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翔安大桥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

    张建忠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翔安大桥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段铺装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在原材料选择、生产过程、运输过程、摊铺过程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并现场测试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的基本路用性能.翔安大桥钢桥面铺装试验段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成功实施为主桥钢桥面铺装提供了技术支撑.

    翔安大桥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路用性能

    黄土沟壑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黄建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具有易溶蚀、易冲刷以及湿陷等工程特性,致使黄土地区公路易出现边坡失稳和路基沉陷等工程病害.黄土沟壑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公路建设项目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黄土沟壑地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尤为重要.如何贯彻地质选线理念,合理处理好路线与滑坡、崩塌、陷穴密集区等不良地质的关系;如何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路线方案布设,合理确定隧道、桥梁布置方案;如何针对黄土的工程特性,做好边坡稳定性设计以及防水、排水设计是黄土沟壑地区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高速公路总体设计黄土沟壑地区地质选线滑坡边坡稳定性防水、排水设计

    桥塔钢筋部品装配化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董奇峰陈斌吴中正严双桥...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桥塔钢筋工程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钢筋部品装配化建造成套技术,从部品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3个方面依次展开研究.首先,对桥塔节段钢筋结构进行部品化拆分设计,通过对立体弯折钢筋网片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平面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的制作方法;其次,通过对钢筋网片各制作环节的分析,设计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相应结构和配套的生产工艺,将钢筋网片进行工厂化生产,提高了钢筋网片的加T效率和成型质量;最后,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了保障钢筋部品装配化施工工艺和钢筋结构刚度的技术措施.工程建设应用表明,钢筋部品装配化建造成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桥塔钢筋加工精度和质量,同时减少了施工人数,降低了劳动强度,达到了预期的研发效果.

    桥梁工程装配化建造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工厂化生产

    基于监测数据的斜拉索涡激振动自动识别及振动特征分析

    李晓张斌贺敏王帅...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涡激振动是斜拉索典型异常振动之一.为实现斜拉索涡激振动的自动识别并摸清涡激振动的振动特征,以一座斜拉桥的12根斜拉索在1个月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斜拉索涡激振动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并基于涡激振动空间分布特征讨论斜拉索约服役状态.首先,采用斜拉索涡激振动自动识别方法识别斜拉索的随机振动、涡振形成、涡振稳定等3种振动状态;然后,基于识别结果,分析斜拉索涡激振动与风速、风向的相关性以及涡激振动的振幅特征,并讨论涡振自动识别中特征指标的有效性;最后,对比了12根斜拉索涡激振动的出现次数和振幅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对12根斜拉索可能存在的性能差异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涡激振动与风速、风向具有较强相关性,但是特定风向下的特定风速并不一定引发斜拉索涡激振动;斜拉索涡激振动的振幅分布范围较广,小振幅涡激振动与大振幅涡激振动同时存在;采用特定风速风向结合振幅指标并不能准确识别斜拉索涡激振动;背景斜拉桥对称位置的斜拉索涡激振动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表明对称位置斜拉索(阻尼系统)服役状态不同.分析结果可为斜拉索监测及养护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斜拉索涡激振动自动识别相关性服役状态分析

    柔性支撑下负刚度阻尼器的拉索减振效果研究

    张胤刘冠良周鹏金耀...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常用的形式.拉索作为斜拉桥重要的承重构件,经常发生振动问题.负刚度阻尼器具有优异的耗能能力,为拉索减振提供了新的选择.随着拉索长度的增加,需要的支撑高度也相应增加,从而可能引入一定的柔性.依托某实际斜拉桥建立支撑-负刚度阻尼器的数值模型,首先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并建立拉索控制系统数值模型;然后,考虑支撑的柔性来研究控制方案的设计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来识别附加模态阻尼比.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支撑-负刚度阻尼器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准确预测系统的力学行为;在柔性支撑条件下,可以采用较小的阻尼系数和负刚度水平,实现同等效果减振,即实现负刚度阻尼器的经济设计.

