例)和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257例).胃肠道不良反应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60岁27例、≤60岁34例,病程(9.03±1.17)个月;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男126例、女131例,年龄>60岁106例、≤60岁151例,病程(8.95±1.18)个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318例T2DM并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61例,发生率为19.18%.胃肠道不良反应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21.47±1.15)kg/m2比(22.89± 1.01)kg/m2],二甲双胍剂量及饮酒、胰岛素治疗、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比例均高于非胃肠道不良反应组[(1 379.12±122.03)mg/d 比(1 184.12±112.16)mg/d、29.51%(18/61)比 16.73%(43/257)、34.43%(21/61)比21.01%(54/257)、47.54%(29/61)比26.46%(68/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05、12.000,x2=5.191、4.922、10.33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为T2DM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保护因素(OR=0.520,P<0.05);二甲双胍剂量升高、饮酒、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为T2DM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OR=2.008、2.179、1.933,均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T2DM具有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其保护因素为BMI升高,风险因素为二甲双胍剂量升高、饮酒、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高危患者,应及时根据以上因素调整干预策略.

    2型糖尿病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风险因素临床特点风险因素

    经肛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吴鹏杨鸿炜李朝杰
    1181-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肛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p疗早期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许昌龙耀医院收治的92例早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经肛组和腹腔镜组,各46例.经肛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7.88±5.03)岁,体质量指数(22.51±1.55)kg/m2,肿瘤长径(2.46±0.31)cm;腹腔镜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58.22±5.34)岁,体质量指数(22.69±1.71)kg/m2,肿瘤长径(2.51±0.33)cm.经肛组实施经肛门ESD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CA724)]及预后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经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9.43±5.22)min、(30.58±4.3 1)ml,均少于腹腔镜组的(82.77±7.35)min、(59.79±8.4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60、20.905,均P<0.001).经肛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1.85±0.32)d、(2.01±0.28)d、(4.75±0.69)d,均短于腹腔镜组的(2.21±0.41)d、(2.35±0.37)d、(5.48±0.7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5、4.970、4.965,均P<0.001).经肛组血清CRP、IL-6、IL-8水平术后24 h分别为(39.58±5.42)mg/L、(58.19±5.62)ng/L、(56.79±4.53)ng/L,术后 72 h分别为(24.55±4.39)mg/L、(49.35± 4.01)ng/L、(40.28±4.32)ng/L,均低于腹腔镜组[术后 24 h:(44.76±6.13)mg/L、(63.77±7.18)ng/L、(60.48±4.42)ng/L;术后 72 h:(28.47±5.13)mg/L、(55.73±5.24)ng/L、(48.76±4.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4、4.151、3.954、3.938、6.558、9.646,均P<0.001).术后 1 年,经肛组CEA、CA724水平分别为(5.35±1.08)μg/L、(3.62±0.54)IU/ml,低于腹腔镜组的(5.83±1.11)μg/L、(3.88±0.58)IU/ml,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2、2.225,P=0.038、0.029).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4.35%(2/46);x2=0.511,P=0.474].结论 经肛门ESD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能优化手术,降低出血量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消化功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患者预后良好.

    直肠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腹腔镜手术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预后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孕症患者的效果

    吴晓荣詹萌曹意苒
    1186-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于安康市中心医就诊的8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29.34±1.81)岁,体质量指数(27.09±1.63)kg/m2,病程(1.62±0.84)年;研究组年龄(28.71±1.67)岁,体质量指数(28.11±1.72)kg/m2,病程(1.58±0.92)年.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持续治疗均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血清孕酮(SP)]和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排卵率以及经随访1年后妊娠结局.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激素水平、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卵泡直径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E2、SP、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2.17±8.79)ng/L 比(79.98±7.67)ng/L、(19.37±2.76)μ.g/L 比(14.95±1.94)μg/L、(182.23±18.75)mg/L 比(169.87±14.98)mg/L;t=6.852、8.591、3.377,均 P<0.05],而 LH、AOPP 水平则低于对照组[(9.89±1.41)IU/L 比(11.86±1.38)IU/L、(36.32±3.67)mg/L 比(51.89±3.32)mg/L;t=6.548、20.631,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卵泡直径均大于对照组[(11.87±1.86)mm比(9.82±1.63)mm、(11.09±1.06)mm 比(9.87±1.01)mm;t=5.435、5.464,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早孕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3%(1/43)比6.98%(3/43);x2=1.049,P=0.306].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86.05%(37/43)比 60.47%(26/43)、67.74%(29/43)比 44.19%(1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182、4.715,均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片与二甲双胍联用可增加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改善激素平衡和氧化应激,从而提高排卵和妊娠率.

    不孕症戊酸雌二醇片二甲双胍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

    贝伐珠单抗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效果

    岳红陈文华范志刚张淑莲...
    1190-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TC(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1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年龄(52.34±8.45)岁,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IFGO)分期Ⅲ期24例、Ⅳ期22例.观察组年龄(53.21±9.67)岁,FIGO分期Ⅲ期23例、Ⅳ期23例.对照组采用T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约1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肿瘤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 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治疗后1年生存率、生存质量[采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78.26%(36/46),高于对照组的54.35%(25/46)(x2=7.771,P=0.005);观察组CA125、HE4、CA199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 73.91%(34/46),高于对照组 46.65%(21/46)(x2=7.640,P=0.006);观察组 KPS 评分为(72.52±8.13)分,高于对照组的(64.60±7.58)分(t=4.832,P<0.001);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肝肾损伤;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TC方案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血清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可控.

    贝伐珠单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疗效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的AITL1例

    徐腾飞刘金立朱永村
    1195-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淋巴瘤.本文报道1例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AITL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对AITL的认识及诊疗水平,从而减少漏诊和误诊.

    单克隆B淋巴细胞单克隆浆细胞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