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乌蒙山区重载交通下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装置的力学性能研究

    陈文宇赵成俊李洛克严圆...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滇东北乌蒙山区多雨雾、昼夜温差大及重载交通的公路运营环境,以在建的昭通市昭阳西环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传荷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对传力杆周边混凝土材料与接缝结构在该地区水泥路面常见病害板底脱空与轴载及大温差工况中的力学响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载、脱空宽度的增大,杆周混凝土最大应力值不断增大,严重超载时杆周混凝土最大拉应力为8。416 MPa,达到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正温度梯度下轴载增大会降低接缝两侧挠度比,脱空尺寸对挠度比影响不大;负温度梯度下,轴载大小和脱空尺寸对接缝两侧挠度比影响较小。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该地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传力杆装置的优化设计建议与施工养护对策。

    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重载交通板底脱空传力杆力学性能

    基于法标两阶段设计的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鞠志成高航李雪连周梓涵...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法国两阶段设计理念,结合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常见破坏模式,选取力学响应指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塞内加尔MBOUR-KAOLACK(MK)高速公路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三维模型,分析半刚性底基层破坏前后两个不同阶段下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差异,探讨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模量对各力学指标的影响,进而分析各指标对路面结构层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时,沥青层层底拉应变远低于疲劳极限值;在第二阶段时,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大幅度上升,故应视半刚性底基层情况分别选择路面疲劳开裂控制指标;在两阶段中,除沥青层顶面压应变外的其他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半刚性底基层层底拉应力随着路面各层厚度和沥青层模量增大而降低,但随着底基层模量增大而增大,故底基层模量不宜过高;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面压应变随着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降低。此外,在两阶段中,与半刚性底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面压应变相比,沥青层顶面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对路面结构层参数的敏感性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底基层和基层厚度分别在两阶段中对疲劳控制指标的敏感度系数均最大,可见基层与底基层厚度的取值在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非常关键。

    道路工程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有限元分析路面结构参数

    水毁条件下盐渍土强度水敏性演化规律研究

    徐杰梁杨舒月刘昂沈宇鹏...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洪水水流不断浸润、冲刷盐渍土地区路基边坡,在水和盐的共同作用下,柴达木盆地内公路受水毁威胁日益严峻。针对盐渍土路基边坡土质条件开展了直剪试验,研究了盐渍土在浸泡条件下的强度水敏性演化规律;基于泥砂起动理论分析了盐渍土颗粒运动受力特征,提出了格(尔木)茫(崖)公路盐渍土临界起动切应力公式,分析了盐渍土起动切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饱水浸泡条件下,不同浸泡时间盐渍土抗剪强度差异明显;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盐渍土抗剪强度及参数降低显著。另外:饱水浸泡条件下,随干密度增大,抗剪强度增大;随NaCl的掺入土颗粒周遭的水膜厚度被改变,抗剪强度降低;随Na2SO4的掺入,土体吸水后生成芒硝、填充土体孔隙,自由水转化为芒硝结晶水、土体中含水率降低,均使抗剪强度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盐渍土路基边坡冲刷水毁防治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路基工程水毁防治盐渍土抗剪强度直剪试验含盐量饱水浸泡

    碱激发CFB灰-钢渣微粉-脱硫石膏固废注浆材料特性研究

    肖杰刘财壮李嘉杰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及道路工程绿色发展,选取无水硫酸钠(SSG)与偏铝酸钠(SMG)碱激发剂进行单掺与复掺试验,系统研究了两种碱激发剂对CFB灰-钢渣微粉-脱硫石膏固废注浆材料工作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开展XRD和SEM试验,分析了水化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碱激发剂单掺时,随SSG与SMG掺量增加,浆液流动度、结石率增大,析水率减小,SMG对注浆材料流动度影响明显;SSG掺量为1。5%时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最大(0。95 MPa),随SMG掺量增加(0~0。25%),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持续增长。综合考虑各工作与力学性能,SSG与SMG最佳掺量分别为1。5%及0。1%~0。15%。胶凝材料体系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C-S-H与少量Ca(OH)2,SSG与SMG均可加快钙矾石的生成速率,SMG可额外提供OH-,提高原材料水化与硅铝氧化物解键速率,提高水化产物生成速率,钙矾石构成试件早期强度的主体,后期强度随着C-S-H生成量增多而增大。研究成果表明,在碱激发剂(SSG与SMG)作用下CFB灰-钢渣微粉基固废注浆材料是一种可用于公路路基下伏采空区处治的绿色注浆材料,提供了一种CFB灰等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新思路。

