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超级工程创新设计

    杨忠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狮子洋跨江复合立体公路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跨珠江两岸的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国内首次采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双层(部分路段3层)立体交通方式跨越狮子洋和珠三角核心高度经济发达区与高度城镇化区域,勘察设计中运用可持续发展新理念、按照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开展了系列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为促进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都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广州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了重要交通保障。

    复合立体通道设计创新桥隧耦合低碳环保

    立体复合跨江通道工程总体设计探索

    张晟斌龚勇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经济发达、高度城镇化地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通道走廊资源共享,立体复合通道成为一种新的建设思路,狮子洋通道项目立体集成了 1条高速公路和3条地方主要道路,形成了国内最大规模兼顾长途过境和市区内部集散功能与一体的立体复合跨江公路通道。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狮子洋通道工程为例对立体复合跨江通道总体设计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立体复合跨江公路通道总体设计过境交通城市集散功能定位应急疏解

    立体复合通道工程上下层交通转换方式设计研究

    张太科龚勇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下层交通转换方式研究是复合立体通道的研究重点,以狮子洋过江通道项目为例,为尽可能发挥过江通道的作用,需对通道上下层之间的调节功能进行研究,在基于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上下层功能定位、控制因素、应急疏解、实施条件、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比选后择优确定推荐设置方式。

    双层(多层)复合跨江通道上下层交通转换交通量预测交通应急疏解

    基于Unity 3D的立体枢纽交通组织仿真分析

    李谦周鹏光马天奕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交通组织涉及对象复杂,成果不易表达,改动量较大的问题,狮子洋通道工程中采用结合VISSIM和Unity 3D的BIM技术。基于该技术,以BIM三维模型及车道数据为载体,在VISSIM仿真的基础上,于Unity 3D中与交通量仿真数据集成,实现基于交通仿真分析结果数据驱动的场景展示,准确且直观地表达了不同时期的交通量分析结果,验证了交通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工程适用性,在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交通工程交通量仿真模拟交通组织方案设计VISSIMUnity3D建筑信息模型

    高度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交通分析预测要点研究

    蔡志雄吴东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量是确定高速公路工程方案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传统的预测方法和手段已难以满足高度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交通量分析及预测要求,迫切需要提出改进方法以适应新时期高速公路改扩建需求,以广东省狮子洋通道项目为例,对高度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交通分析预测要点进行研究,对加强高度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交通工程高度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对策研究

    欢迎订阅2024年《公路》期刊

    36页

    狮子洋通道工程路线平纵面设计研究

    李炜农鲜荣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狮子洋通道工程为例,阐述了复合立体通道建设中,如何综合考虑各种控制因素,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合理确定路线平面及纵断面,实现复合立体通道运行有序、转换便利。由于项目穿越密集城镇区,平纵面设计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且外部建设条件苛刻,对路线平纵面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立体交叉口复合立体通道曲线设计平面纵断面

    狮子洋通道工程标准横断面设计研究

    龚勇程全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立体复合通道的功能划分及交通需求,以狮子洋通道项目为背景,提出了复合通道横断面的研究原则和思路。详细介绍了相关原则和思路在狮子洋通道横断面分段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结合项目制约因素多、外部建设条件苛刻的特点,总结了可供类似项目借鉴的经验。

    立体复合通道标准横断面节约集约规范性灵活性应用成果

    狮子洋通道工程互通总体设计

    龚勇夏红波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狮子洋通道项目全长35。113 km,设置了 11处互通式立体交叉,同时还设置有3对上下层联络通道,形成大量的互通群。结合上下层通道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被交路等级、前后互通间距及周边建筑物等因素,通过大量的方案研究,考虑各控制因素,合理设置互通式立交及上下层联络通道,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工程规模、减小新增用地及拆迁,实现区域交通转换及服务功能,从而形成该项目上下层复合通道交通转换体系功能。

    双层(多层)复合过江通道总体设计复合互通群枢纽互通服务型互通

    黄阁西互通方案设计及匝道交织区分析计算

    盛萍许文刚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狮子洋通道工程黄阁西互通的初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已顺利开展。基于此,现对该立交方案比选设计、施工图设计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详细介绍了黄阁西立交方案的遴选与改进过程,并根据案例对匝道交织区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类似立交方案设计、匝道布设调整与匝道交织计算提供参考。

    狮子洋通道工程互通方案设计匝道布设的调整主匝道交织段通行能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