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技术
公路交通技术

刘伟

双月刊

1009-6477

cqhct@21cn.com

023-62653048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

公路交通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密切联系工程实践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推导本行业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实用技术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FRPC盖梁模壳结构参数数值分析

    焦明伟高祎杨忠宫亚峰...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盖梁模壳结构的可行性,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模壳厚度、纵筋配筋率和U形箍筋配筋率等参数对模壳后浇混凝土阶段受力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1)后浇混凝土阶段,20 cm厚的BFRPC模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最大主应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最大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证明了半预制盖梁施工方式的可行性;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模壳厚度对结构施工阶段受力的影响最大,纵筋配筋率和U形箍筋间距对其影响较小;3)根据所得应力与位移随结构参数的变化曲线,推断出各参数的合理区间,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基础.

    盖梁模壳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Abaqus后浇混凝土阶段参数数值分析

    公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构造设计与选型分析

    谭政君吴海军邓棕铧佘祖令...
    164-17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延长其服役寿命,先针对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构造形式,对比分析了现有纵向排水管道固定构件的适应性,提出了不同桥梁截面形式所对应的最合理的排水管道悬挂附着方式;后针对桥梁伸缩缝位置、主桥与引桥截面变化处等的排水管道构造及设计问题,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这些特殊位置处排水管道的连接方式.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桥梁截面形式,排水管道应采用不同悬挂附着方式,在桥梁结构特殊处应采用伸缩节或软管连接的方式.

    桥梁工程桥面径流系统排水管道管道构造设计特殊连接方式

    特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郑长伟李申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寒高海拔地区运营隧道的冻害问题,在某单洞双向隧道 4 个断面的不同位置处布设了大量温度传感器进行现场温度监测,分析研究了特高海拔寒区隧道围岩、衬砌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场分布规律以及围岩冻深情况.结果表明:隧道温度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距洞口 10 m处冻害最为严重;隧道衬砌温度与隧道纵向深度呈负相关,围岩温度与隧道径向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在距隧道洞口越近的最不利断面处,拱顶温度高于拱腰和拱脚;距洞口10 m的拱脚处冻深最大,隧道冻深影响范围为0 m~250 m.研究结果可为寒区隧道施工和保温防冻提供依据和指导.

    隧道冻害温度传感器现场监测温度场冻结深度

    隧道断层破碎带三维综合超前预报应用研究

    杨国强
    17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内断层破碎带是一种致灾性极高的不良地质体,施工过程中对其精准探测一直都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重难点.为有效预防因断层破碎带引发的隧道坍塌、突水、涌泥等事故,提出了基于TGP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的三维综合探测方法,并用于实际隧道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探测效果.结果表明:1)TGP法、瞬变电磁法及地质雷达法优化组合形成的综合超前预报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探测的准确性,还能获取更全面的地质信息;2)采用三维探测及可视化技术能更直观、准确地展示断层破碎带的发育规模、性质以及与隧道的空间关系,为隧道建设提供更形象的预报成果.

    隧道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探测三维可视化

    公路隧道施工水平位移及收敛量测精度确定方法与衡量方法探讨

    樊祥君秦峰
    185-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隧道工程专业与测绘工程专业的交叉领域,在精度要求方面,隧道专业和测绘专业的规范标准中都有相关的条文说明,但不同规范标准之间存在侧重和差异,这给使用者在参考时造成一定的困扰.为了明确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通过分析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结合多本现行规范中关于精度要求的说明,给出一种以确定允许变形量→确定衡量标准(中误差)→确定最大允许误差(中误差限差)为思路的精度确定方法,和计算实测数据中误差→对比计算中误差与中误差限差→判断数据可信度的精度衡量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论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精度确定方法、精度衡量方法及仪器选用能满足公路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或收敛监测的工作需求.

    水平位移监测收敛监测精度确定方法精度衡量方法中误差

    城市主干道侧分带开口型式应用分析

    张健
    19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城市主干道及辅道并行路段存在多处大型特殊车辆进出需求情况下,为确定道路侧分带开口型式选择,通过收集沿线居民出行需求,并结合道路等级、道路侧分带及辅道宽度条件、行车路侧干扰性、交通组织流畅度等方面,对道路路侧侧分带开口间距、冲突点数量、车辆行驶轨迹及交通组织等方面按不同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1)参照城市快速路要求进行侧分带开口的交通组织最为理想,按照城市主干道要求开口次之,以居民需求开口最差;2)根据Auto TURN轨迹模拟分析,在通行大型特殊车辆的情况下,主干道与辅道及辅道与道路两侧建筑物出入口需进行展宽处理,以满足转弯需求;3)设计阶段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选择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能顺利落地.

    侧分带开口型式方案比选冲突点车辆行驶轨迹