    桥梁工程拉索负刚度阻尼器柔性支撑减振

    基于无人机精细航线规划的山区高墩桥梁三维建模研究

    宁朝阳葛健蒲春龙关...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针对山区高墩桥梁的精细航线规划及快速建模方法和基于点云的桥墩几何参数量化方法.采用无人机环形航线建立桥梁的粗略倾斜摄影模型,基于粗模规划精细化航线并采集高分辨率图像,建立桥梁精细化三维点云模型,并量化桥墩几何参数.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发现,无人机精细化航线能有效提高桥梁三维点云建模的准确度,且基于精细化桥墩点云模型可量化桥墩几何参数,所得的桥墩半径、高度及体积的量化误差分别在2%、5%和8%以内.

    桥梁工程三维建模航线规划点云量化无人机建模研究

    摩擦摆支座对斜拉桥地震易损性的改善研究

    贾毅宋浩博奎智尧王子浩...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使用滑移摩擦摆隔震支座对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Opensees分别建立采用普通支座的斜拉桥模型和采用滑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斜拉桥模型.对比和分析这两种结构各构件的地震易损曲线,并从地震易损性的角度对隔震斜拉桥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在考虑了摩擦摆滑移支座后,斜拉桥各支座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各种破坏的概率显著增加,同时支座发生不同破坏形式的概率非常接近;在横向地震荷载作用下,考虑摩擦摆滑移支座的影响后,随着PGA的增加,斜拉桥支座发生不同形式破坏的概率上升明显,同时各支座发生各种破坏形式的概率非常接近且其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发现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斜拉桥相比采用普通滑移支座的斜拉桥,桥墩、桥塔在纵桥向和横桥向的易损性均有明显地改善作用,桥墩和桥塔构件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概率接近于零,说明摩擦摆支座能够有效耗散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

    斜拉桥摩擦摆支座概率地震需求地震易损性

    悬索桥缆上柔性轨道带载走行架梁设备研究

    胡伟徐鑫彭成明彭鹏...
    16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悬索桥的建设向大跨径、重节段和复杂建设环境方向发展,传统架梁设备已逐渐成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一套悬索桥缆上柔性轨道带载走行架梁设备方案,该设备具有运架一体、依托主缆受力的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介绍了该设备的总体设计思路,分析了架梁期间主缆线形变化对设备运行的影响,研究了行走承重索的受力特性,分析了设备行走时主要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缆上柔性轨道体系的工作原理,最后对架梁工艺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悬索桥缆上柔性轨道带载走行架梁设备具有很好的技术可行性与应用前景.

    桥梁工程山区悬索桥架梁设备带载走行柔性轨道缆上行走机构

    受振动影响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

    杜丽妹时文成桑海
    17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中断交通桥梁拓宽时行车振动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开裂形态、钢筋及混凝土应力状态的影响,开展了试验和理论研究.首先进行了振动中不同长度后浇筑段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在此基础上,使用试验测得的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滑移关系,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后浇筑段黏结性能下降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基本无影响;随着后浇筑段长度增加,裂缝开裂区域变小、裂缝数量减少,跨中钢筋应力相近区段变长,混凝土的受压区域增大,受拉区域减小.

    桥梁工程桥梁拓宽振动试验后浇段黏结性能

    中小跨径桥梁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徐文城高艳滨王凯李娜...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跨径桥梁在我国桥梁总数中占比将近90%,随着桥龄的增加,结构的技术状况日益恶化.研发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的健康监测技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分析了上部结构型式、活荷载作用下主梁位移占比、活荷载作用时间等影响中小跨径桥梁安全耐久的因素基础上,确定了以桥梁跨中动挠度作为中小跨径桥梁监测的关键指标,并提出了采样频率和精度等要求.以某在役中小跨径桥梁为对象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开展了动挠度监测试点应用,利用均值滤波算法实现了活载挠度与温度挠度的分离,结合监测统计值确定了分级报警阈值设定方案.通过试点监测案例,表明基于动挠度监测技术在中小跨径桥梁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小跨径梁桥动挠度雷达测距报警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