    道路工程CFB灰钢渣微粉固废注浆材料碱激发剂微观试验

    胶粉纤维复合改性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胡勇勇陶正文周志刚文泽海...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普通水泥稳定碎石、胶粉改性水泥稳定碎石和纤维改性水泥稳定碎石为对照组,对胶纤复合改性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干缩性能、抗冻性能、抗冲击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胶粉对水泥稳定碎石抗干缩性能、抗冻性能的提升优于PAV纤维,PAV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冲击性能提升优于胶粉;(2)通过胶纤复合改性后水泥稳定碎石的28 d干缩应变减少了 72。3%,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减少了 74。8%,初次开裂冲击韧性提升了317。7%;(3)胶粉改性会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下降,通过胶纤复合改性能够使胶粉改性造成的强度损失得到弥补,使复合改性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本相同。

    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胶粉纤维复合改性抗干缩性能抗冻性能抗冲击性能

    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辉县南互通立交方案设计研究

    凌海宇樊火印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鹤壁至新乡段终点辉县南互通为研究对象,从互通满足交通功能出发,结合周边现状高速、村落、高压线等控制因素,提出了 3个方案,分别从占地、工程造价、施工难易程度进行比较,最终选定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方案一与现状辉县南互通组合成复合式互通形式,既能解决安新高速与其他高速之间车流转换和实现服务周边镇区功能,又能避免安新高速与菏宝高速、郑辉高速之间形成5路交叉增加工程造价和工程占地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解决多条高速之间交通转换问题,能够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高速公路立体交叉方案设计

    基于足尺APT的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李世仲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重载车辆模拟器(HVS)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常温条件下的加速路面试验(APT),研究不同沥青层厚度和轴重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和长期使用性能,探讨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横断面轮廓曲线特征、车辙深度、分层沉降发展趋势,并分析各结构层测点的最大动应力、回弹应变和累积塑性应变特征,揭示车辆轮载和加载次数对沥青路面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双轮轮迹处车辙横断面分布呈现W形状,最大车辙深度呈现先迅速发展而后近似线性增长最后陡增的趋势,可分为压密变形、蠕变增长和剪切变形3个阶段;沥青层厚度增大到2倍后,沥青层底部纵横向应变,以及各结构层测点的最大动应力和回弹应变均显著降低,分层沉降减少1~1。5倍;沥青层下部各结构层分层沉降近似线性增长,并在重载阶段发生陡增,各测点的最大动应力、回弹应变和累积塑性应变均呈现台阶式增长趋势;车辆轴重和沥青层厚度是影响沥青路面结构变形和动应力的关键因素。

    沥青路面加速路面试验(APT)足尺试验重载车辆模拟器(HVS)动力响应

    阻燃剂对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效果的影响

    边金锁李迎华董帅秦运强...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阻燃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性能的影响,选用3种阻燃剂(XT-1型阻燃剂、JL-00112型阻燃剂和JL-0323型阻燃剂)对3种温拌剂(XT-YW2型温拌剂、JL-0343型温拌剂和JL-032温拌剂)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沥青3大指标试验和沥青黏度测试,针对每种温拌剂,初步选定一种对沥青性能影响最小的阻燃剂,用于制备对应的阻燃温拌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击实试验对阻燃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压实性能检测,以体积参数和稳定度定量评价不同阻燃剂对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温拌性能。确定了阻燃剂和温拌剂的最优组合用于实体沥青路面工程,并对混合料温拌效果和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

    阻燃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沥青3大指标黏度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温拌效果经济效益

    电渗法地基处理应用探讨

    海维深杨晓林张经统周成...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渗法在处理高含水量、低渗透性软土地基方面具有效率高、效果好等明显优势。对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结合已有的文献研究,分析了电极材料、电势降、电极布置形式、通电方式和土体含盐量共5个因素对电渗效率的影响;分析了电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电渗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软土地基电渗法界面电阻排水固结电势

    多年冻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路况检测与评价

    路鑫钱学东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采用FWD法、路面钻芯和人工调查等多种手段,对国道214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强度、破损状况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道214公路左、右幅行车道路面平均弯沉代表值分别为31。5(0。01 mm)和37。5(0。01 mm),表明右侧受通往玉树地区的重载交通影响,路面强度衰减较快。全线沥青路面平均弯沉代表值最大为100(0。01 mm),最小不到5(0。01 mm),与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差异性发育和冻胀融沉强度相关。国道214公路全线路面平整度良、中、次、差路段分别达到24。6%、32。1%、6。3%和37%,而路面破损状况良、中、差路段分别为61。6%、26。8%和11。6%,对行车舒适度影响较大,行车安全性影响相对较小。路面钻芯表明结构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强度降低和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为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的设计与养护提供了参考。

    公路工程多年冻土公路沥青路面FWD法路面强度路面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